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融知識的普及及發展現狀論文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金融市場日趨活躍,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問題被提到議事日程。早在20世紀30年代,歐美國家就積極倡導金融普及教育,并采取了有力措施。與之相比,我國針對社會公眾的金融宣傳教育仍然十分薄弱。因此,借鑒歐美國家的成功經驗,有效推進我國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尤為重要。為此,人行安新縣支行在對轄內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的基礎上,分別選取70名社會公眾(公務員、企業員工、自謀職業者、城鎮退休人員、學生、金融業員工、農村居民各10名)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62張,有效率90%。
一、金融知識普及教育需求與現狀失衡
1.金融知識普及教育需求情況
(1)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活動增多,客觀上需要金融普及教育跟進。2011年安新縣城鎮居民家庭全部收入63555元,農村居民家庭全部收入59470元;2014年分別增長到87488元和81360元。三年中分別增長了37.7%和%36.8。結余的收入除了消費以外,需要投資、儲蓄。如何使這些資金得到更多收益,并有效規避風險,需要具備基本的理財知識。
(2)參與金融活動的個體增多。據統計,轄內銀行卡累計發卡數量已經由2011年的181527張增長到2014年的256241張,三年中增長41.2%。這些持卡人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識:諸如銀行自助終端設備的使用、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的操作、如何防止金融詐騙等等,以更方便快捷地進行金融活動,有效保護自身權益。
(3)金融創新不斷涌現,金融服務、產品、工具種類增多,面臨的金融風險增大,因此急需普及金融教育。據對60名社會公眾的問卷調查,62% 的人把家庭結余存在銀行或者借貸給個人,只有20%的人投資股票、基金或者期貨,還有5%的人不知道如何辦理存款和貸款手續,更不知理財產品為何物,而且答卷者中使用信用卡的只占8%。
2.我國金融普及教育現狀
我國的金融教育普及相對落后,先進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亟待推廣普及。特別是在小城市和農村,由于金融知識匱乏,金融違約現象和非理性投資行為仍然比較突出,金融詐騙屢有發生,甚至出現人民幣儲存不善導致蟲蛀鼠藥霉爛火燒的現象。
(1)在學校教育方面,據對我縣中小學調查統計,初中、高中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相關課程的設置幾乎為零。這方面的師資也嚴重缺乏。
(2)媒體傳播力度不夠。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相關網站及戶外廣告牌等載體對金融知識的宣傳不足,據對我縣廣電局調查,2014年涉及金融普及教育的廣播、電視時長每季度平均不足5分鐘。公眾接受金融知識教育的機會、渠道和方式較為缺乏。
(3)金融機構危機公關意識淡薄,各商業銀行基層行沒有專門的內設宣傳機構,雖然設置了宣傳崗位,但都是兼職。縣轄各金融機構一年一度的上街發放宣傳材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收效不顯著。基層行設置的咨詢臺效果較好,但覆蓋面不大。宣傳經費不足。
二、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國際經驗
1.成立專門機構,加強組織保障
美國在金融危機之前,就設立了金融普及教育專門機構,即美聯儲內部的社區事務計劃部門。分別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群體,開展各具特色的的宣傳教育活動。金融危機之后,設立了金融消費者保護署,下設金融知識辦公室,專職負責公眾金融教育。后又成立了金融知識咨詢委員會。
英國成立了兩類機構,一類是代表政府的機構:指英國金融管理局和英格蘭銀行。分別向社會公眾和金融領域從業人員進行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另一類是教育科研機構。負責研究制定學校金融教育規劃,并組織實施。英國大、中、小學均十分重視對學生的金融教育,課程安排都包含金融基礎知識。
2.對金融普及教育實施總體規劃
英國金融管理局研究制定并組織實施了《提高國民金融素質的總體規劃》,開展了“金融能力培養戰略規劃”工程,并專門推出了未來十年的宣傳教育戰略規劃。明確了重點工作和任務,內容涵蓋中小學金融知識普及、工作場所金融知識講授、消費者金融知識普及、新婚夫婦理財和金融事務咨詢等。有組織、有目標、有重點地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美國的金融素養與教育委員會制定了《金融教育國家戰略》,明確提出全國性金融教育目標和任務,并定期對戰略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
3.融入國民教育,列入學校教育必修課程
2008年英國將個人理財知識納入了《國民教育教學大綱》,要求中小學校必須傳授基本的金融知識和理財技能,涵蓋信用卡使用管理、稅收、信貸、債務、金融風險、制定個人及家庭預算、簡單的投資等諸多內容。
美國將金融教育列為從啟蒙教育至大學教育的必修課程,美聯儲為學生設計了趣味性和針對性較強的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并將修習金融課程學分情況列為學生獲得助學貸款的必要條件。不僅在歐美發達國家,在巴西、哥倫比亞、印度、烏干達等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將金融教育引入學校教學體系。
4.多渠道籌措專項資金
英國在金融知識教育普及方面投資巨大,早在2004年,英國金管局籌集了大約4000萬英鎊的專項資金。2005、2006兩年,英國投入200萬英鎊,用于制作、推廣金融宣傳資料。
美國用于宣傳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聯邦儲備銀行從事公開市場業務獲取的收益,二是向金融機構提供有償服務的收費,以及聯邦儲備委員會向各聯邦儲備銀行抽取一定比例收入;三是在開展合作金融知識宣傳教育過程中,由參加合作的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以及其他組織提供的資金。
三、對我國的啟示
1.制定總體規劃,明確組織架構
國家應制定《金融知識普及教育規劃》,明確實施規劃的主體、目標和任務。教育部成為推動學校金融知識教育普及的領導機構,制定《學校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實施方案》,從編寫教材開始,將金融知識教育納入九年義務教育的范疇。使學生在小學、中學階段就能接觸金融,了解金融基本知識,學會理財,樹立金融安全理念。在大學階段,把金融學有關課程作為各專業必修的公共科目。通過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的系統學習,確保形成完整的金融知識體系。
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應該成為國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領導機構。人總行應設置專司金融普及教育的司局,并在省市縣設置相應的科室。選調既有金融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員充實這些機構,分層次定期對公眾進行金融知識培訓。同時,建立由人民銀行牽頭,各商業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教育部、廣電總局等部委共同參加的國民金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各部門要針對各自的新業務及時派出人員授課,使公眾的金融知識不斷得到更新和豐富。
2.建立考評制度,加大資金投入
建議人民銀行出臺《金融知識普及教育考評制度》,對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層層分解,并納入年終考核內容,每年通報金融普及教育任務完成情況,形成金融普及教育“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此外,必須加大資金投入。財政部可以直接撥付金融普及教育專項資金。其資金來源可以借鑒國外做法,從公開市場業務收益中提取。同時,建議設立“創新基金”,支持、鼓勵那些在金融知識普及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
3.豐富教育內容,采取多種方式
在教育內容上,一方面加強基礎性金融知識的教育,例如存貸款的辦理,真假人民幣的識別等,又要對個人征信、客戶理財,以及銀行卡、ATM機、手機銀行等金融新業務、新工具、新產品進行宣傳,還要加強反洗錢、反詐騙、防范打擊非法集資等金融風險教育,促進金融客戶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和投資理念。此外,要針對不同宣傳對象,設計相應的宣傳教育內容和重點。
在教育形式上,要不拘一格,特別要注重趣味性。使公眾在歡聲笑語中、在潛移默化中學到金融知識。為此,我們除了運用金融知識講座、開展“金融知識進社區”、“送金融知識下鄉”等傳統手段以及設立專門的公眾金融教育網站,利用各種載體外,還要積極倡導文娛團體和文藝工作者利用相聲、小品、電視劇等形式傳播金融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金融知識的普及及發展現狀論文】相關文章:
金融知識普及活動方案11-24
“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簡報06-02
金融知識普及的簡報(精選25篇)09-27
普及金融知識宣傳標語11-17
中小企業的知識管理建設發展現狀論文10-09
我國網絡金融發展初探論文10-11
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對策初探論文10-12
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的融合發展論文10-11
電子商務進農村現狀與發展論文10-09
淺議化學工程的現狀發展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