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性學習在化學教學中的嘗試論文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獨立發現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學習方式,通過發現問題,進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教師作為探究性學習的導師,其任務主要體現為確定教學目標,創設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自主活動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以伙伴身份參與學生的實驗、調查交流等一系列活動,促進探究的發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作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善于激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善于激疑,就能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情緒。良好的學習情緒和精神狀態,是學生自主學習成敗的關鍵。如在學習堿的性質時,教師首先向學生介紹了“巫婆斬妖”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農民,孩子生病了,認為是鬼神捉弄的,就請來巫婆化水化符。巫婆叫他找些石灰溶于水制成澄清的石灰水,并燒香化紙。巫婆口中念念有詞,并說妖精已捉入盆中,而且眼睛被她弄瞎了,什么都看不見,然后舉起寶刀向盆中一劈,結果盆中出現了紅色的血。妖精被劈死了,但是孩子也一命嗚呼了。學生們聽后既諒訝又很想知道其中的奧秘,為什么盆中會出現紅色的血呢?
帶著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熟石灰的化學性質,要求同學們分組試驗。學生各取一定量的石灰水加入試管中,然后滴入1~2滴酚酞溶液,結果溶液變紅了。同學們觀察到此現象后,驚呼道:這就是盆中的“血”。從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對常見堿的其他性質的探究學習中。
二、疊現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
新課程主張教師要做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即針對相關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生的自主探究中逐個展開相應問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構建。如在學完氧氣和氫氣的實驗室制備后,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自主設計完成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為此,教師特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問題1:要設計一個制備氣體的裝置,你要從哪幾方面考慮?
問題2:怎樣設計裝置可以使實驗操作簡便?
問題3:你能否設計一個隨用隨制的裝置?
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可能方案,教師要引導學生相互評價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不足。隨著問題的逐個解決,學生不僅在知識層面上獲得了溫故知新的良好收益,而且在“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的能力層面上也獲得了進一步的鍛煉和提升。
三、開展探究性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知識環節的前后聯系,開展探究性的課外活動。這樣,不僅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學到課堂上、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而且更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創造意識,從而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如在學習“自然界的水”這一單元時,教師可設計一節綜合實踐課,主要以五個話題作為展示學生實踐探究的成果。第一,水的重要性。第二,水資源的缺乏。第三,水的污染。第四,水的凈化處理。第五,我國政府治水的方略等等。這些話題都要求學生課前盡量通過教科書、資料、報紙、電視、網絡等方式收集信息,采取水樣,小組合作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進行污水凈化處理等。
作為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師不能一味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而要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調動他們的求知欲,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通過實驗、觀察、分析、推理、解疑,在不斷求索中完成學習過程。在這樣的探究學習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被最大程度地激發,個性的優勢也得到充分的施展,達到了讓每一位學生表現及成功的機會。
【探究性學習在化學教學中的嘗試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嘗試學習論文10-08
化學教學中應如何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論文10-10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嘗試論文10-12
探究性學習數學教學論文10-11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引導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論文10-09
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探究性論文03-23
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法論文10-08
化學教學中的綠色化學教育論文10-09
化學教學中的化學實驗作用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