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現狀調查分析論文
我國的碩論文士研究生可以分為普通碩士研究生和專業碩士研究生,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而專業碩士是具有職業背景的碩士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由于國內物流管理方向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碩士研究生,所以本文論述的研究生是指普通碩士研究生。
1 我國物流教育歷程
1·1 物流教育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物流”課程初次引入高校課堂,之后我國不少院校陸續開始設置物流類專業。2001年教育部批準物流管理專業作為目錄外專業開始恢復招生,在這之前全國開展物流教學的大學僅有15所。2002年全國正式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物流工程專業或者x相關專業方向的大學約60所。2003年全國已有120所高校開展了物流管理與物流工程專業課程的教學。2004年已有200多所高校開設了物流管理與物流工程方面的課程。到2008年年底,我國開設物流類專業的本科院校已達308所。
1·2 物流管理專業碩士專業設置
目前國內物流類碩士研究生專業主要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兩個方向,少數學校也開有物流經濟方向。現在的物流專業一般設置在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交通運輸學院、機械學院(或系)下面,也有的單獨成立物流學院(系)。各個院校通常考慮學校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特色設置物流專業,發揮自身優勢。在開設有物流學院的學校,如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結合本校理工類特色,其物流專業大多數都設置在工學學科門類下,授予工學學位;而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工商大學等,結合本校財經類特色,其物流專業大多數都設置在管理學學科門類下,授予管理學學位;還有一些具有行業特色的學校,如上海海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在物流專業的設置上充分考慮到海運、港口的特色,其物流專業設置比較全面,涉及經濟學、工學、管理學多門學科,合格的畢業生可授予經濟學學位、工學學位、管理學學位。我國物流專業的背景多種多樣,有從交通運輸、機械工程等工科基礎上發展的物流工程專業(目前僅54所),也有從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基礎上發展的物流管理專業(高達254所)。
1·3 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培養方案是培養單位進行研究生培養的主要依據,一般包括:培養目標、研究方向、學習年限、課程設置、考核方式、學位論文工作、培養方式與方法及各培養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其他內容(如教學實踐、科研實踐、學術活動等)。培養方案應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考核、核查。針對教育部規定以及我國高等院校具體情況,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培養目標:政治思想上要求碩士研究生要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在專業知識方面培養具備扎實的管理學、經濟學、系統規劃理論等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獨立從事物流管理專業領域科學研究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2)學習年限: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2~3年,實行彈性學制,可以提前或者推遲畢業。
(3)學位論文工作:大多數高校要求論文選題密切結合本學科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4)培養方式方法:碩士生的培養方式為導師負責制,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要求在申請答辯之前修滿所要求的學分。
2 問卷調查內容與反饋信息
2009年11月,我們對北京某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做了問卷調查。此次問卷調查共發出98份,收回89份有效問卷,被調查人員涉及研一(28人),研二(34人),研三(36人)。調查的內容涉及專業設置、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專業教材、教學實踐等方面的問題。由于篇幅限制,調查問卷的具體內容在此不予顯示,關于統計分析的結果將在下文中分別說明。
2·1 關于學生來源問卷調查
調查問題與統計結果:①你的本科專業是什么?本科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僅為14%,管理類相關專業的學生占47%,理工類學生占24%,其他專業的學生占15%;②研究生之前對物流管理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的僅占3%,一般的占40%,不是很了解的占36%,不了解的占21%;③選擇物流管理專業的原因:認為是學校的熱門專業有前途占57%,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占20%,別人的建議占10%,隨便選的占13%。
總體來說,我們國家的物流管理專業教育起步較晚。從對北京某高校的學生的來源分析,本科就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所占比重很小,大多數同學是從管理類相關專業轉過來的,同時還有少量理工類學生,所以很多同學在研究生之前對物流知識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并且很多同學選擇物流專業也是因為是學校的熱門專業,再加上近年來社會上對物流炒得比較熱的緣故。
2·2 關于培養效果的問卷調查
調查問題與統計結果:①你認為該校畢業生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如何?認為一般的占54%,很好的占6%,好的占16%,很差的占24%;②你對研究生教育的教學模式是否滿意?表示一般的占48%,不滿意的占33%,滿意的占16%,非常滿意的占3%;③你覺得國內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如何?是否需要改進?表示一般、需要改進的占58%,不好、應該完全推翻的占18%,很好、不需要改進的占7%,好、可適當改進的占17%;④你是否認為在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有繼續深造的必要?不需要的占52%,沒有影響的占20%,非常需要的占17%。
總體來看,學生對現階段的教育模式基本持肯定態度,但也有33%的學生表示不滿,說明還有待進一步改善。在問到北京某高校畢業生的競爭力時,54%的同學表示一般,24%的同學表示很差。從此結果來看,該校物流管理專業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急需改善。另外,針對該校的具體情況,僅有17%的同學認為有繼續深造的必要,可見畢業以后參加工作的同學占絕大多數。
3 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概況
結合《物流管理碩士研究生培養問卷調查》結果,我們擬從課程設置、專業教材、師資力量、教學實踐四個方面討論一般院校物流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情況。
3·1 課程設置
我國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一般分為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兩種,其中學位課包括公共課、基礎課和專業課,非學位課包括選修課和必修環節。各個學校的公共學位課基本相同,為第一外國語、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非學位課里面的必修環節基本類似,是學術交流、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實踐教育等。財經類院校開設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包括:供應鏈物流、供應鏈管理、戰略管理、采購與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與物流等;理工類院校開設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主要包括:運輸系統分析、運輸管理與政策、交通運輸與規劃、物流工程、物流技術等。調查問卷顯示:研究生基本肯定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但未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56%的學生表示學習該課程對于以后的工作用處不大或者是完全沒有用處,44%的學生表示課程的學習對于以后從事物流行業有極大的幫助。
3·2 專業教材
物流管理是從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相對較新的學科,兩百多所院校在近十年成功申辦物流管理專業后,急需大量的教材,造成教材的出版時間短、任務重,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另外,各院校辦學特色和培養目標的不同也使得教材難以普遍適用。現在充斥市場的物流專業教材和輔助教材內容多相似,引用的參考文獻多雷同,缺少具有真知灼見的專業教材。目前,碩士研究生所使用的物流類教材與本科生無明顯區別,專門針對碩士研究生所編寫的物流類教材很少。從問卷的調查結果看:僅有7%的學生認為現在的教材很好,表示一般的占49%,表示沒用的占30%。說明現階段的教材質量還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3·3 師資力量
現階段我國的物流教師大部分是從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機械工程、交通運輸等相關專業轉行而來。從而造成物流管理專業所開設的通用課程如經濟學、管理學、財務與會計、人力資源管理等師資充足,而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如供應鏈物流、物流園區規劃、運輸與配送、倉儲與終端管理、物流分析、戰略采購與供應鏈管理、運營規劃與控制等的使用與開發等需要專業師資擔綱的課程教師稀少。問卷結果顯示:有59%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質量一般,認為不好的占28%,說明現在學生對于老師的教學方式和結果都不甚滿意。
3·4 教學實踐
現階段的物流教育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播,碩士研究生的教育亦是如此。我國一些院校中對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實踐要求,一般都是參加“三教(助學、助研、助教)”。從調查問卷中也可以說明這一點:52%的學生表示自己在社會實踐方面需要加強,而另有28%的學生表示自己動手能力需要加強,在問到現階段北京某高校物流學院安排的實踐活動能否滿足需求時,表示完全不能的學生占37%,另外有27%的學生表示少了點。
4 思考與建議
根據對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育現狀研究,以及結合對某校問卷調查數據資料分析,我們認為,目前在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上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許多問題與課題需要解決、研究,但首先需要解決下述幾個問題:
第一,物流管理專業教育要與最新的物流科學研究緊密結合。科學研究是碩士研究生階段教育的
重要內容,與教學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物流管理專業教育者在教學與實踐過程中要與最新科研成果相結合,在課題研究中提高碩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第二,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向綜合化方向發展。目前我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是按照學校特色,這種課程體系設置勢必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面過窄,嚴重影響學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國內各院校不僅要突出特色,還要加強基礎課程的配置,在“寬口徑、厚基礎”上下工夫,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廣的學生。
第三,提高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師資水平。物流師資水平決定教學水平,特別是我國不少高校對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師稀少直接影響到教育質量。這一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在校教師接受專業培訓和聘用國內外物流專家和企業資深物流經理為客座教授等辦法來實現。
第四,組織物流管理專業教材編寫。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配備適用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物流領域的專家學者編寫適合我國國情的優秀教材,同時也可引進國外優秀的教材作為參考。另外,需要增加專門針對碩士研究生教材的編寫量,提高物流教育層次性。
第五,注重實踐與案例教學。物流是一門新學科,又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除了參加“三教(助學、助研、助教)”實踐外,還可以利用校內外資源讓學生增加對物流設備設施、物流業務流程的感性認識。一些有條件的院校可以開展案例教學,通過視頻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加速物流知識的傳播和更新。
【物流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現狀調查分析論文 】相關文章:
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問題分析論文10-08
學前教育英語專業現狀調查分析論文10-09
關于農技推廣隊伍現狀的調查及分析論文10-09
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的現狀分析與思考論文10-08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論文10-08
企業工商管理現狀分析及思考論文10-10
我國工商管理現狀分析與思考論文10-09
我國本科生學習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的論文10-06
分析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現狀論文10-08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分析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