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寧安市農產品物流發展研究及改進措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寫畢業論文的時候了,很多大學生都無從下筆,在這里小編直接送上職稱畢業論文一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寧安市在發展農產品物流方面的優勢及制約因素,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發展寧安市農產品物流集合區方面的可行策略,為寧安市經濟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可行性對策;物流集中區規劃
一、農產品物流的概念
農產品物流表面上是指農產品經過第三方的“運輸或加工”,實質是為滿足社會各界的需求和實現農產品自身價值,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農產品物流屬于物流業的分支之一,這個過程包括運輸、貯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這一系列活動。其作用是實現農產品從出產地向所需地的物理性流動,創造出時間性和場地性的價值,它的目標是尋求在合理的時間、以正確的數量、用合理的價格、采用高效的方式、把“零損傷”的農產品送到預定的地點及有需求的客戶中。
二、國內外優勢
從目前國際形勢看,全球經濟將進入結構再平衡和新產業革命階段,國際市場的需求結構將面臨深度調整,全球產業格局將面臨激烈競爭和重新洗牌,為物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從國內形勢看,今后幾年,將是經濟發展進入結構優化調整和產業升級創新的關鍵時期,內外需求結構將面臨巨大變化,這些都為農產品物流產業升級創新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三、本地優勢
近年來,從寧安市的實際看,寧安市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加快發展農產品物流業是實現轉型升級的客觀要求之一。發展農產品物流業,提高本地資源整合能力,對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增量和運行效率,增強中心城市聚攏與分散功能,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3.1 外貿經濟規模逐漸增長。2014年,外貿經濟穩中有升,上升勢頭強勁,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2.7億美元,同比增長2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8.6億元,同比增長13.8%。
3.2 工農業健康有序發展。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0億元,同比增長14.1%;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完成124.9億元,同比增長21.8%;旅游業總收入達到3.3億元,同比增長19.8%;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1872元和14279元,同比增長8.9%和10.4%,分列全省第5和第6位。
3.3 立體交通優勢明顯便捷。農產品物流區域交通十分便捷,G11高速公路南北縱向穿過項目區,寧海公路橫貫項目區,牡丹江至圖們鐵路西距項目區0.1千米,距離牡丹江航空港19千米,距離綏芬河、東寧、琿春口岸190千米,F代化的交通網絡體系,保證了優良、順暢的通達性,基本能夠滿足農產品物流對交通的高標準要求。
3.4 區域內實體經濟發展良好。全市有19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9家農業規范化專業合作社,110個特色一品村,年產糧食80多萬噸,蔬菜35萬噸,已建成了寧安市源豐國際物流園區,區內有德邦物流、哈濱南物流等10余家大型物流企業,已經成為寧安市物流產業集聚區的主干力量。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交通運輸網與信息網絡通訊共享水平低。農村田間道路狀況差,使農產品裝卸、轉運的時間和路程增加。同時,在信息共享平臺方面建設不夠完善,使農產品在供應地的市場行情、運輸、貯存、配送等環節上缺乏高效的數據共享,無法達到“戶戶通”的水平。二是缺乏現代科技農業技術,大多數農戶具有“小農”意識,對市場調節不敏感。信息閉塞,缺少對農業物流的認知感,對物流配送體系的重視不到位。物流企業無法在農產品發源地因地制宜地操作,客觀上造成了物流產業發展緩慢。三是當地農產品物流人才稀少。目前國內高;旧隙奸_設了物流管理專業,但農業物流管理方向涉及的內容較少,農產品物流專員知識不完善,不能有效處理并解決突發事件,也直接影響了物流產業規;l展。
五、主要改進措施
5.1 加大投入農產品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建設物流設施設備專業化。建立專業的運輸車輛、現代化倉庫,保證貨物快速周轉,增加產品的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二是完善農產品物流體系信息網絡化,使農產品在移動環節順暢流通,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帶來可避免的損耗。三是運用現代化、高科技的農產品物流技術。將現代化、高科技化的農產品物流技術應用到農產品物流體系中,例如:條形碼、倉庫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的包裝技術等,會大大提高經濟效益。
5.2 提高農戶專業素質,加強與物流企業合作意識。當前形勢下,提升農民專業素質,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對市場競爭具有重要作用。增強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切實改變“自收自運自買”的運營模式。
5.3 媒介人員專業化。一方面要大力培養專業的物流人員,提高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加大對農產品經紀人等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職業化教育,拓寬視野,從而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5.4 加快集約化、標準化的物流集合區市場建設。將農戶的農產品集中化、規模化收購。利用條形碼、倉儲管理信息、專業裝卸搬運設備、專業包裝設備及高科技設施等,讓農產品物流效益最大化。
要充分利用好寧安市長久以來的農業優勢和國家給予的政策優勢,加快寧安地區農產品物流產業發展,可以促進當地經濟持續發展,創造服務業就業、創業的新起點,進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促進社會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國強.我國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現狀、問題與政策建議[J].農業經濟問題,2007(10):7-9.
[2]張平,唐立東.改善和發展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的思考[J].物流技術,2008(1).
[3]孫鉚.物流中心功能布局研究.中國物流業網,1997,1:105-128
[4]寧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局.寧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N].2011(6).
【淺談寧安市農產品物流發展研究及改進措施】相關文章:
淺談物流經濟發展研究論文10-08
淺談語言研究方法的改進及其原因10-05
循環經濟下的農產品物流業發展研究論文10-08
改進物流業內部控制的研究10-26
淺談強化企業成本控制措施研究10-05
淺談循環經濟與和諧發展的研究報告10-06
淺談農產品流通市場電子商務的發展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