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教學如何培育學生實踐能力論文
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在實驗室中制備少量氣體時選取氣體發生裝置原則和噴泉實驗后,可以讓學生解決怎樣利用氫氧化鈉、生石灰和濃氨水來制備少量氨氣的實驗問題。然后針對這個問題,學生先分組討論,接著老師做出指引,最后由小組長發言給出全組的最終答案:第一步,在燒瓶中倒入適量濃氨水,加熱;第二步,在另一個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鈉或者生石灰;第三步,用分液漏斗裝濃氨水,在盛有氫氧化鈉或者生石灰的燒瓶中滴加濃氨水。隨后給學生留下問題思考:如果只用少量氫氧化鈉顆粒、適量濃氨水、蒸餾水、一個圓底燒瓶、橡膠管、大燒杯和帶橡皮塞的玻璃管怎么做出噴泉效果?這是兩個知識點相結合的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課本中的知識點。
陳汝梅指出,通過增加有趣味的實驗,展開科學探索,為學生創造一個發散思維的良好氛圍。無疑,開設第二課堂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通過以上的訓練,學生已經具備自己一套設計化學實驗的思路和方法。此時,學校應開設化學實驗的第二課堂,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第二課堂的實驗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想法可以變成現實,學會獨立思考,團隊合作,加深對知識的印象,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比如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完氯酸鉀的化學性質以及檢驗氯離子、鉀離子的方法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動手實驗就可以證明氯酸鉀中含有氧、鉀、氯3種元素。思考討論后就可以得出實驗方案為:第一步,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在一起,加熱兩者的混合物,產生的氣體能復燃余燼的木條,則證明有氧這種元素的存在。第二步,冷卻殘留物,然后加水攪拌至溶解,用濾紙過濾,用鉑絲沾取少量濾液在酒精燈上做焰色反應,透過藍色玻璃觀察火焰的顏色為紫色,則證明有鉀這種元素的存在。第三步,取適量濾液加入到硝酸銀溶液中,然后加入到稀硝酸中,發現稀硝酸中有白色沉淀,則證明有氯這種元素的存在。通過第二課堂的實驗,學生不僅能牢固掌握化學書本中的檢驗原理、方法,而且學會了怎么證明氯這種元素的存在。
此外,學生還能通過第二課堂發散思維,舉一反三,根據鈉、銅、鈣等金屬離子在火焰中呈現出的顏色不同,學會它們焰色反應的實驗。并鼓勵學生們運用所學的知識,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做出不同的實驗方案,得出不同的結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比如,開放性實驗:用2種方法鑒別出溴化鉀溶液、鹽酸和碳酸鈉溶液。實際上鑒別的方法有2種以上。面對此類問題,每個同學都認真思考、精心設計,其中的一些方案是老師都沒有想到的。此時,老師應該耐心指導和幫助學生,及時引導學生比較眾多方法的優點和缺點,最后制定出最佳方案。再者,沈慶指出,要結合生活實際來開展化學實驗。比如根據酸的性質,指導學生利用pH試紙來檢測家中的水、果汁、洗滌劑等,然后產生一些想法,如如何改變物質的酸度等。
學生可以從這樣的思維過程和方案的設計訓練過程中得到鍛煉,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種開放的氛圍中,學生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學習活動,使書本知識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運用。總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新時期的教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一位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訓練,探索創新出化學教學中更好的途徑。
【化學教學如何培育學生實踐能力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教學論文07-21
初中化學教學論文07-20
高中化學教學論文11-03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08-09
化學實驗教學探討論文06-24
師范化學教學現狀及對策的論文06-27
實踐能力評語10-28
實踐動手能力10-26
綠色化學論文07-28
化學與生活論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