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有效教學的思考的論文
有效教學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一、選用合適的教材
相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更新速度來說,當前計算機教材普遍滯后,尤其中專教學相比本科教學來說受到重視程度低,可選用的教材較少。中職學校以前曾選用過專科院校的教材,但由于兩者在培養目標上存在著差別,前者培養目標是突出實踐和技能訓練,后者多偏重于理論知識研究。中職學生本身基礎稍差,在理論學習中,感到枯燥無味、學習興趣不濃。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教材選擇上應選擇由中職學校編寫的適合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特點的內容新、適用性強、淺顯易懂的教材,這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在學校有一定能力的前提下,本校老師可以自己編寫出版教材,這么做能夠更貼近中職學生的需求,老師教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我國中職教學的生源一般是初中畢業的學生或初中同等學歷的人,大部分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就中職計算機生源來說,學生中一部分很早就接觸了計算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也存在一部分學生從來沒有了解過計算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收集整理機,對于計算機專業的知識存貯為零。二者層次差距較大,教師的教學設計很難同時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如果不做區分,僅憑老師個人感覺來進行教學的強度與進度安排,極易出現基礎差的同學跟不上課,基礎好的學生覺得老師講的自己都會就不聽課的現象。因此,對入學新生,應先根據自愿原則參加學校組織的摸底考試,然后再根據考試成績對學生分層次。這種分層次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也更有主動性和目的性,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采用多媒體教學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操作性很強的課程,教學手段從過去傳統的“黑板+粉筆”的課堂教學模式發展到“計算機+大屏幕”的多媒體教學,教學手段不斷改革和創新。在課堂上授課時,可用投影儀演示多媒體課件,將課堂教學轉入多媒體教室,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計算機教學,運用圖、文、聲、像、影并茂的特點,能把教學時說不清道不明的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言簡意賅的解說,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知識形成過程的充分展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的學習將變得輕松愉快,從而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為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
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嚴格的課堂紀律可以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但中職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如果教學過分強調紀律,就會使課堂氣氛壓抑,學生學習興趣降低,教學的有效性難以實現。融洽的師生關系更容易完成教學任務,平易近人的教師比嚴肅刻板的教師更具有個人魅力、課堂教學趣味性更濃,也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因此教師應努力融入到學生中去。首先要多于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狀況,發現學生心理上發生的變化或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及時幫助解決,時刻讓他們感到被老師關愛著、重視著。其次,對于學生要多給予鼓勵,羅森塔爾效應證明:經常受到鼓勵的學生更具有上進心、更能領會到老師的關愛和期盼。最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只有從講臺上走下來,與學生建立朋友般的關系,學生才能與教師在同一平臺上互動,更有興趣的投入學習。
五、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計算機基礎是一門應用型很強的專業基礎課,學生必須掌握熟練的計算機動手操作能力。因此計算機基礎課應以微機室為主陣地,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教師講解、演示操作后,布置任務,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邊做邊學,在學中做,做中學。課堂上以學生練習為主,教師講授為輔,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己操作,充分保證學生上機的時間以提高學生計算機動手操作能力。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因中專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教師也要把握好課堂秩序,防止少數學生偷懶不做。
六、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第二課堂活動,是指為彌補第一課堂教學的不足,在老師的指導下,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采取以自主學習與實踐為主的多種教學形式而開展的教學活動。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落實全面發展教育觀、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補充和拓展第一課堂教學、鞏固和深化學生所學知識技能的重要舉措,是培養自學和實踐能力、促進個性特長發展和綜合素質養成的重要途徑。
當前計算機的應用幾乎已經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要適應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為社會培養高水平的人才,就必須重視課堂的有效教學。計算機老師可以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如選擇合適的教材、因材施教、合理利用多媒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開展第二課堂等來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有效教學的思考的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遷移教學思考論文10-08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論文10-09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論文10-09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有效性探析論文10-08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應用論文10-08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思考論文10-08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思考論文10-08
微課程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有效應用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