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匯總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那么,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育隨筆1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摩擦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今天早晨剛入園不久,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告狀。“老師,珂珂哭了!”“老師,是浩杰打她了。”“我親眼看見了。”珂珂在哭,浩杰也委屈的要掉眼淚。珂珂與浩杰平日里是很要好的'朋友,早上剛入園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于是我讓兩個講一講事情的起因。珂珂邊抹眼淚邊說:“浩杰打我。”浩杰分辨說:“沒,我沒打他。”看兩個人的樣子,都不象說謊。到底誰錯了呢?“我知道浩杰不是有心要打人的,浩杰,你能告訴我是怎么回事嗎?”“我想跟她玩兒!”哦,原來是孩子想找朋友,由于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而引起了小朋友之間的不愉快。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幼兒之間經常發生沖突或爭執,我們應時常引導幼兒對可能發生的沖突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沖突。
幼兒教育隨筆2
今天,我剛出幼兒園的大門,就隱隱聽到“快藏起來”的說話聲,再一瞧,是一位幼兒家長,看見我,她紅著臉用開玩笑的口氣強笑著對我說:“這孩子拿了幼兒園的玩具,我說叫老師看見會批評你的。”這位家長那樣尷尬,她笑的又那樣不自然,馬上明白了“快藏起來”的含義。
后來,孩子來園時把玩具又交給了我,我也夸獎了他,對僅三歲的孩子,我沒有半點責怪的意思,可我怎么也擺脫不了對他的家長極不稱職行為的責怪,家長這樣做,是在縱容孩子私拿幼兒園的.東西,占小便宜,也有意無意的把老師擺在了孩子的對立面上,對孩子的影響太不好了,孩子私拿幼兒園的玩具,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錯,家長完全沒有必要替孩子藏著、掖著,應該教育孩子不亂拿公家的東西,教孩子把玩具送回來,見了老師,有什么說什么,把孩子的真實情況告訴老師,使雙方都心中有底,共同教育好孩子,老師和家長一樣愛孩子,“快藏起來”說這話的家長是否太拿老師當外人了?
幼兒教育隨筆3
“老師,這次是真的嗎?”孩子的一句話,把我問得怔住了。上課時為了使課堂活躍,結束時一般以游戲形式來進行,但孩子太多,只能是個別孩子參與,對于其他孩子我的.承諾是:下課后我們到院子里一起游戲,結果都不了了之。
這次上語言課,表演烏龜和兔子的故事,結束時我又對孩子們說:“等下課后,我們小朋友一部分扮演烏龜,一部分扮演兔子,好嗎?”這一次孩子們沒有高興地說“好”,而是問:“老師,是真的嗎?”這句話震撼了我,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于是,我便向孩子道歉,領他們到院子里做游戲,孩子們玩得開心極了。
可見,教師一定要言行一致說到必須做到,如果有些事不做必須說明原因,得到幼兒的理解。
幼兒教育隨筆4
人們都說“沉默是金”,而且許多人都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但用到孩子身上我卻覺得沉默不是金。
就拿我班的鑫坤來說吧,每次上課他都認真聽,可就是一提問他,或者讓他起來背兒歌,他就一聲不吭。要是再堅持,他就紅眼圈,然后“掉豆豆”。所以,平時真是不敢提問他。據家長說,他回家也從來不說在幼兒園學了什么東西。就他的表現來看,他不屬于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平時也很主動的參加集體活動,挺活潑的一個孩子,為什么就是不回答問題呢?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兩點。第一,他可能是害怕,怕回答錯了,老師批評他。第二,是由于這一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殊心理特點,此時,人生第一反抗期已經出現,逆反心里占主要作用。老師越讓他說,他越不說,或者用哭以示反抗。老師拿他沒辦法,只好算了。于是,他從心理上得到了強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沉默的習慣。
孩子在回答問題上沉默算不了什么,但也許會遷移到人及交往等方面,如果這樣,問題就嚴重了。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們首先要注意到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更要注意觀察分析每個孩子的自身特點,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沉默的孩子,既要采取開導勸說的方法,又要經常提問并鼓勵他。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擺脫沉默。不信你看,現李鑫坤比以前活潑多了,上課也大膽回答問題了。
幼兒教育隨筆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現在的孩子個個是“小皇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中什么都是由爸爸媽媽包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而給孩子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由于幼兒扮演著各種帶有行為榜樣的角色,學習著他們的良好品德,從中得到了鍛煉,使他們養成了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好習慣。如:雪松小朋友平時比較懶惰,手臟了等媽媽洗,自己會穿鞋也要別人幫忙穿。有一次在玩幼兒園的`游戲中,讓她扮演阿姨。“阿姨”首先要關心照顧全班幼兒的生活,地臟了要打掃,東西亂了要整理。通過游戲,雪松小朋友深深感受到阿姨的辛苦,但也體驗到勞動的快樂。終于克服了懶惰的壞習慣,逐漸變得愛勞動了。現在能自己洗手、自己穿衣,有時在幼兒園還幫老師掃地,澆花等。
幼兒教育隨筆6
1、贊美語言的奧妙
每次區域活動時,總會有個別孩子總說:“老師,我不會。”還有的孩子看老師快走到他或她身邊時,馬上用手或身體蓋住,不讓老師看,這樣可不行。今天的區域活動又開始了,是用黃、紅紙粘貼國旗。因為黃紙很少,只有一張,怕孩子們一次剪的不對浪費掉,所以我先讓他們用舊掛歷紙剪“五角星”。小朋友探索、討論后,都紛紛動手剪起來,當我來到靚蕊小朋友的身邊時,她愁眉哭臉地對我說:“老師,我不會。”我耐心地教了她幾遍后,便讓她自己折、自己剪,并告訴她:“你一定行的.”。過了一會兒,我又轉回到她的身邊,發現她剪得很正確,為了不打攪她,我沒做聲就走開了。活動結束時,經過全體幼兒的評選,靚蕊的“五角星”是全班剪得五角星最漂亮的。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她,還讓其他孩子向她學習。
這件事使我想到:我們教師不管做什么都應該認真仔細地觀察每一位幼兒,適時給幼兒一個賞識的目光,一個鼓勵的動作,一句恰到好處的話語,能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作為教師我們可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語言啊!
2、說、教同行
我們農村幼兒園的孩子比較多,每天上午的語言活動課時,都得將小椅子排成兩個半圓,而手工活動時往往要把小椅子搬到桌子邊上來。每當這時,活動室就會響起“咔咔嚓嚓”的聲音,不但損壞了椅子,也使活動室里顯得格外亂。
這天,語言活動后,為了讓孩子們安靜的回到座位上去。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和小朋友做個有趣的游戲,看誰搬椅子時,讓老師聽不見聲音。”小朋友們很好奇,個個躍躍欲試,我喊:“一、二、三!”小朋友開始搬椅子。我先閉上眼睛,當我睜開眼睛,全班小朋友都整齊地坐在桌邊上了。我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問孩子:“你們是怎樣搬的椅子,我怎么一點聲音也沒有聽到?”這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言,有的說:“我輕輕地搬,輕輕地放。”有的說:“我走路跟小貓一樣沒有聲音。”我問小朋友:“下次搬椅子的時候,誰還能讓我聽不見聲音?”孩子們一齊舉起手來。這樣連續幾天活動室里的小椅子再也不唱歌了。
由此我想,對孩子愛護公物的教育,光靠說是不行的。要說、教同時進行才會收到更大的效果。
幼兒教育隨筆7
兒童的各種活動中處于嘗試階段,兒童還不能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因此,兒童能做出某種活動,剛開始都是小心翼翼地不很自信,通過成人的肯定,鼓勵。他們的行為被確認了。他們的偶然行為便成了我成功的經驗,對兒童的勇氣和信心激發積極情趣。鼓勵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要善用對年齡稍大的孩子不必事事鼓勵,他們的`行為被確認了,鼓勵的方式也應有分寸,對懦弱的孩子應多用,對能力強的孩子應慎用,以免追求孩子的情趣使兒童知道不是每事必表揚,這樣才能,發揮鼓勵的教育作用,也可以用游戲化的語言鼓勵孩子,老師從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多一些既充滿愛心的辦法。
幼兒教育隨筆8
老師給我貼個五角星
在班內對孩子少批評多表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有個孩子叫張小昆,這個孩子很調皮,也很聰明。但是卻常常惹事,不是把這個小朋友打哭了,就是把那個小朋友惹惱了,小朋友經常來告狀,我用了不少方法就是不管用,他就是不服管,你說他,他老是昂著頭,不當一會事,真是很頭疼。
當有一天下午,上課前我拿了一張紙是紅色的,要準備活動時用的五角星,當我剪了一個,張小昆立刻圍上來說:“老師,你在干什么?”“我在剪五角星呀,剪五角星給最棒的小朋友,給最聽話的小朋友。”他不說話了,我一看,他對五角星這么感興趣,忽然靈機一動,就問:“你是不是也想做最聽話的孩子?”他使勁點了點頭說:“是的。”我一聽心里真高興,又說:“那你今天表現好了,老師第一個先給你貼上五角星好嗎?”他抬起頭說:“真的嗎?老師,我表現好了你也給我貼個五角星吧!””我說:“好的`”他高興的回到座位上去了。
結果這一節課,小昆聽得特別認真,回答問題也非常積極,當我把第一顆五角星貼在他的額頭上時,他笑了,笑得特別開心。整個一個下午,小昆都表現的非常好。在吃點時,還主動幫老師分發碗勺呢。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對待調皮的孩子不能只是批評,有時表揚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空頭表揚不如給他一個小小的獎勵,別看一個小五星,它在孩子的成長中也許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幼兒教育隨筆9
今天我和孩子們在講故事《我有多愛你》講著講著,孩子們的情感達到了高潮。“老師,你這么愛我們,我們也愛你!”,“老師我愛你,就像媽媽愛我一樣!”,聽到孩子們的這些話語,我激動。我興奮,我和孩子們抱成一團。無意間我發現龍孤獨的坐在角落的板凳上向我們張望。龍龍是一個孤獨的孩子,為此我和家長絞盡腦汁,用了不少辦法,但效果不明顯。嘿!辦法有了,和龍擁抱,說不準會讓龍有所改變。
第一天的擁抱,孩子們用過來了,龍在看著我們,第二天的擁抱,龍象征性的和我擁抱了一下,第三天的擁抱,龍慢慢地靠近了我。第四天的擁抱,龍主動和我擁抱,有點不自然……慢慢地,龍變了,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了。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我們老師要學會思考。學會冷靜。學會寬容。學會分享,我們要學會換個角度看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可愛的一面。
世界真的很美。很溫暖,我們不要帶著冷漠的心看生活,我們要學會點燃孩子的激情,那么我們的世界會因此很精彩的。
我們老師要想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就要學會等待。觀察,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體會到你的關心。愛護,他才會慢慢地打開心結。
老師們,我們要相信愛是有無窮的力量的。
幼兒教育隨筆10
我班今天有個活動,是新學期開始了,小朋友之間用互換禮物的形式認識朋友。孩子們懷里都抱好了將要交換的禮物。
李澤儒的禮物是一包糖,手提式包裝非常漂亮,很是誘人。我請他第一個來送禮物。他說“我想把禮物送給每個小朋友。”我問“為什么?”他眨了眨眼睛說“我的'糖很好吃,我想讓他們都吃到我的糖。”真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于是,我幫助他打開包裝,請他去分禮物。我對小朋友提出建議,如果你收到李澤儒的禮物,就送給他一個擁抱或者一個kiss。小朋友都照我的話去做了。李澤儒最喜歡的彤彤得到禮物后,她高興地在李澤儒的臉上親了一口,看他一副幸福的樣子,我也為他而高興。
等他把手中的糖都分給小朋友之后,我請他站到我面前,然后問:“李澤儒,為什么小朋友這么喜歡你呀?”他說“因為我給大家糖吃了。”我故做驚奇的樣子,“哦,你對大家這么好,難怪大家都喜歡你呢?”他笑了笑。“那你以前打小朋友的時候,他們有沒有親過你呢?”他搖了搖頭說:“沒有,我打他們,他們也打我了。”“是嗎?所以李澤儒要對小朋友好,小朋友才會喜歡你,知道嗎?”他用力地點點頭。我繼而轉向其他小朋友“小朋友,李澤儒對你們這么好,還給你們糖吃,你們喜歡他嗎?”小朋友用很大的聲音回答說“喜歡”我順勢引導小朋友“我們一起謝謝李澤儒吧”孩子們齊聲說“謝謝李澤儒”。我也在他高興時候抱起他響響地親了一口。
通過這次互贈禮物活動,我要讓他知道“你對別人好,人家也會對你好”這個簡單道理。教給他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有利于他與人融洽地相處,更好地與人交往。
幼兒教育隨筆11
早期識字活動重在為幼兒提供閱讀經驗,需要向幼兒提供含有較多識字信息的教育環境。因此,我們利用一些機會和場所,讓幼兒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書面語言的知識。如布置活動室、圖書角、圖書架、閱讀區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圖書,采用多種形式,鼓勵不同水平的幼兒積極參與早期識字活動。
主要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根據圖意猜出文字
如兒歌《量詞歌》,“一只雞,兩只鴨,三條魚兒,四只蝦”中的“雞,鴨,魚,蝦”幾個字,幼兒從畫上即可猜出,由此形成圖文相輔相成的形式。幼兒一旦掌握了這一方法,遵循規律就能在閱讀中認識許多常用字。
二、范讀
(一)幼兒范讀創設條件讓幼兒將自己熟悉的作品在集體中范讀,在肯定成功的同時也引起大家對作品的興趣,并找到身邊的小老師。
(二)教師范讀對有些文字優美、內容有趣,但陌生字出現較多的作品,教師可范讀1~2遍或讀其中片段,讓幼兒對作品有個大致的了解,對學習作品的難易程度有個估計,繼而有信心去學習,去獲得成功。
三、結伴朗讀和閱讀
(一)結伴閱讀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創設讀書角,鼓勵幼兒結伴閱讀。啟發認字多的幼兒與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幼兒結伴,一般2~3人,使看圖與認字起到互補作用,讓各種類型的孩子都有顯示自己能力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小組集體朗讀教師可以選擇可讀性強而且生字量基本控制在1/3以內的讀物,一般以詩歌為主,讓幼兒集體手指點讀,并使之在集體朗讀中互相影響,拓展孩子的識字量,使認字少的幼兒也能在跟讀中邊認字邊將兒歌讀通、讀順,提高閱讀能力。
四、嘗試拼詞造句幫助幼兒在口語與文字中架起橋梁。
幼兒認字往往是記憶方式的重現,一個字一個字地記,反映出單獨一個字的認讀;以詞匯、句子形式記憶的.,反映出的就是詞匯和句子,有著整體記憶的特征。例如,幼兒已會認讀整首兒歌時,看似每個字都認識,但單獨抽取其一字讓其認讀時,卻不認識了。根據這一特點,我們采用了拼字念兒歌的游戲,幫助幼兒理解口語與文字、詞與句的關系。以后,又補充了大量的常用字,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組詞造句,拼出許多常用句,這樣就促進了孩子閱讀能力的發展。
五、作好記錄,體驗成功每當幼兒自己學會一個故事或一首兒歌時,就引導幼兒自己在記錄表上或小日記上作一記錄。
這樣,成功的體驗會使他們的自信心倍增,鼓舞他們繼續獨立學習。至今,許多幼兒不僅對讀書角有興趣,能三五成群地閱讀同一本書,而且還會從家里帶書來念給小朋友聽,他們為自己能在同伴面前表演朗讀而感到自豪。經嘗試實踐,以上幾種看圖識字的方法,的確符合孩子的需要,是孩子所喜歡的。現在班級孩子已形成了樂意閱讀、喜愛閱讀的氛圍,孩子的識字量多了,知識面寬了,思維也敏捷了,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幼兒教育隨筆12
音樂增強了孩子間的友愛
剛進小班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一種嬌花,他們把任性執拗的特點帶進了集體。行為上表現得不和群,同伴之間不友好。對此,我便用那美妙的音符喚起了他們的興趣。然后用鼓勵的微笑,歡快的節奏將幼兒領進了一個歡樂和諧的整體。我根據幼兒喜歡的歌曲《好朋友》,改編歌詞,并設計動作,然后教幼兒表演。如:歌曲《好朋友》第一段:你幫我來梳梳頭,我幫你來扣紐扣,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嘿嘿。第二段:你幫我來彈彈灰,我幫你來揉揉腿,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嘿嘿。
由于歌詞內容表現的是孩子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因此,孩子們感到親切,表演時他們共同努力,合作協調,表演的'形象、生動。這種努力使孩子們的任性、散漫逐漸消失,集體精神漸漸增長。音樂使孩子們的情感受到感染,同時團結友愛的主題又促進了幼兒的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形式。
幼兒教育隨筆13
午飯過后,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于是我帶小朋友去樓下操場散步,就在經過大一班的時候,突然……“老師,他們都不走了!”孩子們的聲音從后面傳了過來,我把目光集中在幾個造成這起“交通事故”的孩子身上。只見他們圍著大一班小朋友手里拿著的恐龍,久久不跟著我走,于是我問大一班借了一個最大的恐龍,說道,“你們看,這是什么?”這一問,把我們班的孩子話匣子都打開了,“這是恐龍啊。”“老師,我見過恐龍的。”“老師,我家里也有恐龍呢。”
看著他們很感興趣,我便問道,“那你們知道我手里的這只恐龍叫什么名字嗎?”我們班的孩子都啞然了,這時候,一個好主意在我腦海中生成了,如果讓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找一找、講一講關于恐龍的知識,那應該蠻受孩子歡迎的。于是為了不吊他們的胃口,我問大一班的小朋友借了一本恐龍的書籍,挑了幾種恐龍介紹了一下,沒想到,我們班孩子原本一個個都在打打鬧鬧,這會兒如饑似渴的小眼睛一直盯著恐龍。
“這是無齒翼龍。”“這是霸王龍。”“這是劍龍。”……我認真、耐心地講著。但是,散步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都該午睡了,于是,我說道,“今天我們就聽到這里,陳老師今天也知道了很多恐龍的小知識,但是啊,我們現在要去午睡了,我們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查一查恐龍的知識,然后再來幼兒園介紹給大家,好嗎?”“好”孩子們響亮的回答著。
接著,星期五我向大一班借來了許許多多恐龍,來給我們班的孩子做進一步的介紹。我們班孩子的熱情又一次高漲了,而且還有許多孩子都帶來了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到的恐龍圖片及介紹。
借著這次的經歷,我想,興趣是學習一切的動力,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們要磨練一雙會觀察的眼睛,在生活中觀察幼兒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在各類喜歡的探索活動中,學習到各種知識,也讓他們的兒時充滿濃濃童趣,讓他們有一個開心快樂的童年。
幼兒教育隨筆14
用身體接觸孩子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小班的孩子一般都在三歲左右,在家都是由親人照管,依賴在父母身邊,如今走出家庭,離開親人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中,他們從心理和情感上就感到不適應,有種無依無靠的焦慮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發現孩子們喜歡我去用身體接觸他們,每當我接近他們身旁或拉他們的小手時,孩子們都非常高興。在日常生活中我就利用機會接觸他們的身體,表現我對他們的喜愛,和個別幼兒交談我會把他們抱在懷里,幫他們穿脫衣服時,輕輕撓撓他們的脊背,和他們一起拉拉鉤,頂頂頭,拍拍手掌······在這些親熱的氛圍中,孩子們的焦慮感逐漸減少,是他們感到自己被老師喜愛,孩子們會更自信的`接觸老師,接納老師。
接觸孩子的身體是我與孩子們在情感交流中經常運用的一種表達方式,這也是老師喜歡幼兒的最直接的表現,他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幼兒教育隨筆15
在日常的教學中,有一次,我在給孩子們講故事,講著講著,陽陽提出:“老師,不是這樣的。”接著自己講了起來,本來想打斷他,可是看陽陽講的那樣興奮,不忍心打斷他。其實我們思想中常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總認為孩子就應該服從大人,他們的一些想法都是不成熟的,是不可取的。一旦孩子的行為和自己的預設不相符合時,總是想方設法地為自己找借口,“苦口婆心”地勸說,然后“心滿意足’地看著孩子走到自己預設的軌道上來。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沒有創新意識,只會按部就班,因循守舊,過早地成為素質教育下的“板鴨子”!
只有“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們的意愿,走進他們的.心中。學會在隨機教育中關注孩子的想法,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才能真正體會到孩子成長的快樂;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體會到自己勞動的甜蜜。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隨筆06-14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4
幼兒教育隨筆06-26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09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0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4
幼兒教育的隨筆06-12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5
幼兒教育隨筆【熱】08-01
幼兒教育隨筆【熱門】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