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病毒傳播防范論文
1引言
在對計算機產生安全隱患的各類因素中,計算機病毒的潛在危害是十分大的。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增大和計算機進出口貿易的開展,國際上的計算機病毒也越來越多地流入中國。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十分廣泛,可以對信息系統的安全造成危害,使計算機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比如,計算機病毒會造成自動柜員機的混亂,使航班延誤甚至出現重大事故,延誤或截斷警務部門的報警信號,嚴重危害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計算機用戶應當加深對計算機病毒的認識,要深刻理解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和傳播方式,對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開展一系列必不可少的防范措施,以便減少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的感染機會。
2加深對計算機病毒的認識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1)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染性。傳染性是病毒最基本的特征,計算機病毒能夠自動復制,并將所復制的病毒傳播到計算機的其他程序上或者未被感染的計算機上。病毒在復制、傳染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變種,導致病毒的危害力和傳染速度均大大增加,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計算機癱瘓。
2)計算機病毒具有破壞性。破壞性是計算機病毒最直接的表現,當計算機感染病毒后,病毒會泄露用戶信息和隱私,還會使計算機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甚至會導致系統的崩潰。
3)計算機病毒具有隱蔽性。計算機病毒的存在十分隱蔽,一般存在于計算機正常程序中,通過計算機防病毒軟件可以將一部分病毒檢查出來,但是還有相當部分的病毒不能被檢查出來。
4)計算機病毒具有寄生和潛伏性。寄生和潛伏性是計算機病毒產生危害的基本保證,計算機病毒通過寄生存在于電腦程序中,并且為了盡可能地隱蔽,一般都會潛伏,在一開始感染時不會發作。
5)計算機病毒具有可觸發性。計算機病毒不可能一直處于潛伏的狀態,否則便失去存在的意義。當病毒自我復制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或者滿足某種觸發機制時,就會大規模擴散,對計算機產生破壞。計算機病毒的產生原因計算機病毒在一開始產生時,最主要的就是軟件開發商用來保護版權。軟件開發商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會在開發的產品中植入另外設計的程序,來防止用戶非法傳播自己的軟件。有些計算機愛好者,他們憑借自身對軟硬件的了解,編制特殊的程序,向人們炫耀和展示自己的才智。還有些懷有報復心理的人,故意制造并傳播病毒,使得這種病毒比其他途徑產生的病毒具有更大的危險性。此外,某些軍事、政府或研究秘密項目等的組織或個人為達到特殊目的,對政府機構、單位的系統進行暗中破壞,竊取機密文件或數據?傊,計算機病毒是社會信息化的必然產物,是計算機犯罪的一種形式。由于它的風險比較小,卻具有非常大的破壞性,并且不易取證,這些特點都刺激了犯罪意識和犯罪活動。由于計算機病毒總是在時刻變化,會產生以前沒有的新型病毒。當計算機產品軟硬件本身具有不安全性和脆弱性時,也會導致計算機病毒的產生。
3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和防范措施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方式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可以將它們分為依靠設備傳播和依靠網絡傳播兩大類。計算機病毒的設備傳播主要是靠U盤、硬盤、光盤等進行,這些設備是計算機用戶最經常使用的存儲和讀取設備,可以用于不同計算機之間進行信息的交換和傳遞,在無形當中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增加了計算機感染病毒和傳播病毒的機會。計算機病毒的網絡傳播方式是依靠互聯網、局域網和無線傳播三種方式。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使用網絡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為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人們會進行瀏覽網頁、發送電子郵件和下載軟件等活動,通過網絡下載的文件中或者通過電子郵件和其他通訊工具之間傳遞的信息很有可能含有計算機病毒,會引起計算機病毒的廣泛傳播。比如,有些網絡論壇有很高的訪問量,由于網絡論壇缺乏必要的管理,論壇上發布的一些文件或者程序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措施在網絡時代,計算機病毒日益泛濫,威脅系統資源,對于那些通過網絡進行傳播的病毒,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使計算機整個網絡癱瘓,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防止計算機病毒的侵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梢葬槍τ嬎銠C病毒的傳播方式,制定相應的措施來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范。首先,對于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以預防為主、殺毒為輔。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及時備份需要的文件和升級病毒防護體系。
對廣大計算機用戶來說,使用不含有病毒的軟盤啟動計算機系統,可以避免受到引導性病毒的傳染。計算機用戶在使用計算機時,應當建立有效的病毒防護體系。有些網絡病毒的傳播是依靠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的,計算機用戶應該定期下載最新的安全補丁,以防計算機病毒的出現和對計算機的破壞。一定要對計算機的操作系統進行升級,保證所有系統漏洞得到修補。要安裝質量過關的、能夠進行升級、防病毒和木馬的殺毒軟件。用戶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的過程中,發現病毒要立即進行殺毒,而且要經常升級殺毒軟件,及時更新病毒庫,并對計算機進行全面殺毒。其次,用戶要時刻保持警惕。計算機病毒之所以能夠傳播,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計算機用戶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的過程中防范意識淡薄,警惕性不高,只有當自己的計算機出現問題才意識到病毒的存在,導致那些可以避免的計算機病毒感染計算機。為了將病毒拒之千里,計算機用戶在日常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的過程中,應當增強安全責任感,提高防范意識,避免存在僥幸心理,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計算機用戶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做到定期查毒、殺毒;在使用光盤、U盤、硬盤等設備之前必須進行病毒掃描,確保使用的安全性;上網時要打開計算機的防火墻,不隨便登錄不明網頁;來往的郵件要進行安全檢測,不隨便打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中的附件文件;下載軟件時,要通過可靠的渠道進行;不輕易共享自己的硬盤,避免感染病毒;在往外發送文件時,要仔細檢查文件的安全性,確定無計算機病毒后再進行發送。只有做好防范工作,提高安全意識,才能防止由于防范不到位而出現的經濟損失。此外,相應的法律法規對計算機病毒的防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門應當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作用,加強對計算機行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法律法規的強制力和約束力,避免計算機病毒的傳播,保障計算機的安全。
4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應用,計算機病毒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種類,傳播的途徑越來越廣泛,廣大的計算機用戶面臨日益嚴峻的計算機安全問題。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范,避免遭受病毒的侵擾已經成為計算機用戶的共識。只有對計算機病毒進行合理的防范,才能使計算機的優勢得到更好的發揮,從而為廣大計算機用戶提供高效率的服務。
【計算機病毒傳播防范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非正常網絡的法律防范與規避論文10-13
財務風險管理防范論文05-17
校園網信息安全防范論文(精選6篇)09-20
金融危急防范的法律制度研究經濟論文10-13
會計犯罪的存在因素和防范分析論文10-13
傳播調研報告11-30
從跨文化傳播視角淺析記錄片的傳播策略10-26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風險與防范措施論文(精選6篇)08-02
網絡文明傳播方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