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角色互換法對外科護理學的影響論文
1角色互換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將學生分為若干扮演組和評價組,每組5~6人;由教師指定某種疾病,扮演組學生結合專業知識演示該疾病發生時的場景,評價組學生討論和點評,并提出補充、質疑和結論。扮演和討論結束后,教師對每組表現進行點評和總結,對扮演組表揚其優點并點評不足,對評價組在討論時遺留的問題進行解答并糾正欠妥之處。如此循環1~2次,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通過模擬真實場景,讓學生感受和學習病患的確切需求以及醫護人員的工作內容[3]。在角色扮演中,扮演組學生必須清楚了解患有某種疾病病人可能出現的各種癥狀及其需求,切身感受病患需要的幫助,有助于其開展和完善治療工作。評價組學生通過對扮演組學生表演的觀察,補充和質疑病人在真實情景下的病況,推斷出進一步的治療計劃和方案。通過兩組的表演和意見交換式學習,能讓每位學生認識到自己知識的不足和學習空間,從而完善課程學習。角色互換法教學流程見圖1。
2角色互換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
目前,外科護理學教學依舊采用傳統模式,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被動接受,考前死記硬背,沒有機會運用知識、發展能力。角色互換法倡導“學導互動”,整個教學過程由教師、學生共同參與,小組扮演和小組討論能夠充分與情景創設教學、問題教學、病例教學等手段相結合[4,5],從而引導學生通過參加特定形式的教學活動來獲得知識,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其掌握人際溝通技巧,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綜合素質。
3角色互換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角色互換扮演使知識和實踐融合性更強,涵蓋知識范圍廣,內容更加直觀貼切,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所學知識,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5]。在角色互換法中,師生雙方都是主動的,教學與實踐相輔相成,教師提出疾病命題,學生主動分析疾病信息并演示疾病特征,在分析和演示過程中主動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最后通過教師講評糾正錯誤、積累經驗。其結果是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鍛煉,創新意識得到增強,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4角色互換法有利于改變學生被動學習地位
在傳統的外科護理學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盡心盡力傳道、授業、解惑,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缺乏實踐能力訓練。而角色互換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表演,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學習欲望,逐漸學會理解病患,自主解決問題,這都是學生在傳統教學中體驗不到的[6]。角色互換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增強了問題的探索性、啟發性和拓展性,有助于把反思性教學應用于教學實踐,為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原動力。此外,學生在學習和演示疾病護理過程中,通過記錄實踐活動過程和提出問題、討論、解決,以及扮演、提問、討論、解答,提高了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增強了自我學習能力,從而有效改變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被動學習地位[7]。
5結論
將角色互換法應用于外科護理學教學,無疑會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通過運用專業知識來分析問題、采取合理處理措施,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強化了學生基本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習興趣,增強了自學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這將有助于加快學生進入臨床工作時的角色轉換速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角色互換法對外科護理學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普外科護理管理對患者的影響觀察論文10-12
中醫護理理論在《外科護理學》的應用的論文10-12
外科護理學的應用10-26
角色換位法在兒科護理的應用論文10-11
醫院護理缺失及影響論文10-09
護理學大專畢業論文10-26
急救呼吸護理學干預論文10-09
大地藝術影響景觀設計論文論文10-11
互檢互查通報范文推薦03-08
責任價值影響藝術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