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煤礦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
煤礦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
關鍵詞:煤礦開采;機械設備;安全防護
1 煤礦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概述
1.1 煤礦事故的原因分析
為了促進煤礦業的生產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煤礦機械設備的安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只有找到并分析煤礦機械事故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事故的發生。
影響煤礦機械設備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為操作和設備自身的缺陷兩個方面。
人為因素主要是操作人員在使用設備時缺乏安全意識,檢修人員的檢修也不到位。
設備的因素主要是指設備的更新速度緩慢,質量和配件不過關,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導致設備的老化。
因此,要從人和設備兩個方面加強管理。
1.2 煤礦設備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定義是為實現安全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的計劃、組織、決策的活動。
針對我國煤礦業機械設備的使用現狀,要綜合運用現代的管理理論和手段,對存在于煤礦機械設備的不安全因素進行排查,防止事故的發生。
只有提高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才能實現煤礦企業的效益最大化,促進煤礦業的可持續發展。
1.3 煤礦機械設備安全的重要性
礦井中如果沒有機械設備和機電系統,那么煤礦生產將無法完成。
從市場的數據統計來看,設備在礦井的投資中占比超過一半以上,這充分說明了礦井的安全、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機械設備的先進性與安全性。
所以,要保證礦井生產的安全性,一定要對機械設備的安全工作加強管理,找出其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生產的因素,加以分析、預防與控制,才能保證安全事故的有效降低,才能保證生產的高效性。
2 煤礦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的現狀
我國的煤礦機械設備裝備水平參差不齊,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掘井機從輕型發展到了中、重型,長距離的帶式輸送機的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多數的國產設備的安全性也大幅提高。
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首先,現代化的綜采設備的普及率不高;其次,由于對先進的技術消化不徹底,不能進行正常的使用和維護,導致一些先進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作用,更甚至一些地方為了追求生產,擅自拆除相關設施,從而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最后,一些礦井的管理者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將許多老舊設備進行超負荷、超期運轉,帶來了大量的安全問題。
3 加強煤礦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的措施
3.1 加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制度的完善
首先,完善安全生產的相關法規,并加強行政監督檢查來防范煤礦事故的發生。
要推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分工管理和崗位職責,將安全管理與人員的職責和收入分配結合起來,落實到每個人頭上。
同時,要將安全貫徹到生產的全過程,并對全程進行有效的安全監控。
建立起質檢體系與檢修體系,做到:在設計上不留隱患;在設備的采購配置過程中,嚴格把好質量關;在新設備使用前,做好相關的質量檢測工作;在安裝時,要把好各個安裝階段的質量關,并在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在設備使用完成后,仍然要進行現場調試。
3.2 提高機械的使用壽命
加強對機械零件的磨損分析,大力研究新材料。
并且要推廣橡膠、工程塑料等新興材料來解決煤礦機械容易磨損的問題。
要把生產廠商、機械設備的使用方和研究單位共同組織起來,一起商討與試驗,改進生產工藝。
同時,要嚴格遵守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避免超載、超速等不良操作。
要及時地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建立必要的技術規范和檢修制度,并且要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護知識宣傳普及,培訓出合格的維修人員。
3.3 機械設備的設計要符合人性化
煤礦機械設備在生產時,會產生各種污染。
比如噪音污染、廢棄物污染、輻射污染等。
這些都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降低并消除這些污染是實現機械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
在機械設備的設計時,要做到“以人為本”,操作時,符合人的操作習慣,對煤礦機械設備進行結構的改造和優化,改變傳統設備笨重、粗大的外觀,使機械設備使用起來更加安全,操作更加簡便。
對于特殊煤層的采掘機械的設計要注重安全,并以減少人在挖掘現場的不舒適感為主要目的。
同時,提高設備的智能化與數字化水平,以此減少因為人為操作失誤而引起的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同時,要降低設備的噪音,將人體與機械的帶電體隔離到安全的距離之內。
在實際的操作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杜絕使用老化的設備和工藝,對于達到國家標準需要淘汰的設備必須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換為證件齊全的機械設備。
4 煤礦機械安全防護的思考
4.1 煤礦機械具有特殊性
煤礦機械設備具有很高的特殊性和專業性,所以對安全監督管理的要求也很高。
對于不熟悉專業的管理人員很難對煤礦機械進行深層次、全方位的監管。
比如隔爆型真空饋電開關從外觀上根本判斷不出它的功能是否齊全,也不能直接分辨出保護的靈敏性,甚至防爆性的好壞也不能直觀看出。
而上述的問題只有經過專業培訓和具有機電檢修經驗的人才能區分出來,所以煤礦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的監管方法與監管人員都要與機電設備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并且要輔以專業的技術手段才能管理到位。
4.2 注意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
在煤礦上一旦發生機械設備引起的事故,那么往往這些事故就與機械設備的設計、管理和現場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設備的監管等多方面存在著必然的聯系。
要預防和控制煤礦上機械事故的發生,就應該從各個生產環節中找出事故發生的規律性及潛在因素。
因此,煤礦機械管理人員要不斷深入收集和研究各種類型的設備事故的案例,并找出其中的關聯性以及內在機理,了解機械設備內部的相關參數,從而搞清發生事故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間接因素等,進而具有針對性地布置好應急措施,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發生。
5 結語
總之,為促進我國煤礦機械安全工作的提高,我們應該對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加強設備的安全認證與監管意識,從而逐步提高煤礦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尤道濟,孫建國.煤礦安全防護中的機械設計探究[J].媒體技術,2013,(2):11-13.
[2] 禹金云.機械安全技術趨向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報,2004,14(4):55-57.
[3] 何慶,張俊.機械化采煤生產人員可靠性研究[J].煤礦機械,2001,(12):100-102.
【煤礦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相關文章:
工地防護棚安全標語09-21
煤礦機械設備電氣自動化的應用論文10-08
安全防護工作總結01-17
安全防護承諾書08-10
防護安全管理制度05-12
煤礦機械設備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論文10-08
煤礦供電安全標語10-08
煤礦安全標語02-08
煤礦安全警語12-29
煤礦機械設備電氣自動化技術研究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