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財稅信息化管理的應用模式
企業財稅信息化管理的應用模式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
摘 要: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而言,稅收管理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稅收貫穿于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各個經營管理環節,稅收風險不可避免。
隨著經濟環境的日益復雜,財稅管理風險越來越大,財稅監管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在體制方面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強,我國中央相關部門在財稅管理方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
企業必須強化自身內部管理力度,通過科學的方式對稅收管理進行籌劃,嚴格遵照相關法律法規繳納稅費,并對自身稅務管理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把控,使企業稅收管理更具合理性、規范性,從而有效預防稅務風險,促使企業實現健康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稅;信息化管理;應用模式
財稅信息化建設是財稅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內在要求,也是財稅管理的重要內容。
隨著國家稅務總局“金稅三期工程”在全國范圍的逐步推廣,財稅信息化建設已邁向一個新的臺階,這也迫使企業在接受“財稅管理一體化”全新理念的同時,思考如何借此契機,通過實現企業內部財務、稅務、業務的一體化處理和無縫連接,簡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全面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管理。
本文主要對企業內部財稅信息化管理的應用模式進行了探討,以期可以為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實際價值的參考信息。
一、我國企業財稅管理的發展現狀
(一)稅收風險較大
近兩年來,稅務機關在完善征管手段的同時,不斷強化稽查體系,通過先專項自查,后專項檢查的方式,要求企業嚴格按照稅法規定,對生產經營活動涉稅問題進行全面自查,包括發票真偽、收入的確認、費用的列支、業務的真實性等多方面,內容涵蓋全部應納稅種。
我國正在對財稅管理體系進行改革,財稅政策存在部分解釋不明以及操作細則缺失的問題,企業與財稅部門經常會出現理解偏差現象。
基于宏觀政策的影響,監管部門由于地域、時期等方面的差異,對政策的監管及把握力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不僅增大了企業稅法遵從的難度,更使企業的納稅風險急劇上升。
(二)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
企業沒有針對財稅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關機制,沒有對管理標準進行有效規范,致使不同部門在相同事項方面的管理標準存在不一致性,繼而導致執行尺度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公司整體稅收策略的制定工作。
(三)信息化應用水平較低
企業在財稅管理方面并不具有較高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多以財務人員手工作業以及主觀判斷為主,對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以及經驗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除此之外,企業的財稅管理與業務環節存在脫節現象,財稅信息無法實現有效共享,基礎信息出現偏差等問題,構建完善的財稅信息管理系統迫在眉睫。
二、信息系統的功能框架
(一)框架結構
財稅管理信息系統是對財務日常管理應用的整合,基于財稅管理體系標準的指導下,嚴格遵照相關法律法規,對稅種稅費進行有效計算,并記錄相關調整事項。
該系統內部含有申報納稅表的模板,通過其可以向相關管理部門申報財稅繳納款項。
除了財稅原有的業務處理功能外,還構建了評估模型與指標分析體系,可以對企業稅務管理進行有效評估與合理分析,有利于企業對稅務風險進行及時、準確的掌握,除此之外,該系統還可以對企業的稅收管理提供科學有效的籌劃方案。
具體構造如下圖所示:
(二)信息系統合理理念
針對財稅管理構建信息系統,可以完善財稅管控體系,促使企業財稅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
構建信息系統的核心理念有三個,一是對財稅管理機制進行標準規范,促使各個部門的管理口徑實現統一;二是財稅管理實現有效延伸,逐漸成為前端業務;三是建立健全財稅評估模型與財稅分析體系,從而對企業稅務進行合理評估與有效分析。
(三)解決業務的有效方案
解決業務的方案主要包括五個流程,分別是建立納稅體系、處理日常業務、企業納稅管控、科學籌劃以及分析評估、業務集成關系。
企業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財稅管理,對財稅管理進行標準規范,并在各個下屬部門貫徹落實。
利用相關系統對涉稅信息進行有效集成,例如,資產、合同等,并結合系統內部相關稅務信息,對稅費進行準確計算,繼而進行申報處理與繳納處理。
建立健全稅務評估模型與分析指標體系,促使企業財稅管理分析指標實現自動生成,繼而對納稅進行自動評估。
通過信息化建設全程監管企業的經濟事項,可以對企業財稅管理的效益影響進行準確分析,從而科學籌劃財政管理工作,有利于企業的財稅管理工作實現縱向管控。
三、信息化管理應用結果分析
(一)電子登記納稅調整事項
對核算賬簿、核算憑證以及備查簿進行有效連接,促使三者呈現一種關聯關系,從而促使企業的納稅調整事項的登記處理實現自動化,不僅降低了相關人員的工作量,還提高了納稅調整事項篩選結果、分析結果以及登記結果的準確性,有利于企業順利進行財稅管理工作,例如,遞延所得稅核算、納稅申報表核算以及納稅調整等。
(二)在線處理日常稅費
應用信息化管理系統,企業在財稅管理方面可以對多個稅種的日常業務進行在線處理,例如增值稅、所得稅等。
根據我國財稅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實際繳納稅額以及理論上應繳稅額進行合理分析,準確把握二者之間的差異,確保財稅管理相關環節在規范性與合理性方面符合相關標準要求,避免企業遭遇巨大財稅管理風險。
(三)自動生成納稅報表數據
嚴格遵照我國相關部門在納稅申報表樣式方面的規范標準,對納稅主體、稅務報表以及備查簿三者的關系進行準確定義,在信息化管理系統內部構建納稅申報模板,自動采集稅務系統以及賬務系統內部的相關數據,并以此作為納稅申報數據,幫助企業財稅管理人員進行納稅申報,避免報表數據出現人為干預現象,促使報表數據更具實時性、準確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
(四)建立健全稅務指標分析體系
企業在財稅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稅務指標分析體系,可以幫助企業對各個稅種的涉稅指標進行在線分析,并自動根據分析結果生成稅務分析報告、涉稅指標對比分析表以及稅務指標的變化趨勢表,有利于企業財稅管理人員對涉稅指標變化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掌握,有效規避財稅管理風險。
結語
財稅信息化管理的實際應用價值主要取決于自身與前端業務之間的銜接關系。
企業嚴格遵循財稅方面的法律法規,對各項涉稅環節進行專業、合理且謹慎的處理,按照相關規定實施納稅申報;通過信息化技術采集并分析涉稅信息,對稅收變化情況進行自動預警;分析稅收變化情況,對財稅管理潛在風險進行合理評估,實施科學籌劃,有效提高企業財稅管理水平,節約稅收成本,規避財稅管理風險,確保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振華集團永光電子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張曉紅.規范信息化日常管理服務稅收中心工作[J].天津經濟,2013(05).
[2] 《地方財政管理機制創新的焦作實踐》課題組,賈康,蘇明,申相臣.陽光分配分權制衡績效導向興利除弊――地方財政管理機制創新的焦作實踐[J].財政研究,2013(06).
[3] 于國安.地方財政管理模式轉型創新路徑分析――關于山東財政管理改革的研究與思考[J].東岳論叢,2013(10).
【企業財稅信息化管理的應用模式】相關文章:
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應用04-01
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應用范文04-01
旅游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分析論文03-23
新型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的應用論文03-23
高校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論文03-24
財稅核算管理建議書10-02
班級管理中企業化管理模式分析論文03-22
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管理論文03-23
現代企業人本管理理念和模式探究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