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探討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法學專業實踐教學探討的論文,歡迎大家借鑒哦!
摘要: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的這一特性決定了高校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多重的實踐性教學方法,為社會培養實踐性法律人才。
關鍵詞:實踐教學;模擬法庭;庭審旁聽;法律咨詢
我國自1977年恢復法學教育以來,法學專業的學生從200多人上升到50多萬,30多年增長了200多倍,但是,從2002年以來,我國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竟幾次列文科類畢業生倒數第一,就業率的數據告訴我們,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現實生活狀況。法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要求理論與實踐高度統一,法律職業所需要的是法學專業基礎扎實、分析問題能力強、具有應變能力、社會實踐經驗的法律人才。國家教育部《21世紀中國法學教育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研討會提出,應當突出法學的應用社會學科性質,法學教育的重心應當放在實踐教學上。因此,對法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探討成為必要。筆者認為,這一模式應當包括兩大方面:一是校內實踐教學,例如課堂案例式教學、模擬法庭等;二是校外實踐教學,例如法庭庭審旁聽、法律咨詢等。
一、校內實踐教學
校內實踐教學是指在校學習法學理論中,改變傳統的教師照本宣科教學方式,借鑒英美法系國家先進教學方法,引入案例式、模擬法庭教學模式。
(一)課堂案例式實踐教學。案例式教學源于美國,是指在法學教學中,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以案例為授課素材,通過引導學生結合法律規定,分析和討論典型案例,加深對法律條文的理解,鍛煉其法律思維和技能的一種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它能夠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生動形象地解釋法律內容,深刻揭示其法理內涵。案例式教學對學生而言,能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法律的熱情,鍛煉法律分析能力。對老師而言,能夠幫助他們改觀課堂授課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在進行案例教學時,要注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注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切忌不要將案例教學停留在教師自己進行案例分析的層面上,這樣就違背了案例教學的真正內涵。案例教學還要求老師在上課前做好輔助性工作,如印制案例素材、購置共享案例資源等。
(二)模擬法庭實踐教學。所謂模擬法庭實踐教學,是指教師組織學生對訴訟的中心環節――開庭審理進行模擬實踐,即模擬法庭審判的全過程,通過角色投入,開展庭審中的各項工作,以提高學生操作能力的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模擬法庭首先出現在美國,它以培養律師為目標,重視實務訓練,促使學生更加注重司法程序,注重律師在辯護中的技巧。我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規定,法科學生要加強教學實踐訓練,主要實踐環節包括:法律咨詢、模擬法庭、疑案辯論、實習等,因此,模擬法庭在我國法學教學中推廣是必需的。
模擬法庭是培養和鍛煉學生實踐能力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模擬法庭,可以使學生提前體驗職業角色;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敏捷的思辨能力;培養對案件的宏觀把握和對相關法律知識的系統應用能力。
模擬法庭實踐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也會存在問題。例如:指導教師缺乏實踐經驗、指導效果差;實踐經費匱乏嚴重等。為應對這些問題,需要完善相關的保障措施,比如在師資方面,可以鼓勵本校教師兼職或參加法律援助活動,強化他們自身的實踐能力;可以通過提供法律援助獲取贊助的方式來吸納社會資金,以彌補經費匱乏現象。
二、校外實踐教學
校外實踐教學是指學生在學完法學理論之后,走出學校,將理論真正的投入到實踐工作中。該層次的教學活動應當包括庭審旁聽、法律咨詢等。
(一)庭審旁聽。組織學生參加庭審旁聽,是教學理論聯系實際極其重要的實踐教學形式,它可以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庭審旁聽是一種重要的直觀教學方法,學生可以直接體會到實際案例的審判過程,直接觀察到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對法條的應用,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根據庭審活動進行歸納、辨析。最后根據法官的判決,使所學理論知識得到印證。有些控辯激烈的庭審案件,還可以使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使學生的法學理論得以升華。例如,學生旁聽盜竊案件的公審,不僅對盜竊罪的構成和量刑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對公訴案件的審理程序(開庭審理的準備、舉證質證、法庭辯論、評議和宣判)的具體內容和運作過程一目了然。
組織學生庭審旁聽,要密切結合法學專業教學進行,選擇的案件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旁聽前應當事先與當地的法院取得聯系,讓法院做好旁聽安排;學生參加旁聽后,指導老師要及時組織學生座談、討論,讓學生對案件進行具體分析,允許學生暢談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從適用實體法、程序法方面,評估法院庭審活動是否合法。
(二)法律咨詢。組織學生參加法律咨詢活動,是促使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司法實踐活動的又一主要形式。在這個教學實踐中,可以使學生廣泛地接觸群眾,直接了解群眾對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要求和意見;可以就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和國家法律規定,對單位和個人進行解答和釋疑;可以為群眾解決好糾紛提供良好的建議和辦法;可以鍛煉學生學以致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鍛煉學生的口才和膽識。
要使法律咨詢活動受到良好的效果,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參加法律咨詢的學生要有扎實的法律基礎。群眾咨詢的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千變萬化,這就要求學生能針對各種具體問題準確無誤地予以解答,為咨詢的群眾圓滿地解決糾紛指點迷津。但學生的專業知識參差不齊,因此在組織法律咨詢活動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分別負責。其次,學生參加法律咨詢活動,應當由富有經驗的老師帶隊,隨時指導并把關。最后,參加法律咨詢活動的學生都要有咨詢紀錄,記錄的內容包括自咨詢者的基本情況、講述的事實和提出的問題、學生的解答情況等。
參考文獻:
[1]王俊風.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5
[2]何勤華.西方法學史[M].中國懲罰大學出版社,2003
[3]焦治.法學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創新[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8,5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探討】相關文章: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10-08
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探討的論文10-08
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探討論文10-08
關于中專美術素描教學實踐探討10-07
當前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探討10-01
高校英語跨文化能力的實踐教學探討的論文10-08
探討采礦專業工程實踐教學的培養方案論文10-08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實踐與探討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