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獨立學院法學教育的轉型論文
自2008年民辦高校經教育部批準獨立設置以來,獨立學院近些年在招生規模,就業升學、評獎評優等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發展。但是,鑒于其發展經費、教學模式、師資力量、學生素質等方面與公辦高校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且很多的獨立學院目前正在積極地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由此,獨立學院未來的轉型和發展就成了民辦高校迫切需要剞劂的生存問題,特別是傳統的法學教育,理論與實踐往往脫節,這種情況在民辦高校尤為顯著。
一、獨立學院法學教育的現狀及反思
(一)教學方法方式有待改進
在教學方法上,大多數教師還限于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理論性過多,忽視了實踐性和應用性。而法學教學又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必須對學生進行法律職業技能方面的培訓,讓學生掌握司法實踐的能力,因此,必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老師只教,學生只聽只背不應用的傳統方式,要促進教學相長,教學互動,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鼓勵學生,激勵學生,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能夠自主、自發、自動、積極的去學習法律知識。
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獨立學院法學院師資隊伍在結構上、穩定性上、工作方式上等都有待進一步優化和提高。首先,獨立學院法學院教師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目前獨立學院法學院老師里面:女老師偏多,男老師偏少;中低級職稱的老師偏多,高級職稱的老師偏少;青年教師偏多,老教師偏少等,需要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才能使教學質量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其次,獨立學院法學院教師流動性非常強,師資力量極不穩定。獨立學院老師收入普遍較低,而且對獨立學院的發展前景不樂觀,難以使教師真正以學校為家,沒有歸屬感和使命感。
學生質量和能力有待提高
從學生生源來看,獨立學院學生高考成績普遍不是很高,生源也不是很充足,偶爾能夠涌現出個別佼佼者,但是整體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從學生條件看,獨立學院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好,雖然獨立學院學費遠遠高于普通本科院校,但是很多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吃苦和進取精神,得過且過,嚴重影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從能力上看,獨立學院學生都非常有個性,喜歡標新立異,法學院學生更是喜歡彰顯個性,形成了一種雖然能力很強,但是不努力學習,不要求進取的“高能歪用”的格局,需要對學生加強引導,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加強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加強[1]。
學校對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學校對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是很高,學校將過多的經費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或者是后勤保障方面,對教學方面的投入非常少。學校應該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科研為中心,將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后勤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只是教學工作的保障,不應該本末倒置。
二、獨立學院法學教育轉型的必要性
獨立學院法學教育轉型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突出獨立學院法學教育特色的需要。隨著我國社會的全球化進程以及環境的變化,法律的作用日趨重要,法學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針對這種社會變化,獨立學院應當以培養具有法律基本精神、法律基礎知識、邏輯思考能力、協調判斷能力、其思維能夠讓大多數人接受的學生作為目標,設置法律練習、法律英語、計算機講座等豐富多彩的課程。并且,積極開展實務性教學,開展司法考試論壇,公務員考試題型講解等活動,使法學教育學與時俱進并彰顯特色。第二個方面是培養高素質、有特色的法律高層次實用型人才的需要。首先,就是要培養學生具有法律思想,知道用法律思想或者思維去思考社會問題。法學專業學生就是需要正確有效的法律思想的指引,才能使自己具有獨到的見解。第三個方面是獨立學院法學教育可持續性發展的需要。特色求發展是獨立學院學科建設乃至整個學院建設的立足點。獨立學院必須進一步強化“特色意識”,繼續堅持走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之路。
三、獨立學院法學教育轉型的方向--------以勞動法學為切入點
(一)必須培養學生法律實務能力,積極開展“院所合作”。在法學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積極與律師事務所、公檢法機關等保持緊密地聯系,定期請律師、法官、檢察官來學校做講座[2],帶著學生一起討論、分析社會上比較熱的法律案例,培養學生
法學理論
相關信息
案例教學法在中職《經濟法》課程中應用的具體“假論文”背后有什么真問題(共3篇)淺論學習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養淺談和諧文化理論形成的歷史脈絡探析經濟學信息范式理論的基本假設與辨析怎樣寫研究性論文撰寫方法(共3篇)運用政治理論指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關于區分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的意義試析受教育權理論發展綜述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知識與法律實務相結合的能力。
(二)必須樹立實踐教學的理念,在法學教學工作中進行實踐性教學。在法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課堂教學與案例辯論相結合,注重課堂教學與模擬法庭演練相結合,課堂教學與法律診所演練相結合,注重課堂教學與實證課題研究相結合。例如,在勞動法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勞動法學主要調整的是勞動關系,而勞動關系式最基本的社會關系,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勞動法學研究和保障的是勞動者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因此,我們在進行勞動法學的教學中,應當從全方位的角度,改善實踐教學環節,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互結合,形成多層次、寬領域的教學實踐模式。
(三)積極開展沙龍式與論壇式教學。“學術沙龍”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系統教育功能的教學方法。在勞動法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勞動法律關系方面的案例分析,分析勞動法律關系涉及到的社會新聞,分析國家有關勞動關系方面的社會性政策,認真學習勞動法律方面的經典著作,開展勞動關系方面的調研活動,定期組織學生和老師一起參與沙龍式的活動,讓學生更深的掌握勞動法學的知識。
(四)進行階梯式教學,將通識教學與精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通識教學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應當及時挖掘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精英式教學,既有助于在解析現實問題中熟練掌握勞動法學基礎知識,又有利于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只有進行獨立學院法學教育的轉型,才能夠更好地帶動獨立學院各學科、各專業的改革,使獨立學院教學工作與時俱進;才能切實提高獨立學院師資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學隊伍;才能改善獨立學院的學生素質和水平,為獨立學院的發展創造必要的空間;才能使獨立學院與時俱進,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嚴峻地挑戰下立于不敗之地。
【論獨立學院法學教育的轉型論文】相關文章:
獨立學院法學專業試題庫建設探析教育論文10-12
淺談獨立學院學前教育的優秀論文10-10
論獨立學院人事檔案管理策略管理論文10-10
獨立學院旅游管理教學論文10-09
獨立學院學前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探討論文10-11
獨立學院寢室文化優秀論文10-11
社會體制轉型與學前教育的定位論文10-09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探索論文09-26
我國幼師轉型的學前教育課程建設論文10-08
獨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與設計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