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預防分析論文
隨著社會壓力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老年冠心病發病率近年來呈現上升趨勢,進而成為嚴重危及老年生存質量以及身體健康的關鍵因素。經研究顯示老年冠心病體重超標、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等是主要因素[1],目前主要通過藥物治療以及護理措施來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預防該疾病的關鍵就是降壓、降血糖、降脂、控制體重等。為了進一步分析綜合護理管理的臨床效果,現對該次該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效果以及相關危險因素進行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對組別進行均分,每組患者例數為28例,實驗組患者中女性患者為13例,男性患者為15例,最大年齡為80歲,最小年齡為60歲,中位年齡為(70.21±5.23)歲;參照組患者中女性患者為14例,男性患者為14例,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61歲,中位年齡為(72.11±5.89)歲。對兩組老年冠心病患者包括性別與年齡在內基礎信息予以統計學軟件分析,對比兩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就診環境,給予正確出院指導,指導患者正確進行常規用藥護理;實驗組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護理干預,且進行全面落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飲食護理,老年冠心病患者控制中飲食是關鍵因素,人體血脂、血糖以及血壓與食物中食鹽、脂肪都存在極大關系,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正確進行飲食控制,降低身體胰島負擔,對自身體重進行控制,改變機體內部代謝紊亂現象。提醒患者不可以暴飲暴食,對飲食進行合理搭配,每天鈉鹽攝入量在3~5 g/d范圍中,告知患者多食用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糖類食物。②樹立護理風險管理意識,醫院及時召開護士長例會,定期培訓護理人員,培養醫護人員溝通技巧、護理理念、人性化服務意識,健全護理管理制度,切實落實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交接班制度,對藥物、注射燈光進行認真核對,構建分級護理管理制度,對于不同患者予以不同管理,護士長夜班需要進行查房,及時匯總護士護理情況,健全醫院消毒室管理制度,嚴格遵守無菌操作。③出院指導,在老年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需要提醒患者正確用藥劑量以及方法,在患者出院之后予以精心護理,且告知患者飯后需要多運動,降低發生冠心病的幾率,且護理人員需要定期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況,提升護理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老年冠心病患者體重控制率、高血脂控制率、高血糖控制率、高血壓控制率、護理滿意度、空腹血糖、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C(總膽固醇)、TG(高脂血癥)等指標。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比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觀察兩組患者高危因素控制情況
實驗組老年冠心病患者體重控制率、高血脂控制率、高血糖控制率、高血壓控制率等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觀察兩組患者各項指標
實驗組老年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LDL、TC、TG等指標與參照組數據進行對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經護理后實驗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出現不滿意為0例,一般滿意10例,非常滿意為18例,總滿意例數28例,臨床護理滿意度100.00%;經護理后參照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不滿意為8例,一般滿意12例,非常滿意為8例,總滿意例數20例,臨床護理滿意度71.4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33 3,P<0.05)。
3 討論
老年冠心病是慢性常見疾病,是因老年患者體內出現脂代謝紊亂引發的動脈內膜上沉積脂質且大量粥樣化堆積脂肪之后出現白色斑塊[2],在患者脈內膜堆積一定量白色斑塊可能促使動脈腔狹窄,不能順利進行血液流動,繼而引發心臟供血不足,最終發生冠心病。若患者合并高血脂發病可能增加沉降脂肪的速度,縮短形成白色斑塊的時間,提升血管發生狹窄程度[3-4],若患者合并高血壓發病,相比正常人,機體內部血流速存在極大差異,降低血脂沉降速度;若患者合并高血糖發病,血糖也能促使內脂質快速沉淀,同時也會沉淀血糖,提升斑塊病變速度,此外研究發現患者血液脂肪含量與體重存在一定關系,如果患者超重,會增加血液中脂質含量。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體內都存在一種及以上高危因素,所以,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控制高危危險因素十分重要[5-6]。綜合護理管理是近年來新形成的護理管理模式,是依據患者實際情況以及護理經驗建立預見性護理干預模式,可以提升患者心理強度,為患者建立良好心理情緒,輔助患者構建良好生活習慣,維護患者身體健康。相比較常規護理管理,綜合護理管理需要醫護人員具備更高的專業水平與職業道德,定期培訓醫護人員,促使全面提升醫護人員自身水平。
綜上所述,在護理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予以綜合護理管理具備顯著效果,可以降低發生疾病的幾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對于控制患者高危因素具備重要意義,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以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水娜.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預防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178-180.
[2] 趙勇莉.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預防價值[J].吉林醫學,2013,34(35):7495-7496.
[3] 劉照芹.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與高危因素的預防價值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5):71-72.
[4] 王建英,李英濤,李嬌,等.老年冠心病80例綜合護理管理的效果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7):161-162.
[5] 陳紅,高媛,陳琳,等.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預防價值[J].醫學信息,2014(31):146-147.
[6] 張敏.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與高危因素的預防價值探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181-183.
【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預防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10-05
醫院感染護理管理預防和控制分析論文10-12
醫院護理人員流失因素與預防論文10-09
醫學檢驗分析前的誤差因素及其預防論文10-08
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體會10-05
冠心病的臨床護理論文10-08
預防老年癡呆的日常動作分析論文10-10
顧客信任因素的分析論文10-09
兒科護理質量因素分析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