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精華15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教育隨筆1
自由是每一個小朋友最可望的事情,說起自由,我想起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件事情。自由活動時間,我們規定好了哪一組幼兒玩什么玩具,可爭搶現象時有發生。看到這種情況,索性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愿意玩什么就拿什么,孩子們每人跳著自己中意的玩具,有時同伴間會進行交換或“你的玩具等會給我玩一會好嗎?”這類的協商,爭搶的現象逐漸的減少了,瞧,老師的煞費苦心,分配玩具,卻沒能讓幼兒感到所謂的“公平”,在有了挑選的自由后,他們能在寬松的環境中,通過自由挑選、同伴協商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知不覺中,孩子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其實我們的“潛意識”里是很害怕小朋友的,總擔心“孩子自由了,大人就麻煩了。”但如果我們試著把要求改變一下,把規則放寬一個尺度,讓幼兒有更寬的空間來自然地展示自己的水平,他們將發展的更好更自然,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驚喜,而不是麻煩。
進餐是生活中饒有趣味的放松時刻,飯菜的味道,饅頭的形狀等諸方面因素往往會激發起幼兒的種種聯想,他們總是會有很多話要說,“你看我的.饅頭上有花紋,你的就沒有”,(大人有的時候也會這樣不是嗎?)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引導,將這種交談當成拓展知識、交流感情的手段,孩子們則順勢的享受了一段自由自在、輕松愉快的進餐時光。
自由,不亦樂乎!
幼兒教育隨筆2
吃雞蛋時孩子們會把大塊的蛋殼放入了垃圾桶,一些細小的蛋殼卻灑在了桌子上和地面上,有時蛋黃也會掉在桌子上和地上,看上去及不衛生。多次強調,孩子們依然如故。小班的孩子動手能力差,為了保證室內的衛生,我只好自己再處理這些細節,用桌布擦一遍桌子,然后打掃地面衛生。今天又吃雞蛋,我剛拿起桌布擦桌子,智睿走過來說:“老師,我幫你吧!”我把手中的桌布給了智睿,沒想到他學我擦桌子的樣子,一手拿著桌布擦,一手拿著垃圾桶接桌子上的垃圾,干的挺認真,擦得挺仔細,別的小朋友看后也學他的樣子拿起桌布擦起了桌子,人多力量大,不一會桌子上干凈了,剩下的地面該我打掃了,更令我想不到的`是成成小朋友早拿來了叉子和笤帚,掃了起來,看到這群可愛的孩子們,我心中無比的激動。
以前我總以為小班孩子小,什么也不會,有時會越幫越忙,不去安排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沒想到今天在智睿小朋友的帶動下,學我平時打掃衛生的樣子,干的特別起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要以好的心態來認真對待我的工作,讓我的孩子們在好的熏陶之下養成好的習慣。
幼兒教育隨筆3
在操作活動結束后,孩子們都在盡情的欣賞作品,我在整理時發現剪刀少了一把,看著我生氣的樣子,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肯定是王偉林拿的。”這個王偉林平時不愛說話,有什么不好的事都賴在他身上,我說:不要亂說,大家都找找,也許掉在某個角落了,王偉林也很委屈的說沒拿。大家找來找去在賈敬虔的書包里發現了,為了不傷他的自尊,我故意說:“是不是你整理自己東西時不小心放進去了?”他還點了點頭。我想雖然當著那么多人面不好意思說他,但是還得進行教育。
現在的孩子是每個家庭中獨一無二的'寶貝,他們對于自己想要的東西,常常是隨手拿來,對自己和別人的物品不能很好的劃分界限,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想要拿得習慣,入園后便延伸到幼兒園中,在活動結束后,我單獨找賈敬虔進行了談話,還和其他孩子一起討論了這一現象。
其實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時,教師不能只看到現象的表面,簡單的查出所謂的“小偷”,一謂的責備孩子,而應該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讓孩子在共同的思考協商中,不斷的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的成長進步!
幼兒教育隨筆4
其實,每個月都挺忙碌的,5月底剛剛舉辦了講故事比賽,在5月我們就已經開始排練大班畢業典禮的節目了。所以,幼兒園的工作是很繁雜的。
在五月我們就要把幼兒的服裝準備好,我和余老師負責裁剪衣服,別的.班的奶奶則幫我們縫紉和車衣服。真的很感謝她們的幫忙。要不然,我們就準備不了幼兒的服裝了。除了排練時,不是余老師看小朋友就我看小朋友,另外一個老師就要忙著裁剪衣服,五月也是一個很忙的月。
我們還要每個級準備一塊祝福哥哥姐姐的話語,在一個忙碌的星期里,就弄好了。
在第一次彩排完后,我們尊聽園長的指導,在舞蹈的結尾加進了一個最后的造型。針對小朋友不熟的環節多加練習,哪個環節不順我們也想辦法是換動作,還是把這個環節刪了。每天都要求小朋友練習,不過,小朋友還算配合,只有個別小朋友在搗亂,不想跳舞。但是,偶爾還是會跟著跳的。
在大班畢業典禮的當天,小朋友在換衣服的時候,有好幾個都哭了,還好表演的時候,都市乖乖的在舞臺上跳舞,沒有到處亂走。那天小朋友的表現老師和家長都很滿意。都夸小朋友棒,當然,家長也感謝了老師那么久的練習。
其實,在忙碌的這些月里,感慨很多,但是,言語卻很難表達出來,這次匯演很成功,全園都很高興。有付出肯定會有收獲的。
幼兒教育隨筆5
我班有個寶寶名叫寶兒,說起這個孩子還真是讓人頭疼不已。剛來幼兒園那會兒,倒是不像其他的小朋友那樣哭著喊著找媽媽,可就是喜歡亂跑,課上一點紀律性也沒有。經常上課時自己亂講話,外出小便時總也不排隊,自己圍著院子亂跑,喊也喊不來,好不容易過來了還總是推其他的小朋友,對此勸說也毫無起色。總是那么的活力無限沒一會兒安靜,弄得課也沒辦法上,隊伍也亂糟糟。
經了解我知道原來寶兒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因病去世了,感覺到孩子最缺乏的應該是“愛”。我盡自己的努力讓他感受到來自于老師身上的“母愛”,一次午睡時,我發現他被子沒蓋好,就輕輕的給他蓋了一下被子,結果他自覺的閉上了眼睛,第一次進他這么主動的閉上眼睛睡覺。平時我會經常與他談話,問問他早上吃的什么,有沒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將給老師聽。當他主動把跌倒的小朋友拉起來時,我表揚了他還獎勵他一個小貼畫,看到他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時,我又趁機說:“寶兒不但會幫助別人,而且一定是最遵守課堂紀律,在自己座位上坐的最好的孩子。”結果看到他真的端端正正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那次以后,真的發現他上課是不太亂動了,也能抬起頭來看老師了。
愛心,使寶兒有了很大的轉變,上課也不再亂動了,紀律也大有好轉,我很欣慰。
幼兒教育隨筆6
昨天我班的佳佳沒來幼兒園,今天早上我在盥洗室里碰到了她。她正和寶寶一起洗手,我問佳佳:“你昨天怎么沒來幼兒園啊?”佳佳特意走到我的面前,悄悄地告訴我說:“我媽媽說我發育了。”寶寶聽見了,很好奇地問佳佳:“你剛才跟老師說什么?”佳佳有點不好意思地走到寶寶的面前說:“我媽媽說我發育了。”也許是寶寶沒聽清楚,又問了一句:“你說什么?”佳佳又輕輕地重復了一遍。似乎寶寶還是沒有聽清楚,她反問說:“你懷孕啦?”這一句懷孕說得很溜,一點也沒有不自在,或者不好意思。
看來,對于孩子來說,這句懷孕很正常,沒什么特別的意思,就像你吃飯啦那樣自然。
此情此景也引發了我的深思,現在的孩子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的生理或者語言、智力等方面都會得到較先前的孩子發育得更早。但是,心理的發展卻不能拔苗助長,心理的'發展必須通過孩子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完成的。這種體驗必須要經過一定的生活經歷,這種生活經歷是需要成長的時間的,他不可能人為的完成,所以作為教育者的我們需要對孩子的這種發展中的不平衡進行調控,使其達到均衡發展、合理發展。
幼兒教育隨筆7
在幼兒園開展“八個一”活動很好,既鍛煉了孩子們動手動腦的能力,又發展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我班在本周開展了“八個一活動”的一個內容——玩線活動。玩線活動形式多樣,有:拼線段、撐線、編線、擰線段、辮線、穿線等。
今天我們和孩子們進行了拼線段活動,就是用廢舊毛線段拼成各種圖形。活動開始,我把毛線段發給小朋友們,我先用毛線段拼出一個蘋果,告訴小朋友應該怎樣拼,然后啟發孩子們自己拼出和老師不一樣的圖形和物體,只見孩子們高興的拼起來。這時,郭宇晨說:“老師,看我拼了一個大鴨蛋。”我說:“真棒!”張靖高興的.說:“老師,我拼了一個氣球,好看嗎?”這時,我看見宋夢琪坐在那里不動,我問她:“你為什么不拼呀?”她怯怯的說:“老師,我拼不好。我不想拼了。”我說:“你不試試怎么知道不會呢?來老師和你一起拼。”我和她一起拼了一個大鴨梨,看著自己的作品她高興的笑了,然后我又啟發她再拼出別的圖形,她看了看我,慢慢地動起了手。不一會兒,孩子們都拼出了不同的物品。
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只是拼出簡單的圖形,通過不斷的活動,孩子們竟然拼出了大樹、不倒翁、房子、太陽。更讓我驚喜的是涵宇竟然拼出了數字:1、2、3、4、5,我對她翹起了大拇指。對孩子們的作品給予了表揚。
“八個一”活動,對于我們農村幼兒園來說,確實是非常好的項目,可以利用農村自然資源和環保的廢舊物品來進行活動,既緩解了經費緊張的問題,又為孩子們的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活動材料,還能使孩子們各方面在活動中得到好的發展。
幼兒教育隨筆8
最近,上廁所時,有幾個小朋友總是在廁所里邊呆的時間很長。我想,大概是他們肚子有點不舒服吧。問他們卻說沒事,還有幾個小朋友老上廁所,一會兒就要去一次,于是我產生了疑問,便悄悄跟蹤了幾次,終于發現了端的,原來,廁所是他們玩耍,“交易”的好地方。
一次,我看見浩鑫小朋友手里拿個吹泡泡的瓶子,在洗手間水龍頭上接滿了水,然后跑向廁所,在廁所里吹起了泡泡,還一個勁地喊:“明浩快看,我吹得泡泡多大。”明浩一邊奪,一邊說:“給我,我來吹,我來吹,咱們一起在這里玩會吧?”“好,別讓老師看見。”
昊昊說:“把你的泡泡糖給我一塊吧?”“不給。”這是丁杰的聲音。“我用我的橡皮泥跟你換。”“那給你一塊吧。”“不行,兩塊。”交易達成了,皆大歡喜。
輝輝說:“把你的卡給我一張吧。”“不行。”新宇大聲說:“我給你大頭娃娃貼圖。”“好吧。”一樁交易又成交了。
華華和丁明,你靠著我,我挨著你,正聚精會神地玩著一只小甲蟲……
原來,孩子們上廁所并不只是為了解手,而是貪戀這塊自由自在的小天地。
看到這些,我心里非常沉重,孩子們居然在廁所里玩得那么開心!是平時禁錮太多,約束太嚴?是啊,平時常常過分強調紀律,要求整齊劃一,孩子們自己游戲玩耍的機會太少了,以致引起了孩子們心理上的.厭煩,也抑制了孩子們的創造能力。
我思索著,怎樣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寬松的環境,今后,我會讓孩子們在自己開心的玩耍中,孕育明天的發明和創造。
幼兒教育隨筆9
消防從幼兒抓起
安全是孩子的重中之重,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消防意識,我園于周五上午舉辦了一次火災應急疏散演習,來增強幼兒和教師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
事先教師準備了大量的消防應急材料如:手帕、水、干粉滅火器、爆竹等,向幼兒講解了逃生的方法。在模擬現場中,隨著一聲保住聲響,孩子們一個個低著頭,用濕毛巾捂著鼻子和嘴,在老師的指揮下鎮定、有序地安全撤離。教師還為幼兒進行了干粉滅火器的現場示范教育。僅用了不到2分鐘的時間,孩子們都已安全的撤離了現場。
此次演練讓孩子學到了更多自救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識,以便從容應對火災突發事件,真正學會自我保護。
幼兒教育隨筆10
1、幼兒也很需要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類的美德,培養幼兒的同情心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
一天,陳彥霖小朋友劇烈地咳嗽起來。沒想到,就在他咳嗽不止的時候,突然有很多小朋友也一同“咳咳咳”地咳嗽起來,而且我發現有的小朋友正一邊笑一邊咳。當時把我氣的狠狠批評了他們一頓。但是過后一想這也不能全怪這些不懂事的孩子,因為他們不懂什么叫“同情心”。
怎樣培養幼兒的同情心呢?我平時開始注意從一些小情節中滲透了這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如有一次,孫文軒小朋友吐了,他旁邊的小朋友都用手捂住鼻子,還有的小朋友直接高聲叫道:“真惡心!”我看到這情景后,趕緊走到他面前,用衛生紙先擦干凈了他的臉和衣服上的臟物,又拿拖把將地面擦凈,然后把他摟到懷里,不斷地安慰他。果然,小朋友們都安靜了下來,我也趁此機會教育全班幼兒,應該怎樣關心人,對別人的痛苦或困難,應該怎樣表示同情或關心。
2、怎樣讓孩子多喝水
為了讓孩子們喝足量的水,我攪進了腦汁,想盡了各種辦法,先是讓孩子們自己去喝,外加老師的督促,效果還是不怎么理想;然后,我又自編了兩個小故事“嗓子里的小蟲子被沖跑了”和“我的尿不黃了”,使孩子們真正認識到喝水的重要性,我覺得這個辦法挺好,效果不錯。通過故事,使孩子們知道自己該喝多少水,喝水少了會造成身體哪些部位不舒服等生活小常識。我經常采用故事法來教育幼兒,使幼兒知道喝水的重要性,果然效果不錯,也很少聽到小朋友的媽媽告訴老師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可有個媽媽告訴我:天氣涼了,她的孩子不能喝涼水。媽媽告訴孩子,孩子不聽,媽媽沒辦法只好來找老師。該幼兒是一個很好面子的孩子,她不樂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小秘密。為了不傷害到該幼兒的心理健康,我又編了一個小故事“蟲子和涼水”,讓全班小朋友明白喝涼水不有利于身體健康,喝溫水能夠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并且讓幼兒感知突然的冷熱刺激會給身體帶來不舒服的感覺,來幫助幼兒慢慢地理解喝水的學問。
關于孩子喝水的問題,看起來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但是孩子喝水的問題卻牽動著許多家長們的心。我們在一日活動中,經常提醒孩子們去喝水,有的孩子能夠喝足量的水,而有的孩子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滋潤一下嗓子就算喝水了,沒能夠達到喝水的目的。培養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
3、不要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一天午休,小朋友都進寢室睡午覺了。陽子健站在床邊摸著眼淚不肯上床,我忙問她:“你為什么不趕緊上床睡覺,哪里不舒服嗎?”只見陽子健嘟著小嘴,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對我說:“老師,是蘇靖宙不讓我同她一個床。”我心中有些生氣,叫過蘇靖宙批評了她一通,小朋友都安靜地睡下了,我來回巡視時我發現亞涵躲在被子里偷偷地抹眼淚,我連忙輕輕掀開被角問她;怎么了蘇靖宙,為什么哭啊?蘇靖宙一副委屈的樣子對我說:“何老師,不是我不讓陽子健同我一個床,而是我感冒了,媽媽說感冒了會傳染其他小朋友的,所以我就不讓陽子健同我一個床,等我感冒好了,我再和他一起睡。”
這時我的心里又難過又愧疚,是我的過失而批評傷害了蘇靖宙小朋友的心。我忙向她認錯,哄他睡了。這件事使我深深地認識到,無論幼兒出現了什么問題,都不能簡單粗暴地處理。而應該耐心詢問,正確引導,否則將會錯怪孩子,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幼兒教育隨筆11
最近幾天,我發現小萌每當看到我們在進行活動課時,就會上廁所。幾次三番下來,我發現:當我表情嚴肅要進行活動的時候,她就表現的很拘束,很害怕的樣子,然后就是要上廁所了。我回憶了一下,記得幾天前一次數學活動時,我因為很疲勞,見她總是學不會,一著急態度激烈的批評了她幾句,其實這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平時很少讓老師操心,也不會違反紀律。可能是我過激的批評傷了她的自尊心,所以她會選擇廁所,來封閉起自己。這是一個膽小又有點兒內向的孩子,所以我馬上意識到自己錯了。所以當在上課時,我會放慢語速,盡量用平和的語言說話,當我看到她局促的時候,會適當的安慰她幾句,也注意平時在班中,及時表揚她一番。生活中跟她說說悄悄話…..這樣之后,孩子開朗了起來,久違的笑容又浮現在她的小臉上了,也不會在活動前上廁所了。
生活中每個孩子因為性格不同,需要我們老師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去引導,也需要我們認真去觀察和多一些的耐心、細心的教育,我想只有這樣,才會給孩子最適合的教育,我們老師才會做“對癥下藥,藥到病除哦”!
一次偶然的機會
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我領著他們出去曬曬太陽。秋高氣爽,陣陣風吹來稍有些涼意,但在耀眼的太陽光照射下,也不覺得有多冷了。剛和孩子們圍成圈坐在運動場上“轟隆隆……”一陣陣響聲傳過來,“哦,看,飛機,天上有飛機耶!”一個個仰著頭,那么的興奮。
飛機漸漸遠去了,但孩子們的興趣未減,我見狀,對孩子們說:“寶貝們,你們看,天上的云彩像什么呢?”
“像烏龜!”“像兔子!”
“我覺得那一朵云像香腸,彎彎的,好香,好好吃得樣子呢!”這是我們班欣悅的聲音。欣悅是我們班里最內向的一個孩子,動不動愛哭鼻子,上學如果自己忘帶什么東西也會哭。在園里很少聽見她說話的,一般只是早上來時說早上好,下午和老師再見。見她今天這么積極,我也覺得很意外,想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讓她鍛煉一下。
“恩,對咧,真的好像香腸,老師也好想吃的!”
“你再看,那邊一團一團的像什么呢?”
“棉花糖!”
“上次我姐姐給我買的棉花糖和那個很像的!”
漸漸地,欣悅開始和其他小朋友聊起來。我感到很高興,一次偶然的機會能對孩子產生的變化如此之大感到驚訝。這更加證實了生活中教育的重要性。生活中的點滴教育也必不可少,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做一位思想的行動者。
集體的教育力量是無窮的
每天大課間活動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尤其是這段時間,天氣逐漸變冷,孩子們在操場上活動一下感覺正合適。
于是,我就利用大課間活動的時間教他們拍球。漸漸地,除了洪亮之外。其他孩子都學會了。于是,我把情況反饋給了家長,希望家長在家也要花點時間教孩子學會拍球,可家長根本沒有當回事,直到現在還是一個都不會拍。這樣下去可怎么行呢?
想到這里,我就跟其他小朋友借了個皮球準備再好好教他一下。我把球遞給他,可是他居然都不肯拿在手里。不管我怎么鼓勵他,他就是無動于衷。該怎么做才讓他有勇氣跨出這一步呢?輝真拿起來皮球,只見毓龍退到了幾米以外對著洪亮說:“來,你拍到我這兒來吧,別害怕。”我看到洪亮拿著皮球不知如何是好的的樣子,知道他為難了,因為他不知道該怎么拍。我看見時機已成熟,于是就走過去鼓勵他拍起來。
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里有許多感觸:我知道洪亮和毓龍兩人的性格非常相似,都特別喜歡玩,一直是班中最令我操心的兩個孩子。也許是共同的'興趣愛好吧,他倆整天在一起玩,也算是行影不離的好朋友吧。但是,他們還是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他們兩人在一起能揚長避短,互幫互助,或許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何不嘗試一下呢!要知道,集體的教育力量是無窮的,同伴的影響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關注孩子的小便
那些膽怯、害羞、性格內向、帶有自卑感的孩子,老師更要主動和他們多接觸,多交流,多給她們一些關心和呵護,讓愛灑向每個孩子的心田。
下課后,我領小朋友去小便,回來后我用商量的語氣叫李瑞群去廁所,開始他不去甚至哭了,于是我說:“好了好了,不去了,”等他平靜了,我悄悄地告訴他:“老師只領你自己去,老師在外面等著,”他才勉強跟我來到廁所小便,我給他貼上標志,對他進行了鼓勵。以后每天我都獨自領他去廁所小便,慢慢的不用我叫他,等我和其他小朋友回來,他就自己去了,看到他的變化,我決定再進一步改變他,讓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小便。于是再小便的時候,我跟他商量一起去,等小朋友小便完了,你再小便,他為難地點了點頭,便和小朋友一起來到廁所,趁小朋友小便的時候我趕緊告訴他,來到幼兒園,很多小朋友一起小便是很正常的,你看他們都不會害羞,再說你經常憋尿,會影響身體健康的,等下次我們和小朋友一起小便好不好,他點了點頭。
再次小便的時候,我只是微笑的看著他,沒有再去叫他,而是讓夢涵去叫他,他抬頭看看我,我朝他點了點頭,他不好意思的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來到廁所,我看他來到廁所門口又猶豫了,于是,我趕緊鼓勵他說:“李瑞群真勇敢,不要害羞,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在小便,你也去好嗎?”在我的鼓勵下,他終于走進廁所小便了。這是他入園以來第一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小便。我同小朋友們一起為他鼓掌鼓勵他,他笑了,我們都笑了。我終于放心了。他媽媽也高興地說:“老師,你真行,我放心了。”
從那以后,他漸漸適應了和小朋友一起小便,每天也會開心的和小朋友們做游戲玩玩具。我知道這是我用愛改變了他,使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教育隨筆12
游戲區的孩子正翩翩起舞,積木區里的孩子也搭起了飛機、坦克,咦,只有“娃娃家”里叫聲、鬧聲一片。我走過去一看,娃娃家一塌糊涂,食物倒在地上,鍋碗瓢盆東一個,西一個,簡直“造反”了。
“怎樣這么亂?”我問。娃娃家里的萍萍說:“我們正要打掃衛生,所以有點亂。”一句話說得我哭笑不得。我靈機一動說:“你們正在打掃衛生呀,難怪這么亂。等打掃完后,請老師來做客,請小朋友來參觀好不好?”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好!打掃完了,就打電話通知你們。”說完,我就離開了娃娃家。
不一會兒,萍萍打“電話”來了。“任老師,我們打掃完了,你們快點來參觀吧!”
哇!好漂亮,好整齊呀!整個娃娃家擺放得井井有條,桌子上還擺放了水果、食物。“這是招待客人的。”萍萍介紹說。幼兒的世界是充滿想象的,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們的活動。只有參與到孩子們的童真世界里,才會常常干。受到一份抑制不住的喜悅。
吃完下午的午餐后,我組織孩子們進行桌面游戲,孩子們各自選取了自我喜歡的玩具玩了起來,有的孩子在畫畫,有的孩子在看書,有的孩子在玩耍,但琪琪來到了積木旁邊,進行拼搭她,認真的把一塊又一塊的積木搭起來,然后他抬起頭看了看我,我用贊許的目光朝她點點頭。她又繼續搭起來,一會兒,她完成了自我的“作品”,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對我說:“老師我搭好了你看”,她邊說邊把搭好的`“作品”給我看,“你真棒”,我翹起大拇指對她說。聽到我的表揚聲,她又拿起另外的積木搭起來。
在孩子不一樣的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首先要關注孩子對活動的興趣,了解每個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和愛好,不一樣的發展水平、不一樣的學習方法和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其次,要在局部上觀察幼兒玩什么,怎樣玩,然后,教師作適當的隱性指導和幫忙。琪琪是個好動的孩子,讓她坐在位子上,肯定坐不住,自從玩積木后,她特喜歡玩,于是,我針對她的喜歡,用心鼓勵她學習,并經常關注她的后動狀況,當她有一點進步時,就給予她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使她樹立起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她的發展水平。
幼兒教育隨筆13
區域游戲的時間到了,孩子們很快選擇好自己喜歡的區域活動,興高采烈地活動開來。
在超市的一側,地上撒了好幾張“錢”,引來好多人的好奇。作為超市工作人員的韓偉寧呢,正在不緊不慢地整理著錢,一元、兩元、五元、十元……一張張經過她的小手,整齊地擺放著,她似乎也沒有關注到我的出現。我忍不住問道:“是誰的錢丟了啊?”“不是別人丟的,是我扔掉的。”韓偉寧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我驚訝地問:“為什么?這是為什么呢?”“這幾張錢也太舊了,不能用了,破錢扔掉。”韓偉寧邊說邊隨手又扔下一張。“你媽媽會把舊的錢扔在地嗎?”“不會。”韓偉寧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立即彎腰揀起錢。我拿起剛才扔在地上的那張錢,又問“這錢怎么壞了啊?”“你看,都皺成這樣了,還有旁邊的角也缺了一塊。”韓偉寧理直氣壯地回答。“噢。你看得真仔細啊!但是爸爸媽媽會把破舊的錢扔掉嗎?”“不會,這樣還是可以買東西的'。”“對啊,把錢扔掉,總是很可惜的,我們平時都不會這樣做的。那老師來想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舊錢拿去銀行,把舊錢換成新錢,這樣就沒有損失啦,好嗎?”韓偉寧開心地笑了,拿著幾張很舊的錢,跟著我來到“銀行”換上了新的。
我剛想轉身離開,卻見韓偉寧正拿著一張嶄新的錢高高舉起,昂起頭細瞇著眼睛,對著光線較亮的地方照著,并不時地把錢翻來翻去。“這是在做什么啊?”“我得檢查一下,這個錢是不是真的,現在的假鈔特別多。”“噢,但是銀行里的錢應該都是真的啊。”韓偉寧不好意思地放下錢說:“那倒是的,我看到媽媽就是這樣做的,所以也學著檢查一下。”“那銀行里是怎么知道錢是真是假的呢?”“用驗鈔機可以檢驗的啊。”“那我們也可以買個“驗鈔機”放到我們的小超市里,那樣我們就方便了啊?”“太好了太好了!這樣我們超市里就不會收到假錢啦!”韓偉寧拉著我的手,高興地笑著。
幼兒在游戲的活動中,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時他們會把生活和游戲直接地分裂開來,脫離了一定的現實性,有時又會把成人的行為很有效地展示出來,模仿得惟妙惟肖。做為教師的我們,在明確孩子們是游戲主體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參與,只有仔細地觀察,認真地分析,才會找到合適的方式,給予幼兒比較正確的指導,使游戲更加富有生活性。
幼兒教育隨筆14
題記:沒紀律的語言嘮叨細碎的事,我的教育詩記!
今天讀了兩首關于“車”的兒歌,童聲清脆,整齊劃一,震耳欲聾,可愛的冒泡,我在一張張小嘴巴旁邊矗立著,偶爾來幾個小動作,很享受這種感覺,惹得小不點們也蠢蠢欲動,想動就動吧,是要培養靜氣,但不要小手小腳套上鐐銬。
《拉車》
小貓拉車,
老鼠不坐。
黃鼠狼拉車,
小雞不坐。
灰狼拉車,
山羊不坐。
老虎拉車,
誰也不坐。
《過山車》
上天了
入地了
騰云了
駕霧了
過山車
下山了
我變成
流星了。
瞧瞧,兒歌童謠呀,整齊的韻律,短煉的句式,簡單的情感,對小孩子吸引力是斐然的,眉眼、手腳、聲音傳達的都是快樂。
突然有了靈感,上禮拜讀了秋雨兒童詩,前天動植物,我們認識了《魚兒》、《蝴蝶》、《石榴》,今天是關于“車”的可愛兒歌,贈給孩子五首小詩,家長很興奮地回贈便條,幸福啊幸福,接下來……?摸索吧!
蛻掉蛹衣
昨天重讀《孤獨的烏鴉》,效果不盡人意,新鮮感一過,有些孩子開始交頭接耳,而我這次才真正開始通過文字表達引領他們走進小烏鴉的內心世界。嗡嗡聲漸漸浩蕩起來,講桌是輕易不能敲的',我盡量克制。用眼神秒殺眼神,那么多個左顧右盼,很難。這時,我停下,合上書,定住神,雙唇緊閉,用筆直的站姿說話,一分鐘、二分鐘,聲音漸漸小了,惶恐的、警覺的、尷尬的小臉小手小腳一個接一個放正,三分鐘,肅穆,鴉雀無聲。
“咱班只要一個字……”
“靜……”震耳欲聾!
“知道就好!”嚴肅的眼神掃著教室每個角落。教師這時做的就是沉住氣,以靜制靜。
下課還是揪著亓子辰、李成龍到了辦公室,拼音拼讀老大難啊,我有點力不從心地進行補差,即便蘇大師說讓后進孩子進步的方法是閱讀再閱讀……拼音,還是抓牢了好(考試要用),想出格先入格。
語文,有時讓我很掙扎,在大量閱讀被很多人嘗到甜頭之時,很多人率先示范把閱讀課程做出成果之時,我還半是海水半是火焰地在考核、成績與人性的矛盾中戳戳前行。幾十分鐘從飛濺的唾沫星中悄然而逝,深深的責怪、可惜之感襲上心頭,領孩子真正走進閱讀,我的意識強烈,行動漸進,還需要真正放下包袱,做一個……?
幼兒教育隨筆15
有些家長總怕自己年幼的孩子吃不好、吃不飽、營養不良,就根據書本上人體每天需要多少克食物、多少卡熱量等醫學檢測指標,“填鴨式”地喂孩子。每當孩子不肯多吃的時候,總是“媽媽哄,奶奶騙,爸爸壓,爺爺勸”,“齊心協力”地讓孩子把飯咽下去。這種強迫進食的做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弊無益的。
人不是機器。由于復雜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孩子同大人一樣,不可能每頓飯胃口都很好。有時孩子吃得少一些,只要沒有其它毛病,大人就不必擔憂。讓孩子有點兒它主權,餓的`時候多吃,不太餓的時候就少吃,隨便一些,以保持愉快的心境。否則,強迫孩子進食,還會使孩子產生拒食心理。這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時間長了還會引起潰瘍病。
常常也會有這樣的假象,孩子表面拒食了,其實飯前已“化整為零”,用糖果、點心等打了“埋伏”。這類食物容易壓低就餐時的食欲,最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不要讓孩子隨便取食,而飯后可讓孩子吃一些,以補足食量。另外,家長在飯桌上最好不要“包辦代替”,應讓孩子自己取食、進食;培養自己能力和生活技能,而且順應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得香,發育得好 。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的隨筆06-12
幼兒教育隨筆06-26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5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0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4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09
幼兒教育隨筆06-14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8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