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教育哲學視角反思中職文秘實訓教學的囚徒困境論文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劇烈變遷、經濟結構的縱深化調整,市場對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領域的一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急劇上升,中職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文秘專業也不例外。但現實是中職文秘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出現了“供不應求”和“供大于求”并存的奇怪局面。因此,理想與現實之間、校本培訓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囚徒困境需要進行徹底的反思,分析其原因所在,以更好的指導教育實踐。
一、中職文秘實訓教學囚徒困境的概述
所謂中職文秘實訓教學的囚徒困境,指的是實訓教學理想與現實、校本培訓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
(一)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沖突
在理想的狀態下,中職文秘的實訓課應通過崗位職務培養分析、實訓模塊的設計開發、校內和校外的平臺強化實訓、綜合性多元化的評價和反饋等過程來培養以市場為導向,具有相應職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能夠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領域從事第一線工作的文秘人才。而現實狀況是在校內實訓條件比較落后的環境下,在形式大于內容的實訓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學生在檔案的整理、應用文的寫作、活動策劃、辦公自動化能力等專業技能,以及在人際溝通、團結合作、組織協調、解決問題等職業素養上都表現出明顯的不足。兩者矛盾升級的直接結果就是中職生的就業質量差。在專業知識較全面的本科生和專業技能較熟練的大專生面前,中職生往往敗下陣來,要么只能選擇剩下來的就業機會,要么直接退出文秘這個行業,轉做其他。
(二)校本實訓與企業需求的差距
囚徒困境的另一個側面表現在校本實訓和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縱深化發展,企事業單位所面臨的情況日趨復雜、辦公環境逐漸現代化,秘書僅靠一支筆、一個本己然是過去式。現代社會需要的秘書不僅要具備適應崗位要求的過硬專業技能,還要扮演公關溝通行家、管理人才、領導謀臣、生活助理。且企業希望能實現零距離上崗,以減少培訓的成本和適應崗位的時間。但校本實訓的效果與企業的需求是有很大差距的。一方面,由于校本實訓的校內實訓室條件簡陋,或是校外實訓基地缺乏等原因,使得學生無法真正體驗企業內的工作環境,從而影響實訓的效果;另一方面,很多職業學校要么把實訓當成表面工作,采用單一情景模擬的形式進行,形式大于內容;要么“功利性實用主義”過強,只關注學生職業技能的獲得,忽視學生的其他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從而培養了一批只會機械打字、復印、收發等工作的初級技工,而在人際協調、公共策劃、問題解決等職業能力上是缺乏的。兩者之間的沖突是明顯的,因此,在就業市場出現了“供過于求,供不應求”并存的奇怪局面,大批畢業生找不到相應的文秘工作,而很多企業則覓不到自己中意的秘書人選。 為什么我們的中職文秘實訓教學逃不出這樣的囚徒困境呢?這個問題看似渺小,其實是對我們這么多年的中職教育的強烈質疑,是關系到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艱深命題。
黑格爾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沒有哲學,就像一座雄偉壯觀的廟宇中沒有神像一樣,空空蕩蕩,徒有其表,因為它沒有可以信仰的東西,可以尊敬的東西。的確,中職教育這座大廈也不能缺少教育哲學這個信仰的引領,中職文秘實訓也不能缺少從教學的目的、教育的過程、教育的主體性等層面進行哲學層面的思考。
二、中職文秘實訓教學囚徒困境的歸因
(一)教育目的異化
現階段,我國的中職文秘教育的目的是不科學的。主要體現為比較狹隘、相對短期,所謂“狹隘”是指其培養的目標往往追求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文秘技能的掌握,具體來說就是教學生在速錄、會場布置、文檔整理、文書寫作等較粗略的技能,讓學生知道有這么回事,但是實打實的操作又夠不上的階段。所謂“短期”是指比較看重學生的秘書資格證書的通過率、就業率等方面,滿足于一些近期的、可測量的考核和評比指標,而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職業發展能力的培養。在如此教學目的下,從教學的設計、實訓環節的實施,到實訓成績評定的整個實訓過程中,學生的個性、興趣被忽視,自由發展被漠視,學生被機械的當做盛裝知識和技能的容器,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不到體現,無法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真正去解決文秘職業環境中的問題。
(二)實訓過程異化
在實訓過程中,中職文秘實訓出現了極端化的趨勢。其具體表現為教師專制型教學和學生散漫式實訓教學兩種。
1.教師專制型實訓教學。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傳統思想影響,教師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追求技能訓練的體系化,一般采用的是灌輸式、強迫式、標準統一式的實訓模式,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從屬的地位,根本不能選擇,也沒得選擇。學生的任何一些有悖于傳統的、常規的想法就會得到老師的“糾正”,行為會將受到老師的懲罰,慢慢地,學生形成了循規蹈矩、保守服從的性格特征。教師對學生思想、行為控制過度使得學生沒有自我的獨立意識,沒有自我選擇的自由,這是一種“變態”的現狀。而西方則與我們相反。在他們眼里,教師不是一個發號施令者,而是一個平等的參與者,教師與學生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兩者可以就某一個問題相互探討。教學的手段是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而針對性的選擇的,教學的形式也不只是知識的灌注,他們更加關注的是活動教學、從做中學,啟發孩子的思考和創新。 因此,在實訓過程中,從崗位職務分析、實訓環節的設計、校內實訓開展,到實訓成績的評定,學生都應是主要設計者、參與者之一,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小心求證。實訓過程應該是啟發式和開放式的,設置情景、分配項目,讓學生自己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惟有如此,才能更有利于實訓的具體開展、學生的聰明才智也得到了展示的平臺。
2.學生散漫式實訓教學。與專制型教學模式截然相反的就是學生散漫式實訓模式。近幾年,“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育即服務”等思想沖擊基層文秘教育者,從應然角度看,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實訓教學,是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和技能獲得的。但現實卻有些過猶不及,學生直接變成了上帝。老師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者”,而變成了服務者,學生變成了老師的雇主。更有甚者,為了取得學生評教的高分,教師不惜通過放任實訓課程來討好學生。在中職實訓的三個階段,教師都處于缺位狀態。
在課堂實訓上,把課堂的控制權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設計任務,自己去開展情景模擬,結果使得課堂的秩序混亂,學生大多數在乘機講話、聊天,真正有關任務設計、技能學習卻很少,實訓的質量低下。
在校內實訓環節上,把學生任意分配到某一科室,一呆就是好久,對于這段時間學生的實訓表現、技能獲得、職業環境中所遇到的問題和難題都漠不關心,只關心學生經歷了這一結果,而不關注過程。從而使得學生在情感的溝通上,技能學習上都比較孤獨,實習期間,碰到人際關系的處理上沒有商量的對象,在碰到實際技能的操作上無從下手。基本上也是混混日子、數數時間,走一過場,形式大于實質的內容。
在企業實習過程中,老師把訓練學生的職責完全交給了企業。如果實習企業是較負責任的,學生在企業中能基本學會辦公自動化、文書寫作、收發文等職業技能。但是,大多數企業本身自己事務繁雜,學生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進員工,所以不可能很耐心、細心的關注學生的實習情況。因此,在這種條件下,學生在實習階段就會出現傻傻在單位呆著每天重復練練打字、發發文件等很機械的工作,而更綜合化的職業技能是沒機會碰觸的。更有甚者,基于企業的無所謂態度,索性不去,只是掛名實訓。實訓期間完全是在自己家玩玩電腦、看看電視。學校想要培養的目標不能實現,企業需求的文秘技能型人才無法滿足,這都是歸結于教師與學生的契合度不夠。老師沒有在必要時給予的指導和相應的監督,使得學生自由散漫,沒能真正掌握技能。而中職階段的學生往往在自制力、積極性、責任心、自信心方面是較差的,沒有老師的監督,他們很可能將實訓流于形式。
綜上所述,無論是教育目的的異化,還是實訓環節的極端化,都體現了一種科學合理、符合中職文秘實訓的教育哲學理念的缺位。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文秘實訓的囚徒困境,需要社會、企業、學校多方的參與和配合,社會從根本上擯棄輕視職業教育的觀念;企業要以主人翁的意識參與到實訓中來,結合學生的頂崗實習、訂單培訓,將學生真正視做企業的一員,給他們充分的職業環境熏陶和職業技能培訓平臺;學校要從體制、教學環境上提供無限支持,讓文秘教師不受傳統的評價體制的約束,真正關注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獲得;老師要從理念到行為,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指導水平,讓學生在你的教導下,能真正成為準文秘人員。
【從教育哲學視角反思中職文秘實訓教學的囚徒困境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與高職數控實訓的差異教育論文10-12
問題視角下中職數學教學論文10-10
基于道德哲學的視角論文范文10-11
鄉村小學教育困境分析論文10-09
淺析中職會計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10-12
生存教育視角下小學游泳教育研究論文10-11
中職實訓心得體會05-05
關于鄉村小學教育困境分析論文10-09
高中地理教育教學的哲學研討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