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德隨筆:師愛代代傳承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師德隨筆:師愛代代傳承,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心可以傳遞,師愛亦可傳承。寫下這題目,耳邊便響起那首詞曲深情的名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口中不覺哼唱起來:“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奇......” 如歌中所唱,師愛,在學生的心目中美麗而又神奇,它以不同的方式和符號溫暖著幼小的心靈,鐫刻在眾多的記憶深處。
師愛,在母親的記憶中是一盆火辣辣的辣椒水
這是一個每到冬日寒風吹起時,母親便會向我深情講述的故事。母親打小就有長凍瘡的毛病,每到冬日,母親的手腳便會隆起一個又一個大包,紅腫甚至潰爛見肉。在那吃不飽、穿不暖的六七十年代,冬天自然成了母親最難熬的日子。然而,1974年和1975年的冬天卻記載著母親一生中最溫暖的回憶。當年,母親在五七干校學習,她的班主任王忠強老師發現她和另一位女同學有長凍瘡的毛病,便囑咐妻子每天晚上熬上一鍋火辣辣的辣椒水。下晚自習時,他便等在教室門口,招呼這兩個“胖手胖腳”的姑娘到他家去泡辣椒水。火辣辣的辣椒水為母親減輕了痛苦,驅走了嚴寒,激起了她好學上進的熱情。因此,母親在校期間學習特別優秀;也因此,回鄉以后,母親放棄了成為誘人的村干部和實惠的鐵路工人的機會,安安心心地當上一名清貧而又艱辛的民辦教師。
這份濃濃的師愛也在母親那兒得以傳承。我已記不清自己的童年里,有多少次眼巴巴地看著自己漂亮的衣服穿到母親的學生身上,也記不清多少次在夕陽中牽著妹妹的手,站在家門口的電線桿下等待或去家訪、或去為學生補習、或去籌措資金維修校舍的母親回家。有一次母親回來太晚,黑暗中,妹妹忍不住大哭起來,我一邊安慰妹妹,而自己也一邊巴噠巴噠地掉著眼淚。母親回來后抱著我們一聲又一聲地說:“對不起!對不起!”那以后,為了能早點趕回家,家中添置了一個大件――自行車。可是,母親回家的時間并沒有因為交通工具的改進而提前..... 對于母親的付出,淳樸的鄉親們沒有什么謳歌和贊美的話語,只是在多年以后,母親曾經的學生再一次把自己的孩子輾轉送到母親的班上讀書。母親說,這便是對她最好的褒獎。
師愛,在我的記憶中是一碗熱騰騰的姜糖水
讀初中時,我在學校寄宿,每個月僅能回家一次。記得那年10月份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從家里返校途中,原本晴朗的天卻突然下起了一場傾盆大雨,猝不及防的大雨將我淋成了“落湯雞”,冷風吹來,不禁打了幾個寒顫。我一路小跑到學校,發現同學中不少與我有著相同的遭遇。匆匆擦洗一下,便到了晚自習的時間。走到教室門口,擺在那兒的一口大銻鍋特別引人注目,鍋里盛的竟然是滿滿一大鍋熱騰騰的姜糖水,鍋邊的一個菜碟上放著一個口杯。同學們用自己的飯盒盛上一碗熱騰騰的姜糖水,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喝著,教室里暖意融融..... 那碗熱騰騰的姜糖水和講臺上班主任趙敬峰老師慈愛的微笑,已定格成我人生中一張最美的記憶圖畫。
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我感動于美麗而神奇的師愛。初中畢業時,母親與我一起在報考中專的志愿書上填上一所師范學校。三年后,我也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也許,今天我在課堂上動情的講授、耐心的引導;我給孩子們每一絲鼓勵的微笑,每一個贊賞的擁抱;我在教室的“小家務”里備的紙杯和紙巾......會讓那份曾經溫暖過母親、也曾經溫暖過我的濃濃師愛代代傳承下去......
【師德隨筆:師愛代代傳承】相關文章:
師德隨筆:與時俱進05-23
愛是你我隨筆11-06
關于愛的隨筆08-25
對母親的愛隨筆04-29
愛的教育隨筆08-12
愛的教育隨筆08-18
愛的教育隨筆【精選】08-18
父親的愛隨筆05-10
喜歡與愛隨筆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