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陶瓷創意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論文
摘要:從以往“器”的概念中脫胎而出的現代陶瓷藝術,已經與傳統的陶瓷表現手法不同,并且在眾多的公共空間得到應用,這主要得益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當今世界各國都在各個領域應用現代陶瓷,比如建筑、陳列、生活等方面,尤其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實現了與陶瓷文化創意理念的完美融合,這也將是未來藝術發展的核心方向。
關鍵詞:陶瓷文化;創意理念;環境藝術設計;運用
陶瓷文化具有地域性,它在特殊的文化氛圍內產生、發展并逐漸完善起來,除獨具特色外,還兼具藝術特質和民族精神。作為藝術類學科的環境藝術在廣義上包含有內部陳設、外部景觀等諸多學科,它與陶瓷文化本身沒有什么交集,但陶瓷藝術被運用于環境藝術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陶瓷文化與環境藝術文化的相同性
陶瓷文化與環境藝術在工藝、文化內涵、民俗性上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兩者都為文化服務,彼此可以相互學習、借鑒、融合。
(一)陶瓷文化與環境藝術工藝上的相同性
作為中國古代陶瓷工藝重要文獻之一的《陶冶圖說》一書,既體現了中國古代工藝造物的理念,也反映出中國傳統的文化意識。工藝活動和文化因素從來就是密不可分的,那么陶瓷工藝不僅是陶瓷文化的基礎,也是陶瓷文化與環境藝術結合的基礎。中國古代陶瓷從陶器發展到瓷器,由“南青北白”到宋代的五大名窯,再到明清精美的青花瓷和彩瓷,幾乎都體現了這一理念,它是中國古代瓷器文化發展壯大的基礎。豐富高超的制瓷工藝中,如:拉絲、印花、雕塑、上彩等等繁多的裝飾工藝手法,體現了工藝是中國古代陶瓷文化的一個核心。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工藝技巧的發展,帶動了諸如建筑、家具和園林的發展。建筑上歷經木質結構再到磚瓦結構,而明朝時工藝水平很高的家具制作工藝,不用膠釘用樺卯等結構。在中國古代多部介紹工藝技術的著作中,將這些體現了工匠智慧和水平的工藝技巧進行了總結,并使之達到頂峰。時至今日,有些所謂追求感性的設計師們卻只強調現代藝術和感覺,忽略了中國傳統的工藝技巧,甚至在環境藝術文化領域有些人放棄了對傳統工藝技巧的重視和研究,這需要我們反思現今環境藝術的發展,重新找回那些曾經創造中國古代環境藝術輝煌的工藝技巧。
(二)陶瓷文化與環境藝術文化內涵的相同性
如果說陶瓷工藝是陶瓷文化的核心,那么陶瓷文化內涵就是陶瓷文化的靈魂,在文化內涵這個層面上,陶瓷文化內涵支配著其他文化因素,是文化結構中的精髓。早在魏晉南北朝時,佛教之風盛行于世,當時很多瓷器在外觀上都反映了這一特點,例如反映佛教境界的蓮瓣花紋,還有工藝水平更為復雜的蓮花尊。隨著時代的變化,瓷器文化內涵也隨之變化,到了宋代,代表當時最高工藝水平的五大名窯得到士大夫的青睞,瓷器文化內涵與士大夫精神巧妙結合,體現了安靜、含蓄、雋永的特點。發展到明清時,官窯瓷器的精神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既有宣德、成化時崇尚理學、信奉藏傳佛教的傾向,也有世宗、神宗時崇拜道教的印記。中國園林是環境藝術典型的應用,一直以來也都在追求著與精神文化的完美結合。寄情于山水的魏晉士大夫們,在向往自然、無拘無束的精神追求下,使當時的園林設計體現了自然閑情的精神追求。到了唐宋時,受無比輝煌的詩歌詞賦影響,更高的審美標準也把此時的園林設計推向了更高的層次,如同詩人和詞人筆下的作品,把意境滲透進了園林設計中。代表古典園林設計最高水平的明清園林,以其瘦、漏、透、皺的美學觀念不僅在園林設計史上具有極高的價值,也在美術史上具有極高的價值。陶瓷藝術也好,園林藝術也好,他們對美的不斷追求是相同的,這也使兩者具有了共同的文化內涵。
(三)陶瓷文化與環境藝術在民俗性風格上的相同性
陶瓷的民俗性從陶瓷誕生那天起便已經存在了,它是陶瓷藝術文化融于民間生活的一種形式。陶瓷的民俗性更多地體現在民間陶瓷中,隨著社會風俗的緩慢變化而持久存在。農民在耕作的同時,也是陶瓷制作的手工業者,這些樸實的農民把接觸到的民間鄉土文化,諸如地方戲、年畫、剪紙、刺繡等傳統鄉土形式融入陶瓷制作中,農民制瓷者往往以直接、淳樸的想法來想象和構思陶瓷的造型和裝飾,不僅僅創造出樸實的中國瓷器民俗文化,而且在內容和形式上也保持了地方文化的獨特性。在廣袤無垠的中華大地上,像陶瓷文化一樣孕育著豐富民俗文化的環境藝術設計中也有很多,像在傳統建筑、園林設計中我們也很容易能夠找到設計者關注地方民俗文化的痕跡。同樣是普通民居,北方展現著它的博大宏偉,而南方更注重它的婉約靈巧,但毫無疑問,都表達了對地方傳統生活方式的尊重和創新。因此,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髓,實事求是地規劃設計,充分展現地域文化特色是地方民俗文化保護的重中之重。拋開過去那些浮夸的理念,腳踏實地地弘揚民俗文化,不致于讓我們傳承幾千年的民俗文化失去光彩乃至消失。或許是我們長久以來對地方民俗文化的冷漠態度,讓今天的人們已很難從豐富精彩的地方民俗文化中找到借鑒。從這個意義上看,充分挖掘和提煉陶瓷文化與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民俗元素既是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更是對優秀民俗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二、陶瓷文化創意理念運用于環境藝術設計
(一)陶瓷文化的優越性
1.陶瓷的色彩裝飾優勢
陶瓷藝術已經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它有著給人們各種視覺美的色彩。其中陶瓷包含白瓷和青瓷兩類,陶瓷的色彩和藝術結合在一起,獨特的創造力,深刻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和歷史的面貌。陶瓷是古代人民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創造的。人們都追求美,它體現了人們憧憬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可以作為一種藝術品給房間做裝飾,同時也是空間最能夠撐的起場面的主要所在。制成陶瓷的原材料主要是天然的礦物和粘土,將二者粉碎混煉,然后制作成型,通過煅燒之后,在制作成各種陶瓷成品。陶瓷的色彩一旦煅燒成型之后就會具有耐腐蝕,不褪色的特點,它天然的原材料、精細的紋理不僅表現了歷史悠久和滄桑感,更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在江西,產陶瓷的主要地區有景德鎮、豐城、萍鄉等,其中景德鎮的金屬釉,通過金屬和瓷器的結合,材料不同,也無法媲美。陶瓷的顏色種類也十分豐富,不同的顏料能夠裝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陶瓷使陶瓷藝術家對藝術有著無窮的想象。
2.陶瓷的造型優勢
陶瓷作品風格多樣、色彩豐富,它的可裝飾性以及獨特性是無法替代的。其造型簡約、釉色純凈、有著它自身別具一格獨特之美。在制作過程中通過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燒窯最后形象精美的陶瓷藝術品。它還具有很高的容錯性,在沒有燒煉而成之前都是可以被修改的,但是,一旦燒制而成,硬度也很高,就無法改變。陶瓷的耐腐蝕性,不變色特點有著特殊地位。瓷都景德鎮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座落在西客站街心花園中的雕塑“昌江之水”,也是景德鎮地標之一。表現了我國悠久的瓷器歷史文化,它就是使用混凝土和陶瓷結合而成的。它首先使用混凝土制作成型后,在使用不同顏色的瓷片拼湊于表面,形成一個水滴的形狀,造型靈動美感豐富。
3.陶瓷的實用性優勢
陶瓷構成的要素就是水、泥土和火。在早期的時候,人們制作陶瓷是為了生存,把它當作生活器皿使用,后期逐漸在使用中人們發現它不但可以盛水和食物,也可以塑造成各種形象,由此上升到了審美的層次。后來人們制作防火盛水的大缸,養魚,養花。再后來也成為了一種裝飾的點綴。由于原料和制作技術不同,故泥質灰陶碗也有成色、質地的區別。較好的器物燒制溫度在1000度左右,呈現出均勻穩定、質地堅實的特點。作品中不僅再現了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而且,一些俑形神兼備,成為雕塑史上的不朽的杰作。瓷器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物質文明的重大貢獻。陶瓷文化是唯一貫穿中華文明發展進程而未中斷的物質文明。
4.陶瓷的傳統文化優點
陶瓷證明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陶瓷藝術,現代生活甚至科技發展仍然離不開陶瓷,當代藝術領域更是活躍著大批以陶瓷作為創作載體的藝術家。中國古代建筑中的大殿、寺廟都喜歡使用玻璃瓦片作為裝飾品,因為它色彩鮮艷,耐腐蝕性好,不褪色。后來又有了青花,瓷磚畫,深刻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內涵。陶瓷對于中國有著重要的代表性。在景德鎮的主干道都有青花繪制的陶瓷柱,它代表了景德鎮的歷史文化形象。通過陶瓷和青花的結合,不僅環境優美,而且也是文化的宣揚。陶瓷從中國古代到當今社會有著悠久的象征性,陶瓷代表著中國。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早已經成為了文化的一種符號。當前陶瓷藝術也運用到了很多設計當中,由于陶瓷材質的各種優勢,近幾年來很多建筑中都使用了陶瓷藝術,不管是從國家傳統的文化傳承上,還是它自身的優勢,陶瓷的材質對于設計家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民間陶瓷藝術。將陶瓷藝術運用到現代社會中,尤其是對環境藝術氛圍來說,是有點睛價值的,對環境和傳統文化來說,也都有著重大意義,能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陶瓷就是中國的代名詞,它代表著中國的地域特色文化更證明著文化發展,更延伸對未來發展的新道路。
(二)陶瓷文化創意理念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現代陶瓷藝術作為中國傳統而又時興的傳統藝術,具有民族氣派和民族風格。從文化的觀點來看,人、社會、自然構成一個有機系統,形成了以人為中心的生活。在形式感和語言表現上都非常適合室內裝飾環境。現在大家對陶瓷藝術的審美意識和所處的社會狀況以及對美的表達都提高了,因而被廣泛地運用于室內外環境裝飾中。同時和某民族的文化特征都有一定的關系,它與社會文化交融滲透,體現了民族的獨特的美。因為現在的陶瓷經過長期的發展,在花色,造型和色調上有了很大的變化,更趨向于現代年輕人的審美。而且又具有民族特色,特點比較鮮明,又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很大的底蘊。所以陶瓷藝術和室內設計的碰撞是必然性的。但是用這種藝術需要參考房間空間的整體大小,選用的主色調,偏好的裝修風格等多方面的要求。用文化創意理念來迎合人們對房間的整體要求和審美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能性和藝術性的特征。
(三)陶瓷文化創意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融入手段
1.挖掘陶瓷文化的實際用途
在現代的室內裝修中,陶瓷占用的位置越來越大。因為人們的審美開始偏向于自然和傳統文化。所以當陶瓷藝術充滿了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時候,人們開始大肆運用陶瓷來進行室內裝修。畢竟陶瓷文化在我國占用很大的文化市場。不只是現代,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開始用陶瓷來裝飾房間,以體現主人家的底蘊和審美。陶瓷給人一種厚重古樸的韻味,充滿了藝術的氣息。以陶瓷日用品為例,陶瓷藝術的使用價值在室內環境藝術中的融入主要體現在越來越多的陶瓷用品和陶瓷擺件上。例如,我們平時用的餐具,還有一些茶杯,或者一些廚房用品。最明顯的是茶具,如功夫茶的茶具。特別是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茶具,比較有名氣的是景德鎮的青花瓷。陶瓷具有簡單大方、較整潔、易清理等特點,而且用于室內裝修能凸顯品味和格調,所以一些文藝青年最喜歡用陶瓷制品,以體現自己的高品味。
2.挖掘陶瓷的藝術價值
陶瓷藝術的形式有很多種,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主要體現在裝飾品上。把陶瓷藝術更好的融入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大家對陶瓷藝術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充分發揮出陶瓷藝術的裝飾價值,真正體現出陶瓷藝術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形成民族特色,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不同的造型和色調,所體現的藝術氣息也不盡相同。最主要的是要考慮陶瓷對室內裝修的匹配程度是否一致,不然就會造成相反的效果結果差強人意。基于具體的環境類型進行陶瓷藝術的選擇和融入,是非常重要的步驟。這也是體現設計人員對陶瓷文化和對陶瓷藝術的理解是否深入。因為只有對陶瓷了解得夠深入,又具有良好的藝術品格,才能更好地將陶瓷藝術和室內裝修融和在一起。所以在客廳中可以選用造型和線條相對比較簡單的陶瓷大件,這樣看著簡單大方又不失品味。在臥室里就可以用一些色彩比較鮮明,造型比較獨特花紋更為豐富的陶瓷來裝飾,凸顯出活潑可愛或另類夸張的鮮明性格特點,不過這個可以根據主人公來選擇不同的陶瓷用品。畢竟大人和孩子,女性和男性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
三、結語
陶瓷文化創意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很多,兩者融合的整體目標主要在于相互搭配的和諧性和統一性,但不能只看其中的一個方面,還應注重創意設計設計人才的培養,以及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用創意提升景德鎮陶瓷產品的文化品位。當代陶瓷藝術正在走向更遠的發展空間,陶瓷創意文化被廣泛展示和參與到人們生活的各個空間形態中,將成為獨特的陶瓷藝術的文化景觀。
【陶瓷創意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細節管理在兒科護理中的運用的論文10-13
關于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13
藝術設計論文07-28
管理學原理在酒店管理實務中的運用論文10-05
淺論計算機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運用論文10-13
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論文10-12
類設計理論在建筑創作中的運用論文10-13
藝術設計論文[集錦13篇]07-20
藝術設計論文4篇(必備)07-20
對美術學與現代藝術設計的思考論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