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隨筆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隨筆作文 篇1
昨晚做了一個夢:一只很胖的熊貓在河邊,慢慢的朝我走來,是的,不是爬,是走過來。
周公解夢上說:夢見熊貓,提醒你在遇到難以處理的棘手問題時,不要沖動和急躁,要能冷靜耐心,放平心態,這樣的話再難解決的事情也將水到渠成,自然解決。
最近確實有很多棘手的事情,家事國事天下事,密密麻麻的,各種矛盾,不安,羞愧,憤怒,亂成一團,這可能是在濟南日子里最麻煩的一個九月了。
這些日子里,見過很多人靠著某些東西一步登天,卻也不能怒斥世道的不公;也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輝煌,而感到滿心的羞愧;或許,有時也會一人獨走異鄉,而感知內心的落寂。
其實,有時候也很渴望在自己失措無助時,能有一個人能夠理解自己的心情,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但是,這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因為別人始終不是你,始終不能懂你,所以,哪怕你只是需要朋友的一句鼓勵,一句安慰。
有時也這樣說服自己,事情到最后都是美好的,如果不好,那只是還沒到最后。有些人,只是陪你去走一段路而已,我們能做的,只是讓這段結伴而行的時光別有遺憾。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帶傷,我們都一樣,一跌一撞的去行走,希望很多年我們每個人都富足以后,不會后悔當初自己的幼稚和執著。
是啊,在這樣的一個年紀里,誰不曾滿懷痛苦的想要逃離世界,誰不曾放肆的去做一些錯的事,誰不曾瘋狂的去顛覆自己的青春,我們總是不停的去改變,不停的去雕琢殘缺的自己,只是為了成就一個最好的自己。
你是否也是跟我一樣,想要變成超人,照顧身邊所有的人,但是后來的后來,發現自己只是個人,卻還是不愿去相信。
但是不管怎樣,世界還是美好的。連續幾天的陰雨過去以后,迎面而來的是這個城市最溫柔的`九月天,溫暖燦爛。
希望在這最好的九月里,如果有夢想就努力,可能我們就只有這么一次機會竭盡全力的去奮斗。我愛的人會好好守護,因為我們可能會隨時失去她的擁抱。誠然,我們不可能知道未來的路在哪,因為如果知道,那就不叫人生。
棘手的事情一件一件慢慢解決,也希望周公解夢能說的對。
是的,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會有希望。
無論事情變得如何壞,還是有讓人驚喜的事情。
雨過天晴,九月來了。
隨筆作文 篇2
閱讀是一種快樂,閱讀更是一種享受。閱讀能給孩子帶來愉悅感,閱讀對孩子的語言發展、理解能力、行為習慣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成長,共同進步。當孩子牙牙學語時,我就有意識的教他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之類古典詩歌和一些經典小故事。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孩子上幼兒園小班時,老師每天教的兒歌、繞口令、小故事等,他回來之后總能像小老師一樣講給我們聽。為此,我把他在幼兒園所學的知識都詳細地記錄下來,至今,我還珍藏這“三本作業”。
我發現孩子特別喜歡聽故事,我有空就帶他到書店去看看,剛開始他到書店對一些游戲圖片類的書特感興趣,比如走迷宮、找不同等。我基本上不限制他看書的范圍,但每次我會讀一些小故事給他聽,每讀完一個故事我會有意識提一個小問題來考考他,以此來促進孩子聽故事的注意力能更加集中。漸漸我發現他不但會隨著我讀的每一個字看過來,還會提出一些問題來問我,有時我們會為一個觀點而發表各人不同的看法。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我發現孩子的識字能力大大提高了。在孩子上小學前,他基本能夠獨自閱讀經典的童話故事。
上小學之后,我特地為他在圖書館辦了一張借書證,每周我借四五本書,他每天都會堅持閱讀一個多小時的課外書。隨著認知能力的`增強,他的閱讀面也大大增加,歷史、地理,軍事、科學……他都會仔細閱讀。現在孩子上二年級了,已閱讀了大量的當代著名兒童作家的書:如曹文軒《青銅葵花》、《狗牙雨》、《山羊不吃天堂》;楊紅櫻《笑貓日記》、《馬小跳》;黃蓓佳《我飛了》……我記得孩子在看《青銅葵花》時,看到動情之處他竟熱淚盈眶,我想他已經真正領悟到書中所表達的情感。他在看《笑貓日記》時卻會笑的前仰后翻,從中我發現孩子的天性,童真。看著他讀書的認真勁,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幸福感!
閱讀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習慣,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貴在堅持,還有一點就是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分享知識帶給我們的樂趣,這就叫做幸福。
隨筆作文 篇3
晚春的夜,有點涼,空氣中會有花草的香氣,也有些許蟲兒的鳴叫,不過沒有夏蟲那么激烈。抬頭看天,有明月,有稀稀落落的星星,還有遠方望不到邊的黑。夜是漆黑的夜,路是當初的那條路,可你不是當初的那個你了。
你有過相隔很久重返故地的經歷嗎?那時候的你想起了什么,路邊的花草;當初陪在你身邊的人;還是當初那個懵懂的自己。夜的黑對行人遮住了你的臉,你肆無忌憚了,坐在路牙子上,掩著面。成長的路上,總會丟失一些東西。花草已逝,伊人不再,連自己都弄丟了。花不是往昔的花了,身邊的那個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自己也不是當初的那個自己了。
當初的你們天真無邪,整天做著不切實際的夢。他答應你,陪你穿過大街小巷,吃著炸雞喝啤酒。你答應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陪你走過四季,一年又一年。于是,在那些夜,那條路,你們說著海誓山盟,談論著關于未來很永久的約定。
后來,你們離開了這座城市,選擇去塵世里奔波。你們依然會挽著手走在有星星的夜里,可是城市里燈光太亮,抬頭卻看不見星星的光芒。時間在走,你們也在走,可是你卻漸漸趕不上他的步伐了。你聽見的'是路邊蟲兒的鳴叫,他聽見的是汽笛的聒噪。每天平淡無奇的在三點一線的圈子里轉悠,你對他說,我害怕了,你已經好久沒有對你說起“甜言蜜語”海誓山盟了。
你總是這樣患得患失,他說。你百般告訴自己,是自己想太多了。可是,總也戰勝不了內心深處的那個聲音——一切都在改變,包括他也包括你自己。終有一天,你告訴他,我累了。“你能不能堅強一點,等我把這個項目完成就好好的陪你。”你堅強的沒有在他說完流淚,這樣的空頭支票,他已經給了你無數張。你們依然相愛,卻又接受不了改變了的彼此。
你依然坐在那里,想起了花草,想起了伊人,還有那個從沒有改變的自己。故地的夜,蟲鳴真的很美好,好想他能夠再次聽到。
隨筆作文 篇4
我的數學,與其他人一樣,“撲朔迷離”、“情節曲離這些詞可以用在我的數學上。
我的數學自從上了五六年級以后,數學試卷的滿分逐漸由低中年級的數學滿分100分轉化成為了120分。這120分,可不是那么容易拿。老師說,小學升初中的數學試卷的題量比是7:2:1。寓意為基礎七份,提高占2份,剩下的三份便是讓你考重點中學的。這120分滿分,我在印象中好像從五年級到現在六年級下學期,好像也就拿過那么10、20多次吧。每一次都是因為粗心,有的時候因禍得福,看錯了題目,結果算錯數,竟還對了,有這么幾次的`。至于其他的,大多是因為把應用題的數計準了,單位化好了。
Ofcourse,其它的我記得最差的就只有99分,本來這分數在我們班已經可以排上了前3名了,可老師非說我考得差,“逼”我喊我媽到學校見她,結果回來就被我媽嘮叨了整整一星期(哦,我都不愿意提起~~)。不過現在想起來,我那次的確是考得失水準了。老師說我本來可以拿110多分甚至滿分的,我也那次對自己挺失望。不過幸好,偶的自信心是絕對爆滿的,失敗對我來說,頂多是一次教訓,不是說過了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偶會吸取教訓,跌倒了就爬起來了嘛。受傷了貼“創傷紙”就OK了嘛,慢慢就痊愈了。留下疤痕還可以提醒自己,警覺自己了嘛,呵呵。
還有幾次,倒也沒有那次那么差。不過都是粗心壞事。有好幾次都是119分或119.5的,甚至再粗心一點的,就只剩下118分了。555555......有的時候粗心得不是地方,到應用題去了。然后老師對我特別嚴格,人家列對式子算錯數,老師還給他三分之一的分,老師反倒就一分也不給我了,慘!
這次死得最慘。數學最后一題應用題將“終點”看成“中點”,然后,就只剩下114分了,汗吶,從第一退到了50多名(年級的),要是最后一題不錯,對的話,我就可以到20多名了,汗吶!再加上英語因為幾個粗心的地方,又扣了不少分!救命!我敢保證,從昨天到今天,老師罵我,訓我決不下10次。而且每一次都是當著全班同學和教導處所有老師來訓我。好慘。不過我也知道老師是為我好的。
隨筆作文 篇5
小時候的我們,就像是生活在溫暖的水族館中,那里的水是恒溫的,安逸的環境是父母的恩賜,我們習慣了捧在掌心里的呵護,可是呢,厚厚的玻璃壁也阻斷了我們和外界的赤裸裸的接觸,導致剛踏入社會的我們在感受到冷漠時,懷疑著世事炎涼。
離開校園,步入社會的那一刻,厚厚的玻璃壁土崩瓦解,再也沒有溫暖舒適的環境讓我們肆意的生活,再也無法隨心所欲,凡事都有了顧忌,做一切決定前,必須三思而行。就像覺得工作不合適,要換一份新的,也得考慮,也得權衡,因為生存是個很嚴酷的問題。
剛踏進社會的大課堂,真的有點不適應,在我的世界里,朋友就是朋友,就得掏心掏肺來對待,我也是這么做的,可是換來的確實無盡的索取和不知足,我不愿說人性的惡,可事實是這樣告訴我的`。在職場,朋友是另一種解釋,就是價值。一段友誼的衡量,是看你對她是否有價值。在職場混的時間長了,我們竟然習慣了見面時微笑,背后卻是無盡的冷漠。時代在變,生活往好的方向走,人呢,卻變得越來越冷淡,為什么?因為每個人都不想受傷,用冷漠來呵護脆弱的心。
生活就是如此,冷漠也罷,熱情也罷,帶著一顆有良知、知溫暖的心來生活就好。
隨筆作文 篇6
農歷二月二十六,廟會,清明,桃梨花開。
柳綠桃紅醉清明,榆錢不甘進蒸籠。人間二月春風渡,輕打梨花煙雨中。回想起來,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家逛廟會了。今年好了,有大把的時間在家游山玩水,賞花作樂。巧的是,由于氣溫原因,廟會期間山里的桃花梨花在杏花之后相繼都開了,對于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清明小假期回家趕廟會同時賞桃梨花是件特別劃算又美好的事吧。
長大了也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肆無忌憚的滿街玩耍了。廟前燒紙燒香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還是小時候的香火味道;記憶里大大的戲臺現在看來也不過幾步遠的地方,臺上唱著的卻依舊是記憶深處的那幾段戲曲;擺攤兒賣東西的,除了小時候的糖葫蘆、棉花糖、小飾品,又多了好些新鮮的玩意兒;臺前看戲的父老鄉親,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深深的痕跡。看著到處玩耍的孩童,不禁把回憶拉長,回到兒時的畫面……
也就六七歲的樣子吧。小時候不管什么民俗文化,不懂欣賞什么桃梨花香,只知道有戲看,人多熱鬧。從下午戲班子開始搭戲臺,就跟爺爺拿著馬扎小板凳,早早的去占個地方等著。那時候爺爺身體還算硬朗,一直到后來有了弟弟,每年都會跟爺爺去看戲。從讓爺爺背著去,到扶著爺爺去。記憶里的片段總有些是跳躍的。家家戶戶趕早吃晚飯,就見三五成群的人斷斷續續向戲臺聚集,戲還沒開唱,臺下已經坐滿了人。那時候還沒有路燈,只有戲臺上的幾個大燈,就照亮了好大一片天。小孩子聽不懂戲詞,便只管看熱鬧。小姑娘們一般就去后臺看看人家化妝,羨慕她們看似華麗的衣服和亮閃閃的頭飾,然后回家把毛巾搭在胳膊上,披著床單,學人家唱戲的樣子。男孩子都是愛調皮的,戲弄一下擺攤買東西的小販,趁天黑從背后嚇唬一個看戲正入神的大娘,然后一群搗蛋鬼笑哈哈的跑掉,只剩大娘的罵聲在戲聲里漸漸湮沒。那時候沒有手機更沒有相機,所有的快樂,都存放在內存漸漸不足的腦袋里,可以隨時翻出來回味一下。
桃花梨花是年年都開的,尤其是村里那幾棵被保護起來的一百多年的老梨樹。可是對梨花桃花的情愫,是從前年看到親朋好友發的照片才有的。所以去年的清明節,在距離放假還很久的時候,就跟家里天天打聽花開沒開。回家后一天沿著山間小路走好幾趟,對漫山的梨花百看不厭,拍不夠照片,生怕落下一點美麗的瞬間。忘了從什么時候愛上家鄉的一草一木的,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變成了他們口中的文藝女青年。總之,情感細膩之處,都有家鄉的色彩。腦海中找不到十幾年前梨花遍野的景色,也想不起有沒有特意去賞過這些花兒。不過也有些零零散散的記憶。比如,花含苞待放的時候,爺爺會去扯些桃枝梨枝,放在盛有水的酒瓶里,然后看著花開好長時間;村里偶爾來個照相的師傅,他的喇叭里總是單曲循環著那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曲子,每次看到那幾張小時候的泛黃老照片,媽媽都會跟我講當時讓我拍張照可費事了,所以照片上站在一棵開著花的小桃樹后邊的我,看起來都是滿滿的不情愿。如今小桃樹長成了大桃樹,小姑娘長成了大姑娘,可是陪著姑娘長大的'人吶,或蒼老,或離去,只有桃梨年年花香依舊。
廟會上依舊熱鬧。看戲的大多數是頭發泛白的老人,有的用根木棍挑著裝東西的布袋子,有的懷里攬著小孫子小孫女。戲唱的再好,沒有人鼓掌,不過每一個觀眾都看的很入神,眾人不時哈哈大笑,繼而安靜看戲,只有些年輕人拿著手機相機照來照去的。路過戲臺,忍不住往臺下的人群里瞥幾眼,好些個熟悉的身影,看似故人,卻不是故人。若故人還在,定滿心歡喜。
清明雨潤桃梨開,香火隨風思故人。十年前,爺爺去世。也是從那一年,體會到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另一種傷感。爺爺或許還能看到桃花開,看桃花開的人兒卻再也見不到爺爺。十年之前,心凈無塵;十年以后,滿心瘡痍。時間不會等誰,歲月不會留情。回歸自然,回歸純真,讓自己的心靈得以放松和凈化,是種奢侈的享受。我喜歡這方凈土,就像喜歡這里我親愛的人們。
熱一壺酒,添兩三抔土,扯四五枝桃梨,與你。愿天堂的人安好,祝眼前的人安康。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的作文05-29
隨筆的作文06-27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