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論文
摘要:生物化學是利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生物的一門科學。它不僅研究生物的物質組成、結構、性質、作用和變化(物質代謝),還要研究能量變化(能量代謝),乃至信息變化。旨在探索生長、發育、遺傳、學習、記憶與思維等復雜生命現象的本質,以期改造自然、改善自己、增強生命力、造福于子孫萬代。因此,新時期生物化學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應該向著專業化、深入化、創新化的方向發展,必須提高他們的實際探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實現理想。以生物化學專業教學為例,淺談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關鍵詞:生物化學;教學;探究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603(2015)20-0104-02
前言
生物化學屬于生命科目,是現代分子生物學學習的基礎課程。所以,其邏輯性和抽象性是非常強的,知識的應用性也是很強的。因此,教學的重點自然就要放在原理探索和問題探究上面,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教學中必須達到的效果。所以,要想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就要從興趣激發、能力積累和經驗總結三個方面入手,筆者圍繞主題進行以下詳細的介紹。
一、激發學生興趣,為探究能力提高提供可能
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基礎,也是探究性教學的基礎。學生只有在自愿、自主的學習氛圍下才能發揮自身潛力,提高自身能力,達到教學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探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礎,教學手段中也要注意凸顯這一點。生物化學與生活聯系密切,是一門很容易吸引學生興趣的科目。因此,老師可以通過一些常見的現象,給學生設置問題,然后在教學過程中一步步地解決。如,在“維生素”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100多年前,遠洋航海的很多船員都得上了一種奇怪的病,多數人牙齦經常出血,疲憊無力,有些人牙齦潰爛,出鼻血,嚴重者甚至出現發熱、痢疾、水腫甚至腸壞疽而導致死亡。這種病的誘因是什么呢,船員們為什么會得這種怪病呢?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聽課,使學生對本課的學習產生好奇心,理解維生素C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進而引導學生自己探究更多類似的例子和問題。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積極地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和探究未知,更加有動力地學習和進步。另外,對于學生來說,專業性的操作是非常關鍵的,因此在興趣激發的過程中也不要忘了強調他們的專業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粗中有細、細中有精,讓學生大膽創新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秉著科學探究的態度,在生物化學的學習中不斷前行。
二、豐富教學手段,為探究能力提高提供途徑
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就是如何達到高效性的探究學習,這是整個探究性教學的關鍵,也是教學步驟中的關鍵一環。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學方法也有很多種,只要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能達到探究性教學的目的。比如,鼓勵“先學后教”的學習方法,先讓學生對知識有所了解,然后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老師再進行詳細的講解,或者是直接讓學生在課堂上先“試講”一遍,老師的責任就是挑出學生的不足,還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人多力量大,一個人不能夠考慮全面的問題,在小組討論中就會逐漸顯露出來。另外,實驗教學是生物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代表性的探究性教學方式,例如,關于“酶的概念”的講解,老師除了讓學生思考之外,更要用一些有意思的實驗來證明或者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其中原理。淀粉遇碘變藍是常見的實驗,也是學生親自動手做過的一個實驗。在生物酶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在淀粉溶液中加入幾滴人的唾液,然后,滴加碘液時就不呈藍色了,這就是酶的分解作用,由此進一步引發學生的思考。這樣的學習和演練,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領悟到更多的知識。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老師幫助學生實現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實踐教學當然是探究性教學的關鍵,它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發揮自己的能力,把全部精神投入到探究性學習過程中。
三、生活化導入,為探究能力提高提供動力
不可否認,生物化學學科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對于實踐經驗較少的學生來講,理解上具有一定難度。然而,生物化學又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只要教師充分發揮智慧去開啟這扇大門,根據教學實情精心地設計,那么,就會使這門學科大放異彩。如,教學過程中合理地應用生活性案例進行導入,從而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原動力,使以往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索取知識,最大化挖掘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膽色素代謝”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個15歲黃疸患者的臨床癥狀案例引入教學,結合病例進行教學,讓學生以專業人士的身份融入病例的分析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以膽色素代謝的相關知識探究發病的原因以及病理機理,從而使單調乏味的生物化學課堂生動活躍起來,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教學活動更加具有趣味性和針對性,以利于學生的臨床實踐分析學習。筆者認為,生活化教學應該在生物化學教學上更為廣泛的應用,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已經根深蒂固,要改變陳舊觀念,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實現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
四、總結探究,為探究性能力的提高助力
問題探究結束之后,老師還要給學生總結的機會,具體可以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知識總結,一部分是思維總結。知識性總結不需要強調,思維總結部分需要說明一二。其內容必須包括本次探究過程的心得,自己在探究方面的思維優勢以及思維劣勢,在此次探究過程中自己哪些能力得到了鍛煉,還有哪些有待提高。因此,對學生的課堂筆記的要求,除了在上課將內容整理完整之外,還要附加上課下的思考。從老師的思維方式中得到的收獲,或者是從同學的交流中得到的啟發,又或者是反思自己的分析過程和實驗過程而得到的更深的理解。這些都是很寶貴的學習財富,學生需要記錄在自己的筆記上,或者是單獨的筆記本。然后定期進行整理,每一周都要給自己提一個要求,周末時進行總結,哪里做到了,哪里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老師可以做一下評價,給學生的目標和結果進行對比評價,給學生更加中肯的意見。“吾日三省吾身”,只有經過這樣高質量的反思,才能讓每次探究過程都為自己的探究能力提升助力。在興趣激發的教學階段,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過度教學,一旦學生出現思維疲勞就要及時休息,可以通過聽音樂或者是生物化學小笑話等來活躍一下課堂的氛圍。否則容易出現過猶不及的現象,造成學生的對生物化學的厭惡心理,這樣就適得其反了。總之,渴望了解自然、了解生物化學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老師在教學時最本質的理由。因此要注意在教學中展示生物化學的魅力,通過生活的相互聯系,讓學生發現求知的美好,發現探究的快樂。在玩耍和休息中亦能學習,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以便有更多的啟發。所以,在生物化學教學中,要以探究為根本,從精神和內容方面給予學生幫助,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相信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羅輝,周三牛,郭紅英,等.以臨床問題為中心教學法在中專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
2:劉彤,金小花,姚芹,等.高職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現代農業科技,2010(22).
3:高鳳麗,羅輝,周三牛.以臨床問題為中心教學法在中專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1(26):119-120.
4:郭紅英,王毓平,劉文演.中專生物教學中環境和健康教育的研究:以金華商業學校為例J:.學科教學(生物),2011,11(42):190-191.
【生物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自主探究能力培養數學教學的論文10-11
初中物理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策略論文10-09
初中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論文10-09
生物化學教學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論文10-09
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論文10-09
高中化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論文10-09
電子商務教學中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論文10-09
初中數學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途徑論文10-09
計算機教學中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論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