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化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摘 要:創新教法,教師需要從不同維度展開。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教師需要對教學實際進行信息整合,為教學創新設計提供信息支持。這需要創新情境、創新訓練、創新組織,同時為激活學生學習思維提供助力幫助。特別是上機操作訓練創新設計,對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有特殊的意義。
關鍵詞:中職;信息技術;創新教法
“中職教育主要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讓學生在進入工作以后能夠直接適應工作,在計算機技術十分普及的今天,中職學習也更加重視計算機教育,由于計算機屬于應用性強的學科,也就使其成為了中職教育的重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呼喚設計創新,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學習實際,對教材內容展開深度解讀,對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展開多重優化處理,創新教學情境、創新教學訓練、創新教學組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契機,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學生將來順利就業奠定堅實基礎。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也需要引入教學改革,創新教法、升級學法,已經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創新情境,啟動學生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學力存在著個體差異,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由于學生學習基礎、學習悟性和學習習慣等都存在差距,表現在學力上,其差異性是極為明顯的。為了給學生提供最為適宜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借助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直觀性更強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激活學生參與計算機學習的熱情。教師以生動講解、案例展示、操作示范、多媒體介入等方式,都可以給學生帶來直觀感。特別是上機操作,其直觀性更強一些,通過實踐操作學習計算機應用課程,可以極大地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科,基礎性特征極為明顯,教師在具體教學設計時,需要利用圖示、實物展示、多媒體演示等手段,對計算機基礎理論進行個性解讀。如在學習《計算機的組成》時,教師利用框架圖示法,將計算機系統進行直觀展示:計算機主要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硬件系統包括:輸出設備、輸入設備、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等。軟件系統包括: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編程軟件等。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計算機組成有了一些認知,教師繼續利用實物展示的方法,給學生展示計算機硬件,讓學生獲得直觀性感知。
教師利用圖示方法,給學生列舉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構成,加上實物性展示,給學生帶來直觀感知的機會,學生對計算機組成有了更為真切的認知。中職學生大多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認知基礎,教師稍微給出一些教學提示,便可以幫助學生理順認知思維,形成全新的學習感知和體驗。
二、創新訓練,關注學生技能提升
“中職教育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這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全面的信息技術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還要求學生能夠把計算機應用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把所學的知識遷移到生產生活當中。”在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有強化訓練意識。計算機理論較為抽象,特別是一些專業術語,是學生最頭疼的問題。教師不妨從學生上機訓練開始,對計算機知識展開直觀解讀,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計算機原理,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學習效率。學生有上機操作的熱情,也有主動探索操作技巧的主動意識,教師在訓練內容和訓練方式上給出創新設計,能夠創設更多教學成長的契機。
計算機應用注重的是實際操作,給學生提供更多操作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形成學習認知,這是計算機應用學習最重要的方法選擇。在學習《刪除程序的方法》時,教師先給學生演示用控制面板方法刪除程序的步驟,之后讓學生展開相關操作,并鼓勵學生自己展開創新探索,用其他途徑實施程序刪除操作。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很快就找到了其他方式進行程序刪除:用程序自帶的卸載文件展開相關操作,也能夠順利刪除程序:單擊開始菜單——找到程序——選擇需要刪除的程序——自動卸載。也有的學生利用電腦管理軟件,如殺毒軟件對一些程序進行評估,并展開刪除操作。
教師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學習,自己尋找操作途徑,這無疑是最為直接的學習體驗活動,學生獲得的學習認知是十分豐富的。
三、創新組織,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時,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多開展一些靈活多樣的實踐活動,通過形式和內容創新設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做好學生分組設計,學生學習自律性不強,教師要從分組教學開始,對教學組織展開創新探索,用學生管理學生的方式,提升學習實踐效率。其次,要創新展示形式,學生參與學習獲得學習成長,以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要對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廣泛宣傳,對學生形成思想激勵,不妨將學生的作品放到班級網絡交互平臺,為其他學生提供學習機會。
在學習《屏幕保護設置步驟》時,因為其操作極為簡單,很多學生早就掌握了相關的操作方法。教師為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發動學生展開一次競賽活動:設計個性屏保,參與班級比賽,由學生評委進行篩選,然后教師參與最后評價,形成評審意見,選出最美屏保、最上鏡屏保、最溫馨屏保……學生快速行動起來,紛紛展開個性創設。課堂學習氣氛漸濃,教師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成果展示時,學生都顯得非常興奮,對入選的作品進行個性評價。教師發動學生參與設計競賽活動,能夠給學生提供難得的學習機會。
四、創新評價,促使學生認知構建
課堂評價是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對評價形式和評價語言展開多重改進,最大限度地提升課堂評價激勵作用。傳統教學中的課堂評價,大多是教師運用測試或口頭點評形式展開的,學生對教師評價雖然比較敏感,但評價方式和評價語言太過老舊,學生也漸漸失去期待,評價激勵效果逐漸降低。因此,教師要注意豐富評價形式,引入自評、他評和教師點評等多種評價方式,還要對評價語言展開全面優化深化處理,以提升課堂評價效度。特別是教師評價語言需要具有專業性、個性化等特征,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們的高度關注,引發學生的內驅動力。endprint
在教學實際操作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自主評價活動,通過自我評價,可以重新認知自我感知情況,對學習認知進行整合梳理。在學生互評操作時,要鼓勵學生實事求是,而不是相互謙讓,或者相互吹捧,這樣,才能提升評價的激勵作用。教師評價語言創新設計時,需要針對學生的具體表現給出專業性點評。如“你考慮問題的視角比較獨特,操作也比較規范,說明你已經掌握相關操作要領,學習很扎實,學習成效顯著。繼續努力!”“你上機操作時,還存在一些不規范的地方,還需要再認真一點,細心一點,相信你會做得更完美。”從教師的評價語言中可以看出,教師對學生學習有科學分析,給出的評價非常可觀,而且充滿激勵意味,學生自然會獲得更為豐富的進取力量。
在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注意篩選教學設計策略,并把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意識放在第一位,對教學方法展開優化創新探索,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中職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存在個體差異,教師要重視學情調查,有針對性地給出教學創新調整,這對提升課堂教學設計覆蓋面有一定幫助。中職學生面臨就業壓力,學習好計算機對將來就業也有重要幫助。如趙劍所說:“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難產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由于教學實踐研究的因素導致了畢業生就業情況不佳。而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更好地解決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云飛.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遷移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5,(12).
[2]王可.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遷移教學策略的應用[J].職業,2016,(26).
[3]趙劍.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1).
[4]譚忠兵,羅回彬,劉麗,李嘉明,盧學文.基于微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練習與測試系統設計[J].科技廣場,2017,(6).
[5]邊偉英,杜廣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試題庫系統分析與設計[J].無線互聯科技,2017,(19).
[6]陳彥英,馬書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7,(8).
【優化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遷移教學思考論文10-08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思考論文10-08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應用論文10-09
微課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應用論文10-11
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的基礎教學實踐論文10-08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探討論文10-08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開發的實踐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專業分層教學實踐與思考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