2016關于民事上訴狀范本精選范文
上訴狀必須是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起的,必須是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起的即在法定的期限內,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2016民事上訴狀范本精選
上訴人(原審被告):孟某某,男,漢族,生于19某年1月 日,農民,小學文化,現住安龍縣 鎮 村 組 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男,漢族,生于19 年7月 日,高中文化農民,現住安龍縣 鎮 村 組 號。
上訴人因不服安龍縣人民法院于201*年6月14日作出的(201*)安民初字第182號民事判決書,現提出上訴。
訴訟請求:
1、請依法撤銷安龍縣人民法院作出的(201*)安民初字第182號民事判決書;
2、請求依法發回重審或者判決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即由被上訴人向上訴人承擔各項賠償費用77207.8元(扣出被上訴人已支付部分后為53645.8元)。
3、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一審認定本案中《山岔村人民調解協議書》有效,該認定顯然錯誤,本調解協議應屬于無效協議。
首先,《山岔村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在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均不在場的情況下,由雙方家屬自行作出的調解。交通事故發生后,上訴人一直住院,因傷勢嚴重,缺乏正常人的認知,而被上訴人因造成交通事故,為逃避責任一直躲藏。被上訴人家屬為使上訴人家人不要“告上”,口頭向上訴人家屬作出愿意承擔全部責任的承諾,上訴人家屬受被上訴人家屬的蒙蔽,同意與被上訴人家屬調解。《山岔村人民調解協議書》便是在雙方當事人均不在場的情況下由山岔村人民調解委員會作出,沒有當事人雙方本人在場,所謂的調解協議是不能代表雙方當事人意志的。
其次,《山岔村人民調解協議書》缺乏協議必要要件。《山岔村人民調解協議書》不僅沒有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簽名或蓋章,連雙方家屬都未簽名或蓋章,僅此一點,按照《合同法》相關規定,該調解協議即因缺乏合同必要要件而屬無效。
其三,山岔村人民調解委員會調查過程不符合法律規定。山岔村人民調解委員會就本案交通肇事賠償事宜,于2010年10月28日專門作了調查,并形成了《調查筆錄》。從《調查筆錄》可以看出,山岔村人民調解委員會調查過程顯然不符合法律規定,山岔村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將文正英、孟文江等人一并進行的調查,這顯然不符合取證要求,調查取證只能單獨進行,而不能對數人一并進行。同時,上訴人孟某某當時正躺在醫院,根本就沒有接受過山岔村人民調解委員的調查,但山岔村人民調解委員卻將“孟某某”一并列為“被調查人”,并由孟文江在“孟某某”名字上按手印,山岔村人民調解委員這種調查顯然不符合法律規定。
二、山岔村人民調解委員形成的《山岔村人民調解協議書》不僅無效,而且顯失公平。
《山岔村人民調解協議書》形成后,上訴人家屬因缺乏起碼的醫學常識,在對上訴人傷情嚴重程度沒有一個正確認識和判斷的情況下,同時也是在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均不在場的情況下,因急于為上訴人籌集醫療費,收下了被上訴人家屬支付的“一次性醫療費”。 在涉及上訴人重要權益能否被得到合法、有效保障的情況下,上訴人家屬收受“一次性醫療費”的行為顯然不能代表上訴人的真實意愿。所以,上訴人家屬與被上訴人家屬之間的交涉并不能代表當事人本人的意愿。從上訴人最后的司法鑒定結論看,因傷情已分別達八級、九級傷殘,所需各種費用遠不只16000元,各項費用至少也需77207.8元,而被上訴人實際只支付了23562元,尚差53645.8元。顯然,《山岔村人民調解協議書》即無效,且顯失公平。
三、本案案情復雜,一審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不符合《民事訴訟法》關于簡易程序審理有關規定。
本案因交通事故發生后,沒有交警出現場,在證據的適用上存在一定困難。同時,被上訴人對自已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公然否認,這些增加了一審法院查清本案事實真相的難度。并且,在一審過程中,被上訴人曾公然在法院攻擊上訴人,使事態一度惡化。在此種種情況下,本案都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故一審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本案,程序上不合法。從判決所認定的情況看,將一份無效調解協議認定為有效,事實認定確實不客觀,判決結果也不公正。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審理此案,在程序上違反《民事訴訟法》關于簡易程序審理規定,在案情上沒能準確認定事實,以致上訴人的合法權益未能得到保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特訴至貴院,請求依法判決。
此致
黔西南州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
201*年6月20日
【民事上訴狀】相關文章:
經典的民事上訴狀05-15
民事上訴狀簡稱04-01
民事上訴狀范文04-01
民事上訴狀大全03-31
民事上訴狀的案例04-01
民事上訴狀模板精選02-26
民間借貸上訴狀-民事上訴狀04-01
民事上訴狀15篇04-20
民事上訴狀怎么寫04-01
民事上訴狀【精選9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