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教學
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教學
摘要:分析了目前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重組和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與其他實踐課程的聯系,調整考核方式等方面,對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教學改革;精細化學品化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
精細化學品化學的重任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技能,它是我校應用化學專業的必修課程。
我校自2001年增設應用化學專業以來,開設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已有十多年歷史,伴隨時代的發展,學生的層次跟心理各不相同,面對這些不同,該課程面臨了新的挑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如下問題:(1)精細化學品種類多,涉獵廣泛,學生普遍感到教學內容多而雜,知識點多,在期末復習迎考時感到無頭緒,造成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
(2)隨著精細化工的發展,不斷產生各種新技術、新概念,一些新型特種功能的精細化學品也不斷面世,以至于現有的舊版教材已跟不上時代潮流,因此教學內容迫切需要改革。
(3)該課程非常重視理論聯系實踐,但目前學生普遍存在實踐鍛煉不足,而市場迫切需要具有扎實精細化工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這中間造成了脫節。
(4)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習慣于被動聽講,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教學效果不佳。
總之,《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喜憂參半,存在的問題急需解決,這需要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核辦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一、更新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
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教學內容。
精細化學品種類繁多,品種涵蓋表面活性劑、農藥、合成材料助劑、顏料、香料和食品添加劑、水處理化學品、化妝品、精細陶瓷、皮革化學品、含稀土的精細化學品、造紙化學品、信息化學品、熒光增白劑、膠粘劑等諸多領域。
因此精細化學品的教材內容十分繁雜,知識點多而小。
而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精細化工也出現大量的新門類、新品種,并發展出許多新技術、新工藝。
而我校安排該門課程理論教學課時為48學時,如此多的內容在有限的課時中是不能面面俱到,全部講授完的。
同時我校又是一所省屬高校,本著學校“立足南通,服務江蘇,面向全國,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的服務定位,該課程的建設也要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
所以我們要結合本課程的特點,聯系本專業與本地區經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突出教學重點。
縱觀精細化學品化學的教學內容,雖然精細化學品品種繁多,用途也不盡相同,但其中有些品種還是具有相同的地方,我們可以從化學結構方面剖析它們的相同之處,通過融會貫通,使其重新組合為一個單元。
如大多數涂料和粘合劑都以天然和合成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為主體材料,而且在品種類別、合成方法、輔助材料和施工方法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因此可以將它們歸并為涂料單元。
依此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將教學內容重新組合成以下幾個單元:①緒論。
②表面活性劑單元。
包括表面活性劑和洗滌劑。
③香料單元。
包括香料、香精、化妝品等。
④染料單元。
包括染料、顏料、熒光增白劑。
⑤涂料單元。
包括涂料、膠粘劑等。
⑥合成材料助劑單元。
⑦農藥單元。
⑧食品添加劑單元。
⑨新型精細化學品單元。
這樣歸納后,各教學內容層次較為分明,避免學生孤立、片面地了解某一類產品,也便于學生將所學知識相互聯系起來,而且能觸類旁通。
二、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轉化教學主體的角色
傳統的教學采取了“填鴨式”方法,學生習慣于被動地聽課,教學效果較差,因此有必要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采取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
隨著計算機知識的普及和學校硬件設施的改善,我校的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擁有形式多樣、外表美觀、信息量大、交互性強等特點,增加了課堂知識量,使教學重點更突出化、生動化,而且使學生在形象、交互的教學環境中接受大量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由于采用多媒體教學后課堂教學內容多,板書少,速度快,有一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上課容易開小差,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因此,對一些重難點教學要把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容易接受,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中采用教材、多媒體課件和實物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有趣,使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知識。
2.教師主講與學生討論相結合。
精細化學品門類多,發展快,更新頻,要想學生真正掌握精細化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就要求采用教師主講與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教師主要介紹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思路,學生查詢資料后在課堂展開討論。
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展開教學互動。
多媒體課件教學涵蓋內容多、信息量大、不易記筆記,而網絡教學資源具有豐富性、及時性、便捷性、互動性等特點,為此我們利用學校網絡教育平臺——Blackboard建立了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庫。
其中包含以下主要模塊:①課程簡介及主講教師簡介:主要介紹課程的基本概況。
②課程資源:其內容包括:教學大綱、參考教材、授課教案、參考文獻、教學課件、習題、教學資源、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等。
③論壇:學生可在任何時間提出問題與教師互動交流,教師進行答疑等。
這排除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障礙,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困難、需求和建議,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強調教學實踐,加強與后續課程的聯系
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具有實用性和實踐性強等特點,但并沒有設置與之相適應的實驗課。
因此我們在后續課程《應用化學實驗》中設置了該課程的相關實驗,如表面活性劑復配制洗發香波,雪花膏等內容。
另外,在課程結束后的專業實習中,安排學生深入車間,全面了解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操作、銷售等過程,進一步加深對精細化學品特點的理解。
通過各種不同的實驗和實習,不斷提高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四、調整考核方式,加強學生能力的考核
課程考試只是一種手段,不能作為最終目的,課程考試是為了檢查學生對教師所授知識的掌握程度,看是否能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是否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考核方式是閉卷考試,學生為了考出好成績,對所考知識死記硬背,出現高分值低能力的現象。
因此需要對考核形式進行變革,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加強對學生能力的考核。
現在的考核方式是平時成績與筆試相結合,同時逐步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
平時成績包括平時作業、課堂討論、課后搜集資料等方面,比重為30%。
筆試占總成績的70%,在考試內容上主要考察學生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探究能力,筆試中以客觀型試題為主,便于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在我校應用化學專業的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重組和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與后續實踐課程的聯系和調整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我國及地區經濟建設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馬榴強.精細化工工藝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2]楊錦宗,張淑芬.21世紀的精細化工[J].化工進展.2000,19(1):14-17.
[3]陳平,張岐.精細化學品化學教學內容的重組及更新[J].高等理科教育.2007,(2):47-49.
[4]徐曉勇,王成云,王利民等.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6,(3):29-31.
[5]苗郁.精細化學品化學網絡化教學[J].平原大學學報.2001,18(4):57-58.
【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教學】相關文章:
精細品化學實驗雙語教學探索論文03-23
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預案03-13
危險化學品的工作總結01-03
危險化學品領域的整治方案03-25
化學課程教案11-06
化學品自查報告通用06-20
危險化學品管理論文05-08
危險化學品自查報告10-17
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