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學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摘要:生物化學實驗是當代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前沿學科的基礎,然而實驗教學普遍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必須對實驗課程進行改革,突破舊的驗證理論的教學模式,開設實踐性、目的性強的綜合性實驗,培養學生開創性思維方式,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改革
當今生物和醫學領域越來越走向分子化水平,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日益成為現代生物和醫學的尖端學科,生物化學實驗是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然而,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普遍存在許多弊端和問題,不適應當今生物化學快速發展的現狀,因此,必須突破舊的驗證理論的教學模式,發揮實驗教學的主動性與創新性,開設實踐性、創造性強的綜合性實驗,使理論和操作相互銜接,讓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實驗思維,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和效果。
1實驗教學內容改革
1.1生物化學基本實驗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對人才培養要求的不斷提高,雖然有許多實驗傳統方法在臨床已經不再使用,但是有的實驗方法即使是在前沿生物學研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技術方法,所以必須繼承[1]。為了使學生能夠打下扎實的操作基礎,應保留經典的基礎實驗操作,具體措施包括:(1)將小實驗取消,開設生物化學基本儀器使用、動物采血、注射方法等基本操作融入到物質功能、性質的實驗研究中的大實驗。使學生既學習了基本實驗技能,又加深了對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等生物學原理的理解和掌握。(2)將單一的物質性質實驗組合成比較實驗,在教學組織上獨立操作與小組進行相結合。如“蛋白質和氨基酸”,結構和性質相似,在2人小組中,每人獨立實驗1種物質,2人共同對結構、性質進行比較觀察分析。(3)在知識結構上注重將生物化學基本原理貫穿于實驗中,力求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理論聯系實際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科學思維能力。
1.2相關學科綜合性實驗
作者認為開設綜合性實驗應在實驗內容中將相關學科、交叉學科的理論知識交叉融合,實驗操作技能綜合運用,實驗材料綜合利用,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結合體現[2]。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動物形態解剖實驗與生命物質含量等實驗結合,如“小白鼠肝臟細胞RNA和DNA分離提取”中,將小白鼠形態和內部構造的解剖與細胞核的分離提取等實驗結合起來;在血糖測定的實驗中,抽血基本操作、空腹血糖測定與激素對血糖的影響聯系起來。并且,引入定量實驗,將實驗觀察與實驗數據的采集、分析和推理相結合,例如在蛋白質分離實驗中提取分離的各種蛋白,用蛋白測定的實驗方法得到含量數據,進行實驗數據的采集、統計分析和科學推理。在蛙類心搏起源的分析、小鼠走迷宮等實驗中要求學生不僅進行實驗現象的觀察,而且要分析、推理、歸納、驗證。這樣,就使學生學習了多種基本實驗方法技能及基本實驗技能的綜合運用,同時也深化了學生對生物化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運用[3-4]。在綜合性實驗中,學生可以合理安排實驗步驟,培養自主能力,培養科學研究的思維能力。
1.3自我設計實驗
為了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以班組為單位,按開放實驗方式進行。學生利用已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通過查閱資料,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設計本學科相關知識和技能操作的實驗課題;也可以選擇教材中編排好的“自選實驗”項目,并在該實驗項目的引導啟發下,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步驟;還可以選擇實驗輔導教師提供的課外拓展課題。學生小組自主完成從準備實驗到寫作論文的全過程[5]。例如DNA體外擴增、分子雜交、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學生對這些實驗的熱情很高,通過實驗不僅可以促進主動思維,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提高了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自選性、設計性實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不斷探索研究,提高創新意識。
2實驗考試方式的改革
2.1平時成績平時成績占50%。平時成績是根據每次實驗得分總和來確定,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6]:(1)通過課前提問的方式檢驗學生實驗課前預習,檢查學生是否了解本次實驗需采用的方法和操作步驟,做到心中有數;(2)檢查學生是否能正確選用實驗物品,正確地選用合適的儀器、設備,是否愛護儀器設備,避免損壞;(3)具體操作時要求學生能正確使用儀器、設備,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謹慎、細致、有條不紊地進行每一步,最終保持工作臺面的清潔,保證實驗質量;(4)考察學生是否具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實驗報告上要求學生能夠如實記錄實驗過程和實驗數據,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有分析報告。生物化學實驗平時考核評估指標及評分標準見表1。
2.2期末考試期末實驗考試占50%。期末成績由實驗筆試和實驗操作2部分構成[7]。實驗期末成績操作部分占30%,其中單人抽簽操作占20%,雙人協作占10%,另外,每位同學還要參加實驗理論考試(筆試),理論成績占20%。每位學生抽簽決定其理論考題和單人操作考試項目和內容,并單人進行操作,教師對照評分標準當場給出操作成績;另外,也有協作實驗考題,具體做法是由實驗教師擬定實驗題目,每組2人,采取抽簽方法得到考題,2人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考察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實驗期末考評具體評分標準見表2。
3為學生搭建實驗平臺
為了給學生提供自由、寬松的實驗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或學科競賽項目進行研究。作者打破按課程設置實驗室的觀念,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滿足各專業各學科和相近學科實驗教學要求的基礎實驗平臺、綜合實驗平臺和創新實驗平臺[8]。通過實行學生與教師共同進行科學研究的方式為學生創造了積極的專業學習氛圍,教師結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將部分與生物化學實驗結合較緊的科研內容編寫成實驗講義,講義只給出該研究的大概情況,學生在課題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進行課題設計,資料檢索查新,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利用開放實驗室實施科研技能操作,數據統計以及論文的撰寫;既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本學科領域的新動態,激發了學生探索、創新的欲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實驗課程改革改變了師生們的思想意識,充分發揮了實驗教學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動手的興趣,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開拓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醫學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中醫學教學現狀分析及教學改革探討10-26
化學實驗教學探討論文06-24
數控加工實訓課程教學改革與意義論文10-13
預防醫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體會10-26
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探討10-26
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經濟論文10-13
實施課程教學改革推進方案范文05-11
2023小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