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藝術論文
目前我國的電影產量不斷增加,院線和影院快速發展,影片類型越來越豐富,票房過億的影片越來越多,電影票房收入水漲船高。但是和國外電影業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雖然我國電影產量和票房總量增多,但是平均票房收入較低;中國電影的市場規模較小,觀影人次不多;我國電影海外影響力較小,競爭力不強;我國電影投入產出低,盈利水平不高等。
電影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一類,是一種典型的大眾文化娛樂消費市場。電影產業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產業,它目前從單一的產品制作走向產業化生產,并形成一個消費產業循環圈,各因素相互作用、彼此牽制使這種循環圈有效地加速運行。這就需要對我國當前的電影產業進行較為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目前我國電影業的發展現狀:
從2001年到2010年,我國電影市場產量不斷增加:2001年電影片只有88部,但是2010年全國電影故事片達到了526部,增長了498%。票房收入也是不斷增加,從2001年的全國票房收入只有8。7億元,到2010年全國票房收入達到101。72億元,年平均增速達到了35%(見表1)。
從2002年6月我國全面推廣院線制開始到2010年,我國院線公司得以快速穩定發展:從2003年的32家,發展到2010年37家。與此同時,影院數和銀幕數也發展迅猛:2003年影院數只有1045家,到2010年發展到1993家;銀幕數2003年只有1923塊,到2010年銀幕數達到了6256塊(見表2)。
在影片產量、院線和影院得以快速發展的同時,國內票房過億的影片也越來越多。當年《英雄》以2。5億元的票房創下了當時國產片的票房之最,到2010年,票房過億元的國內影片達到17部。而且影片的類型也逐漸豐富,從原來的武俠和歷史片,現在有文藝片、歷史片、紀錄片、動畫片、搞笑片、言情片、武俠片。
我國電影業發展的問題:
雖然我國每年電影數量在增加,票房收入也在增加,而且增速較快,但是和國外進口電影相比,每部電影的票房水平不高。從2004年到2010年,國產電影總量為2592部,總計票房收入為174。63億元,平均每部電影收入僅為0。067億元;
而在2004年到2010年期間,中國引進外國電影總數為143部,進口電影總票房為127。01億元,平均每部進口電影的票房收入為0。888億元,是進口電影的平均票房收入是國產電影平均票房收入的13倍(見表3)。
與北美相比,我國觀影人次增速較慢,電影市場規模相比較小。2006年,中國觀影人次為0。95億次,2010年為2。5億次。這5年間總的觀影人次為8。55億次,而北美五年期間總觀影人次為68。94億次,是中國觀影人次8倍。如果以平均票價比較,中國電影平均票價為31。19元,而美國電影平均票價為7。20美元,匯率劃算之后,平均票價差不多。但是如果跟工資相比,中國電影的平均票價就遠比美國電影的平均票價貴多了。
中國電影海外影響力較小,競爭力不強。從2006年到2010年5年期間,中國電影海外票房收入占北美電影總票占比平均為26%,而進口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收入占中國電影總票房收入平均為42%,可以看出,中國電影的海外影響力較小,競爭力不強(見表6)。
中國電影投入產出低,盈利水平不高。從2002年到2010年中國國產43部票房過億元的電影,其中大部分電影是虧本的,真正能夠實現盈利的影片并不多。
考慮到影片片方對外公布的制作成本大多存在“虛高”現象,實際實現盈利的更少。
我國電影產業發展建議:
電影產品本身是內容產品,所以首先必須要抓住這個核心,也就本身產品質量要過關,從影響電影產品質量的因素為主要抓手,首先電影故事內容是影響電影質量的核心要素,電影劇本必須要有創意,必須具有吸引力;其次,演員演技水平對劇本中人物的演繹起著重要作用,選擇大明星、大導演對電影的質量起著一定的保證作用;第三,電影的制作技術是影響電影產品質量另一重要要素。目前電影制作技術越來越成為電影產業新的刺激點,將技術變成電影欣賞的內容,給觀眾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效果,比如《阿凡達》把技術和電影內容敘事做到和諧統一,通過3D技術增強劇情對消費者心靈的沖擊力,帶來了全新的消費滿足效果。
以市場為導向,滿足觀眾的需求特點,擴大電影市場規模。從某種意義上講,現代已經是體驗經濟的時代,觀眾不滿足于做旁觀者,被動進行消費,而是積極主動地進行各種體驗活動,獲得最佳的滿足消費。現代都市人生活工作節奏緊張,休閑時間較少,看電影的機會成本較大,消費者觀看電影主要為了休閑和放松。而電影產品是文化產品,是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產品。所以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抓住觀眾的消費需求特點,提高首輪票房收入,獲得較好的口碑,使得后續觀影人次得到增加,電影后期產品有效開發,延伸電影產業鏈,擴大電影市場規模。
將中國文化與外國觀眾的審美需求進行有機結合,提高中國電影影響力。電影產品也是媒介產品,能夠傳播文化和思想觀念。但是要將中國的文化與外國觀眾的審美需求進行有機結合,對中國的文化資源進行深挖掘的同時,進行電影制作時還必須符合外國觀眾的審美需求特性,從而提高中國電影在外國市場的影響力,只有這樣,中國電影產業才能得到內涵發展和提升。
【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藝術論文】相關文章: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現狀及發展10-26
山西省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現狀及對策分析10-26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論文11-15
我國國際物流現狀及發展探析10-26
河南產業集群發展的SWOT分析10-26
我國醫學檢驗發展的現狀及展望論文10-17
電子商務發展對我國經濟影響與對策研究10-26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10-26
淺談我國影子銀行的脆弱性分析及監管對策10-26
我國區域服務業貿易發展特征分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