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踐行數學新課程提高教學有效性
【摘要】數學新教材的運用是對數學提出了新的挑戰,數學課堂教學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迫在眉急。它不僅可以降低師生不必要精力物力的付出,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新的教學理念給我們每位數學教師提出了思考,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論文關鍵詞:數學,教學,有效性
一、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新課程的實施,使課堂不再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再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模式,有了如下新的變化: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的運作場所,而是教師教學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是要關注學生發展的自主性、主動性,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發展中的體驗與交往過程,使他們成為發展與變化的主體,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須有科學的課堂教學管理。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科學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
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它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經驗,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現數學學習的價值。高中生一般對“有用、有挑戰性”的任務感興趣。例如;我們在講兩直線的位置關系時,可以創設一個簡單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身臨其中,讓同學們觀察教師內上房梁的一條線和地面的一條線的位置關系,因為學生都身在其中,所以他們每個人都會去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到底誰的答案正確,教師這時再進入新課,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興趣增強了,那么這堂課的教學效率也就提高了。
然而創設的情境必須為我們的數學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為了聯系生活而牽強附會的話,那么情境就失去了其自身應有的價值,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教學時,教師有些知識點的講解,覺得很難聯系生活,就望文生義創設情境,但有時情境的創設未能突出數學學習主題,導致課堂學習時間和學生的思維過多地被糾纏于無意義的人為設定。但許多時候,我們的老師還津津樂道于這樣的'情境',自以為是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應用能力,其實,既浪費時間,又窒息學生本該活躍的思維。
三、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恰如其分的設問題,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經驗,為學習新知拋磚引玉;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時,先給學生提出了一個通俗而有趣的問題:用一張報紙(厚0.1毫米)對折30次,想一想,這疊紙大概有多厚?同學們帶著飽滿的熱情學完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并利用剛學到的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計算出這疊紙的厚度,遠遠大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米。又如在學習“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過程中,可借用央視的“幸運52”節目中“看商品猜價格”的游戲,請同學猜猜某一商品價格,從同學的參與中,點評猜測技巧和方法,引導同學科學地估算。接著給同學一個數學問題:請同學估算方程的近似解。因為同學有了“看商品猜價格”的游戲基礎,他們在討論中自覺地借用游戲的估算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且是在合作中發現了“二分法”。這樣,把復雜、抽象而又枯燥的數學問題簡單化、具體化、通俗化、趣味化,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效益也顯著提高。
四、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探究性課題學習是數學學習的一種新的嘗試,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在數學上的創新精神,敢于質疑、提問、反思、推廣、初步經歷數學發現、數學探究、數學創造的過程,從而親身體驗數學探究的激情與愉悅”。數學教學要強調本質,要注意適度形式化,不應該總是把數學知識、方法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數學教學更應該還璞歸真,努力揭示數學概念、法則、結論的發展過程和本質,通過學生親身體驗、自主探究,使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結論逐步形成的過程,體會蘊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例如學習橢圓片段:
師:圓的定義是什么?
生: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為定長的點的軌跡叫圓。
師:很好,如果把圓定義中的“定點”改為“兩個定點”,我們會得到一個怎樣的圖形?
師: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是否可以畫出“平面上到兩上定點的距離的為定長的點的軌跡”。
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討論、實驗。
師:同學們得到的軌跡圖形是什么?
生:象雞蛋,是橢圓。
………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探究學習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傳統教學中缺乏的,但在重視探究學習的同時,既要真正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努力發揮好教師引領的作用。課堂表面的熱鬧和熱烈可能損害教學的內在功能,學生不做深入的思考,隨心所欲,胡猜亂想。另處,數學學習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學生處處去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讓學生運用探究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我們更多要考慮的是教學內容是否適合于探究學習,從而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五、媒體運用的有效性
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與數學的整合,是解決課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量大、圖文并茂、動態感強等傳統教學技術無法具有的優點,特別適用有關幾何圖形、函數圖像等知識的教學。在常規教學中,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和圖形、動畫的演示和視頻的播放,用常規的教學手段難以完成的。而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能給學生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如通過投影,可以將物體點、線、面之間的關系表現得生動形象,從而有助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發展。又如正弦曲線、余弦曲線的圖形等都可以用多媒體來演示。
對于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的使用,也需要考慮它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我們不能過多地依賴多媒體,而丟棄傳統教學用具。實際上用粉筆加黑板的傳統教具,教師在黑板上板書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一段時間正好可以讓學生審題和思考,而且重點內容還可以保留在黑板上。然而過多地利用多媒體之后,課堂上的教學容量大了,而且內容展示很快就過去了,沒有給學生以足夠的思考時間,表面上看整堂課信息量大,展示很快就過去了,讓學生應接不暇。其實教學由原來的“人灌”變為無效的“機灌”,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要“恰到好處地用”。理想的教學應把教師、傳統教具和多媒體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六、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數學課不比其它科目,練習在課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道好的練習題能將知識點很好的理解,能使學生很快掌握知識點。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將學生視為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展的個體,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課程學習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因此,設計練習時,一定要精,形式要多樣,注意學生的覆蓋面,不片面追求例題的數量,而要重視例題的質量,當堂訓練,限時限量,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搜集答題信息,出示參考答案,小組討論,教師講評,重點展示解題的思維過程。做到舉一反三,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
七、時間利用的有效性
一節課就45分鐘,時間非常寶貴,一秒種也容不得浪費。為了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到位”。所謂“三講”就是:核心內容必須講;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必講;學生的疑點和難點必講。“三不講”是指:學生已會的不講(講了只是浪費時間);學生不講也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講了不但浪費時間,還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三到位”是指講練到位、點評到位和糾錯到位。因此,課堂上一定要簡潔的語言把問題說明清楚。絕對不允許說與課堂無關的話。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喜歡扯一些與教學無關的事情,浪費了不少課堂上寶貴的時間,所以經常完成不了教學任務。
八、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心理學認為,學生對某學科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情感密切相關。學生認為你對他好,他就會認真聽課學習,這一點學困生尤為敏感,正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肯定、表揚,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樹起信心的風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當學生智慧的火花閃現之時,教師要不惜言詞,大加贊賞,這更能震撼學生的心靈,奮發學習的激情。比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時,隨之對學生投去一個充滿信任的、親切的目光,和藹可親的笑臉,會在他們的心中掀起波濤。尤其是,學困生有一個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自尊心比較脆弱的,經受不住刺激,教學中老師對他(她)們應該“以誠相待”,不歧視,不諷刺,不打擊,不揭短。當然,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地進行客觀評價、指正,一能一味表揚。成功只有在失敗的襯托下才顯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揚也只有在客觀評價指正下才更有價值和張力。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把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學生們的數學思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面對新課改,教師要盡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學方法,讓課堂的每一分鐘都體現出價值。正因如此,課堂教學中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每個人都去探索和思考,只有不斷地反思才能夠促進我們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光明,數學教學效率論[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6。
2.張大均,教與學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宏,教學策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踐行數學新課程提高教學有效性】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論文10-09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10-06
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論文10-10
如何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0-26
如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09-30
怎樣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9-30
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論文10-10
提高數學教學論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