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思想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的論文
摘要:本文從中醫藥院校培養學生專業的特殊性出發,明確該類專業學生需同時注重專業思想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二者之間相互融合的方式方法,為更好地培養新時代中醫藥人才探索路徑。
關鍵詞:中醫藥院校;專業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高校是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場所及陣地,對發揮育人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明確并完成“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以及怎樣培養人”的本質及任務。中醫藥院校是培養、教育專業人才的場所,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必須兼顧專業思想教育,這樣才能真正培養思想信仰堅定、專業理論扎實、道德品行高尚、臨床能力過硬的新時代中醫藥人才。[1]思想教育的工作,就是針對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所以必須要從“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視野出發,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熱愛所學、鉆研所學,并在此基礎上樹立振興中華、揚我國威、繼承并發揚祖國醫學的崇高理想。
1強化供給側意識,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是高校落實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實的做法,也是高校辦學必須堅持的原則。不考慮學生的想法就開展工作,都是空談、白做。以學生為中心調整課程改革、教育改革,就是落實供給側改革的途徑之一,從學生所需出發,切實開展相關的教育與培養工作。
2強化教育的“全員育人”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思想教育,都需要做到“全員育人”,這樣才能保證“全程育人”的效果,真正實現育人功能的全覆蓋。就專業任課教師而言,與學生日常接觸時間最多,且個人的品行、素質,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更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學生工作隊伍、輔導員長期奮戰在教育一線,但缺乏專業思想教育的引導,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成為空洞、務虛的存在,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學生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會受到影響。[5]
3融入“有文化內涵”的教育
中醫藥學科不只是一個具有專業技術的學科,它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留有諸多佳話。中醫藥院校“重教育——輕文化”,脫離歷史與文化的德育教育,強行“灌輸”,學生因此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隊伍多畢業于師范類、綜合類院校,雖具有較豐富的社科人文理論與知識,但欠缺中醫藥學相關理論與文化知識,筆者認為在德育教育探索繼承、發揚中醫藥文化最重要。[6]
4“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轉變
深入貫徹落實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體現在“思政課程”中;中醫藥學相關課程是學生獲取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的重要渠道。為培養更高質量的中醫藥人才,就需要在專業教育課程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結合專業課程與育人思想,在教學內容中充分體現,形成課內課外的聯動。如通過中國醫學史的了解,掌握醫學進步的進程,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衛生法學課程講授,了解我國衛生法律法規、衛生政策的改進,增強愛國之心。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內容,改變單一的說教形式,形成多學科的交叉,更生動地讓學生接受專業課的內容。[7]
5重視學生的德行融入思政教育
中醫藥院校學生身負救死扶傷的職責,自入學就開展《醫學生誓言》宣誓等形式的專業思想教育,成為一名中醫大師,缺少醫德是萬萬不能的。通過中醫藥專業、醫療崗位從業的背景專業教師的講授,提升學生對專業苛求的理念,用崇高的醫德感染學生,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通過醫患問題處理,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的意識,以患者為中心,提升個人專業技術,解除更多病痛,做到仁心仁術,強化責任感。通過實實在在的案例、醫學實踐引導中醫藥學生養成正確的職業道德,并為繼承良好的醫德醫風而努力。
6開展有效的課外文化活動
貼近學生、靠近學生開展課外文化活動,用文化活動將專業思想教育、思政教育穿起來。注重“課上—課下”教育的聯動,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提升理論,讓學生更加了解醫療責任、醫療使命,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被動為主動,同時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活動中,讓學生真正在課外文化活動中感悟社會、增長才干、學會自強、相互尊重。[8]
7將德育教育意識強化于專業任課教師
引導專業任課教師,學會將德育教育的意識融入教學實踐活動中,將原有只有內容、欠缺一定思想育人的模式轉變,開展一定的培訓、學習、交流活動;結合教學激勵計劃,邀請、鼓勵專業任課教師擔任學生課外文化活動的指導工作,如在“入學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社會實踐活動——校園文化活動——就業指導——離校教育”一系列的學生活動中做到德育引導;形成有效的“教書——管理——服務——醫療”育人的大德育格局,促進“專業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單鏈條工作,而是全程雙向教育。
8細化育人的思路,優化教育方法
高校及教師層面做到“全員育人”,針對學生群體也要做到全面涵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結合“思政教師——專業任課教師——學工干部——朋輩教育”,將學生群體劃分為“專業不牢靠、積極性差”——“職業規劃不清、價值觀不準”——“大部分學生群體”——“略內向、交流不多”等類型,形成多樣化管理,強化育人效率、優化教育方法、提升育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徐擁軍,穆海濤,郝海曉,宋佳.全員育人模式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初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04):199-200.
[2]余靖,胡艷.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研究[J].才智,2017(08):44-45.
[3]張婷婷,許二平,朱光,龔曼.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專業思想培養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光明中醫,2017,32(05):755-757.
[4]舒靜.構建大德育格局發揮中醫藥課程的育德功能[J].上海教育,2017(03):72-73.
[5]姜澎.育人功能從思政課向專業課全面覆蓋[N].文匯報,2016-12-06(001).
[6]禹鶯燕,陳霞.芻議醫學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J].新西部(理論版),2014(13):108+113.
[7]姚崢嶸.傳承中醫藥文化是德育之本[N].中國中醫藥報,2009-07-06(003).
[8]覃衛國.以全程專業思想教育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芻議[J].教育與職業,2007(29):81-82.
【大學生思想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的論文】相關文章: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徑論文10-13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芻議教育論文10-13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論文(精選6篇)09-26
路政執法人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論文10-15
臨床路徑的概念及使用論文11-15
思想政治教育實習總結06-24
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10-26
思想政治教育實習個人總結11-19
思想政治教育簡歷表10-26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求職信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