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
探究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物理學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哦!
摘要: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和分析,我們發現,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環節確實存在若干問題,這些問題是導致實驗教學薄弱的主要原因。我們知道,在新的《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強調了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注重實驗過程,使理論和實驗密不可分,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沒有實驗,物理教學的目標將成為空談。因此針對物理實驗教學出現的問題,我們要有良好的對策和方法來解決此類問題,以此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做好鋪墊。因此,需要改進和加強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出更好的實驗教學方案,針對上述我們調查得到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應對。
關鍵詞: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一、從教學資源入手,改善觀念,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一)轉變觀念
1.改變傳統的社會觀
只有學校的管理人員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才能在教育經費投入、相應課程的設置、人事、師資等方面充分考慮到物理實驗教學的實際需要,滿足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需要。同時加強素質教育推行,改變傳統的只關注學生成績與升學率觀念。這樣才能給教師一個廣闊的發揮專業知識的自由空間,認真地投身于物理實驗教學改革中去,在教學中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2.改變傳統的教育觀
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觀,老師只是把物理實驗教學作為講解授知識、學生加深印象的輔助教學手段。因此,就會出現忽視物理實驗教學,或者學生不做實驗,直接講解物理理論,得出最終的結論。這樣必然使學生失去獨立觀察、獲取數據、分析數據、自主得出結論的過程,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能動作用
1.改革實驗教學模式,發揮教師的主導功能。
傳統的實驗教學往往是在實驗課上教師惟恐學生實驗不會做,故用大量時間講解的原理、步驟、儀器的選取等所有的細節,最后只讓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進行一個機械的操作,其結果是學生成了一個動手操作機器。如想正確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要求教師在幾個環節上注意:A、實驗前認真準備,通過簡短的啟發誘導,講情要點,注意事項,精煉地做些演示,促使學生領會實驗意圖。B、利用下課前的幾分鐘,對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總結,給出改進策略。C、每次實驗后,適當選用思考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開闊思維,加大課堂內容的深度,達到舉一反三的功效。
2.適當改變教學方式和方法
教學過程要通過靈活的設問和適當的分析歸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在教學以發散性問題方式提問。在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研究方案進行實驗時,允許學生選擇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案。在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處理過程中,允許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研究方案來處理。當然要適當地指出不同實驗方案的差異。同時,鼓勵學生提出實驗中發現的問題,并且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特別是與教材、教師不同的觀點,讓他們的創新意識反作用于教師,以次來完成“教學相長”的過程。學生只對學習活動主持主動態度,才能使自己的思維活動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思維也才能具有創造性,強列的求知欲是學生創造性學習不可缺少的內部動力。
3.發揮教師的能動作用,鼓勵學生創新
對于高中學生,經過幾年的物理學習,不僅對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手段已經比較了解,而且對常見實驗器材的作用和性能也日趨熟悉。可以說,這個階段的學生一經具備了通過實驗來研究物理現象,探究物理規律的潛質。應抓住時機,促使學生把教材中學到的知識和思維方法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在實際的探究過程中予以鞏固、提高,逐步養成認真負責,嚴謹細心,既敢想趕做,又實事求是的態度,鍛煉動手能力,提高科學素養。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應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三、從教育本質入手,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創新力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興趣
把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納入實驗教學的范圍是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為了從多方面培養學生做物理實驗的興趣,學生掌握一些基本實驗技能后,為配合課堂教學,統一組織安排第二課堂課外活動。具體措施,一是根據實驗項目特點和學生的要求,精心設計課外活動的內容,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又注意活動的趣味性。;二是抓好落實,事先規劃好本學期的實驗內容,建立學生課外興趣小組,配置相應的指導老師,以保證課外小組活動經常化、規范化。注意把課內和課外內容的銜接與相互補充。
(二)通過課外小實驗、課外制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高中物理試驗課本上除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外,還根據不同章節的知識特點確定了近20個課外小實驗。在《電場》一章里增設了“靜電屏蔽現象的觀察”;在《光的色散》一節里增設了“室內彩虹形成”等小實驗,平均每月至少有一個可做。我把這30多個課外小實驗編成序列,按教材的特點分階段以各課外實驗興趣小組為中心組織實施,每個小實驗盡量要求學生獨立設計,獨立操作,并獨立完成實驗報告。
(三)舉辦綜合性模擬實驗競賽,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通過舉行實驗競賽的方式,將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和群眾性融為一體。學生實驗競賽能力的提高過程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在統籌全局的條件下,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使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得到各種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實驗能力才會得到較大的提高,才能在物理競賽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學生長期處在一個學校、家庭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與現實社會有較大差距。我們的學生經過學習階段,最終要進入社會,在社會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隨社會競爭的加劇,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復合型的人才,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良好的團隊精神,因此有必要引導學生學會面對社會和適應社會。結合當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到企業、農村和社區進行社會調查,并寫出調查報告。
【探究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實踐與思考10-26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究論文10-11
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究論文10-10
數控專業教學改革探究論文10-11
探究蠟燭實驗報告10-05
關于高職藥學專業教學改革探究論文10-08
探究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10-03
教學改革化學實驗的論文10-07
儀器分析實驗的教學改革10-05
初三實驗探究報告范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