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鴨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比畜肉高得多。那么你們知道鴨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下面是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鴨肉的營養價值
1.鴨肉中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癥,還能抗衰老。
2.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
鴨肉的功效與作用
1.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等功效;治身體虛弱、病后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2. 公鴨肉性微寒,母雞肉性微溫。入藥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用老而肥大之鴨同海參燉食,具有很大的滋補功效,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
3. 鴨肉與海帶共燉食,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有較好的療效;
4. 鴨肉與竹筍共燉食,可治療老年人痔瘡下血。因此,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的圣藥”。肥鴨還治老年性肺結核、糖尿病、脾虛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大便燥結、慢性腎炎、浮腫;雄鴨治肺結核、糖尿病。
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用于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發低熱、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佳。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后病后體虛、盜汗、婦女月經少、咽干口渴者食用;還適宜癌癥患者及放療化療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2.對于因為身體虛寒,受涼引起的食欲不振,胃部冷痛、腹瀉,腰痛及寒性痛經以及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的人應該少吃,而感冒患者則不宜食用。
制作指導
1.烹調時加入少量鹽,肉湯會更鮮美。
2.鴨肉是一種美味佳肴,用鴨子可制成烤鴨、板鴨、香酥鴨、鴨骨湯、熘鴨片、熘干鴨條、炒鴨心花、香菜鴨肝、扒鴨掌等上乘佳肴。鴨肉適于滋補,是各種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
鴨肉是一種美味佳肴,用鴨子可制成烤鴨、板鴨、香酥鴨
3.鴨肉、鴨血、鴨內金全都可藥用。
4.公鴨子的肉性微寒,而母鴨子的肉性微溫。入藥后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老而肥大之鴨與海參一起燉食的話,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而燉出的鴨汁,更是善補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
5.鴨肉與海帶共燉食,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有較好的療效。
6.鴨肉與竹筍共燉食,可治療老年人痔瘡下血。因此,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的圣藥”。肥鴨還治老年性肺結核、糖尿病、脾虛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大便燥結、慢性腎炎、浮腫;雄鴨治肺結核、糖尿病。
食療作用
鴨肉性寒、味甘、咸,歸脾、胃、肺、腎,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治身體虛弱、病后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食療價值
1、白鳳湯
活白鴨1只,大棗肉120g,參苓平胃散60g(紗布包定),黃酒500g。先用適量黃酒燙溫、將鴨頸割開,使血滴酒中,攪勻飲用。再捋去鴨毛,于肋邊開孔,取去腸雜,拭干,然后將大棗、參苓平胃散填入鴨腹,用線扎定,置砂鍋內,加水和酒適量(酒分3次添入),以小火煨燉至爛熟,除去中藥,飲湯,食鴨和大棗。
源于《十藥神書》。本方取鴨血和鴨肉兩部分用。飲以鴨血“直入肺經,潤補其肺”。另用鴨肉同藥煨熟食,作用是多方面的:鴨肉補陰清虛熱,大棗益脾養血,參苓平胃散補氣健脾胃。共呈補脾益肺,補陰清熱之效。用于虛勞發熱、咳嗽咯血而脾胃虛弱,少食羸瘦的病人。
方中參苓平胃散出自《張氏醫通》,由平胃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加入人參、茯苓而成。
2、老鴨雞肉湯
老鴨1只,母雞1只(或各半),取肉切塊,加水適量,以小火燉至爛熟,加鹽少許調味服食。
源于《滇南本草》。老鴨、母雞肉皆善于益血補虛,故配合應用。用于產后失血過多,眩暈心悸或血虛所致的頭昏頭痛。
飲食宜忌
食物相生
1、鴨肉宜與山藥同食,可降低膽固醇、滋補身體。
2、鴨肉和酸菜同食可以清肺養胃、滋陰補腎、消腫利水
3、鴨肉適合和小紅豆一起吃,具有利尿解毒的功效。
4、鴨肉和沙參同食,鴨肉性溫,有補血滋陰之功效;沙參性微寒,有滋陰養胃、生津清肺之功效,兩者同食有滋陰潤燥,治療干咳等作用。
5、鴨肉宜與當歸同食,具有補血作用。
6、鴨肉宜與白菜同食,可促進血液中膽固醇的代謝。
食物相克
1、鴨肉不能和兔肉、楊梅、核桃、木耳、胡桃、大蒜、蕎麥一起吃。
2、鴨肉忌與雞蛋同食,否則會大傷人體中的元氣。
3、鴨肉也不能和鱉肉一起吃,會使人水腫泄瀉。
擴展:如何選購鴨肉
1、觀色
選購鴨肉時先觀色,鴨的體表光滑,呈乳白色,切開后切面呈玫瑰色,表明是優質鴨,如果鴨皮表面滲出輕微油脂,可以看到淺紅或淺黃顏色,同時內的切面為暗紅色,則表明鴨的質量較差。變質鴨可以在體表看到許多油脂,色呈深紅或深黃色,肌肉切面為灰白色、淺綠色或淺紅色。
2、聞味
好的鴨子香味四溢;一般質量的鴨子可以從其腹腔內聞到腥霉味;若聞到較濃的異味,則說明鴨子已變質。
3、辨形
新鮮質優的鴨,形體一般為扁圓形,腿的肌肉模上去結實,有凸起的胸肉,在腹腔內壁上可清楚地看到鹽霜;反之,若鴨肉摸上去松軟,腹腔潮濕或有霉點,則鴨質量不佳,變質鴨肌肉摸起來軟而發黏,腹腔有大量霉斑。
食用鴨肉的好處
1、鴨肉有滋陰補虛、利尿消腫之功效,可治陰虛水腫、虛勞食少、虛贏乏力、健脾、補虛、清暑養陰、大便秘結、貧血、浮腫、肺結核、營養性不良水腫、慢性腎炎等疾病;鴨血具有補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治中風、小兒白痢似魚凍者,經來潮熱、胃氣不開、不思飲食、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疾病。
2、鴨蛋具有滋陰補虛、清熱之功效,可以清肺火,止熱咳、喉痛,可治婦女產后赤、白痢、鞘膜積液和陰囊橡皮腫、燙傷、濕疹和靜脈曲張性潰瘍、幼兒消化不良、鼻衄頭脹痛、風寒、風火各種牙痛、高血壓、肺陰虛所致的干咳、咽干、咽痛、心煩、失眠等疾病。
如何食用鴨肉
1、涼血止血方
用于因血熱妄行引起的咯血、便血或痔瘡出血。老鴨一只,去內臟及頭足,砂鍋清水燉至八分熟,加入鮮藕、鮮竹筍各半斤,燉熟,酌加鹽、味精等調料,吃肉喝湯。注意不可加辣椒、八角等溫熱調料。
2、清熱養陰方
用于陽熱亢盛、陰液虧虛引起的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硬化等證。瘦鴨一只,去頭及內臟,切塊、砂鍋燉至半熟,加水發海帶和去皮切塊的荸薺各半斤,文火燉熟,撈去浮油,分次吃肉喝湯。
3、滋陰養胃方
適合因脾胃有熱、胃陰不足引起的口舌生瘡、咽干口燥、食欲不振、大便燥結等癥。老鴨一只,洗凈切塊,保留鴨內金,燉半熟時加入百合100克、黑木耳50克(水發),文火燉熟,吃肉喝湯。調料中少用花椒、大料、桂皮,以免有傷胃陰。
4、利尿消腫方
用于因脾腎不足引起的小便不利、尿少、水腫。老鴨一只去內臟,赤小豆半斤,先泡半日后用紗布包妥,與鴨共燉,快熟時加入冬瓜約500克,酌加調料,文火燉熟,以喝湯為主,鹽不可多加,以保持清淡。
【鴨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相關文章:
蜂蜜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07-18
茼蒿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02-08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04-07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05-16
花椒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10-29
白茶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04-11
圣女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12-09
雞蛋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03-03
黑米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