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分析論文
醫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驗課對于基礎醫學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是近年來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在傳統的醫學實驗教學的基礎上,加大對綜合性、創新性和設計性實驗的比例,讓實驗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逐步開展研究性教學。本文對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的目標進行了簡單介紹,提出了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并圍繞目標和內容分析了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具體實施,寄希望于對我國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有所啟發。
一、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的目標
醫學教育主要包含基礎醫學教育和臨床醫學教育兩大部分,基礎醫學教育每年都要培養一大批醫學生,讓他們具備終身自我學習的能力。基礎醫學教學的關鍵之一就是基礎醫學教學課程體系建設,而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又是基礎醫學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的關鍵之一。實驗課程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我國目前許多髙校的醫學教育仍然沿用傳統的專業教育模式,沒有將醫學的整體知識結合起來,學生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感覺明顯不足,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普遍欠缺。醫學教育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淡化學科界限,各個學科間交叉融合,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實驗課上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長,充分發揮他們的思維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讓他們在今后的工作當中能夠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同時,也讓國內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更加科學完善。
二、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的具體內容
醫學實驗課程建設是新型實驗教學模式創建的必經之路,為了全面建設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可以從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的分類開始著手。以下是其建設的具體內容:
(一)醫學機能實驗課程的建設
以功能為主的醫學機能實驗課主要包括三門基礎學科,即生理、病理生理以及藥理學實驗等科目的基本實驗內容和試驗技術以及學科內的綜合實驗和技術。為了有效建設醫學技能實驗課程,需要將該三門基礎學科從原來理論科目中進行篩選分離,然后進行實驗的整合。在實際的課程實驗開展中,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形成以功能為主的整體結構。
(二)醫學形態實驗課程的建設
醫學形態實驗課程主要包括組織胚胎學、寄生蟲學以及病理解剖學等科目的基礎實驗內容和試驗技術以及學科內的綜合實驗和技術。這三門科目的共同點是在實驗中都需要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將該三門科目進行整合,可以形成獨立形態的醫學形態實驗課程。同樣,在該項實驗課程中,實現了跨學科、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
(三)細胞與遺傳學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
細胞與遺傳學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科目的基礎實驗內容和試驗技術以及學科內的綜合實驗和技術,通過對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進行整合,形成了跨學科、多層次的獨立實驗課程教學體系。
三、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具體實施
在醫學教育教學中,實驗教學是教育中的核心內容。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讓醫學教育教學更加完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具體實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基礎醫學實驗教材的編寫
為了有效實施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首先需要對基礎醫學的實驗教材進行編寫,保證學生上課時有標準可參考,并能及時進行鞏固。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前實驗教學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內容,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開發和實踐。教材編寫主要包括:醫學機能實驗學、醫學形態實驗學以及細胞和遺傳學實驗學等幾本,這幾本實驗教材要以實驗環節為主要內容,穿插相應的基礎知識和最新的學科前沿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二)新型基礎醫學實驗考核制度的建立
有了新的基礎醫學實驗教材和新的教學目標,必然要建立新型的基礎醫學實驗考核制度。實驗的考核不僅是衡量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方法,也是檢驗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一項重要手段。因此,新型基礎醫學實驗考核制度的建立需要從綜合考核的目標出發,對學生的實驗基礎知識以及實踐能力掌握情況兩個方面進行考核。學生的實驗基礎知識考核主要是考察學生通過實驗后的收獲,可以通過試題考核的方式進行:而實驗實踐能力的掌握則可以通過自我評價或者互評的方式進行考核,另外也可以通過口試的方法來測試學生的實驗能力。
(三)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
為了提高學生在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的積極性,保證實驗課程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注意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革。利用目前擁有的教學設備如:機能學虛擬實驗系統、數碼互動系統以及數字切片系統等,另外還可以借助網絡資源如圖庫、課程網站、視頻等,來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四)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健全
教師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起到引導者的作用,也是實現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為了有效提高教師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質量,需要對實驗教學進行質量監控,并建立相應的質量監控體系。主要包括:實驗教學的評估制度、實驗教學督導制度以及學生定期反饋制度等。
四、結束語
醫學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是國內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直接關系到各醫學院校人才培養的成敗。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結合傳統的實驗教學體系,又要改革創新出更加適合當前時代的實驗教學新體系。各醫學院校各學科的教師應當共同參與討論,借鑒國外成功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提出自己的看法,積極推動醫學教育改革。
【基于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水利建設分析論文10-10
基于銀行網上商城業務的SWOT分析論文10-09
基于信息素的制造系統動態協調分析論文10-10
基于智能體服務的云計算架構分析論文10-10
基于SVM的重復網頁檢測算法分析論文10-11
探究高等院校環境科學本科專業實驗及實踐課程體系建設論文10-09
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管窺論文10-09
從理論到實踐分析論文10-09
改革實踐課程體系環境藝術設計論文論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