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路工程建設企業應加強危機管理論文
摘要:危機管理是一個新的管理理論,在目前的公路建設市場中,建設企業競爭比較激烈,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保持企業持續發展,進行危機管理將對企業的發展起到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公路工程;建設企業;持續發展;危機管理;
為了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近年來對公路的投資逐年增加,規模逐年擴大,這給公路建設企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在公路建設市場開放的情況下,其它行業的有關企業也涌入了公路市場,造成目前公路建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在這競爭比較激烈的市場中,各施工企業要把握好企業利潤與持續發展的關系,將危機管理納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路橋梁工程是一項投資額較大,技術較復雜,產品質量要求較高的工程,一旦發生危機不但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而且會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因此,施工企業應該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加強企業危機管理。
一、危機存在的必然性
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設有著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作業過程中危機存在的必然性,特別是在我國目前公路施工生產中,施工人員素質相對較低,施工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機械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施工還處在試驗階段的情況下,潛伏的危機因素應該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
1、危機因素的來源:
公路工程施工環節較多、工序復雜,涉及的部門、范圍很廣。從外部因素來看,主要表現在市場經濟環境、社會政治影響,不可阻擋的自然環境條件;在內部,企業機構設置、管理規章制度、人事資源環境、技術發展水平、財務狀況、機械設備性能、人員素質及技術水平,公司文化因素等部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2、公路工程及危機的特點:
公路工程是一個產品較單一,形體比較龐大,其組成部分(路基、路面、橋梁、涵洞、隧道等)相互組合建成一個整體,施工周期較長。在其投資建設期間占用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由于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70%左右。因此,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材料價格的上漲下跌,直接影響企業的利益,危及企業的生存。
公路施工建設流動性較大的特點,造成施工人員、設備、設施及機具等流動的頻率大大增加,使得在人員機具設備流動過程中,隱藏了更多的不充分的信息,突發事件發生的概率明顯提高。
施工工序環節較多,技術環境條件公開,一般施工地理位置較偏,施工環境較差,施工現場機具設備較多,高空作業量較大,生命危險比較突出,施工過程中若某一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帶來很大的破壞與損失。
隨著機械施工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施工組織采用更先進更經濟的機械施工,機械是否完好,檢修保養是否準確到位,操作人員的作業熟練程度及責任心如何,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潛在的危機因素無時無刻不在。
公路施工大部分是露天作業,地勢高低、天氣冷暖、暴雨雪的突發事件,這些都是人不可阻擋的,都會給作業帶來巨大的破壞性,危機的本身具有突發性,再加上危機處理時間的迫切性,造成處理危機的資源嚴重缺乏。
二、加強危機管理的意義
危機因素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設中的巨大潛伏性,應引起各建設企業對危機的重視,應加強危機管理。加強危機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質量,防止工程意外事故的發生,減少施工時間的延誤,使工程進度得以加快,從而降低工程成本。
危機管理得到加強,工作人員危機意識提高,這就使其在作業過程中重視技術操作的規范性與標準性,有利于工作人員對現有技術的改進創新,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從而使企業技術水平整體得到提高,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加強危機管理有利于樹立企業形象。由吳炳新創建的三株公司不就是由于一場“人命訴訟”而打倒了“三株神話”的旗幟嗎?盡管公司最后勝訴,但其形象地位都一落千丈。正如巴頓(Barton)所說的“一個引起潛在的負面影響的具有不確定性的事件,這種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對組織及其員工、產品、服務、資產和榮譽造成巨大的損害”。可見在公路建設企業中加強危機管理,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三、如何進行危機管理
既然危機存在于企業每一項工作中,那么就要對危機進行全面管理,尤其要加強公司在建的工程項目的危機管理。
危機管理是一個系統性工作,決不能將危機和管理停留在危機發生時才采取行動上,一定要將針對可能發生的危機所進行的管理統一起來,達到系統而連續全面的管理,這才能使管理更加有效,不致使由于危機的突發性、破壞性、緊迫性,信息不充分性及資源嚴重缺乏性而手足無措。也就是說要強調危機管理的基礎工作,日常危機管理及危機事件管理。
1、重視危機基礎管理。
危機管理基礎工作是貫穿于危機管理全過程的管理工作,是危機管理工作的基礎。要做好管理的基礎工作,首先必須成立危機管理的組織機構,其次健全危機管理規章制度,再次健全危機管理工作的內外溝通機制,要加強在建工程項目危機管理的組織機構及溝通機制的建立。
為了能夠有效的對危機進行管理,羅伯特希斯危機管理小組設計了一個CMSS結構。
對規模不是很大的公司或者小的工程項目來說,危機發生的概率小,可不專門設立危機管理部門進行危機管理,可在公司或項目進行全局規劃部門中,指定專門的人員行使危機管理部分的職能,但一定要完善危機的溝通機制。將媒體管理納入危機管理工作,處理好與媒體的關系將有利于危機管理和組織的長遠發展。
2、加強危機日常管理。
危機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性的,有其產生、爆發及持續階段。在日常工作中對潛在的危機進行管理,預防危機的發生并采取措施消滅或減少導致危機發生的因素,以減少危機發生時帶來的損失和提高公司及項目對危機的恢復能力。
日常危機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危機風險的識別:掌握公司危機的來源(內部和外部),辨認可能發生的危機有哪些,辨識影響危機發生的因素,并確認其所具有的性質。
第二,危機風險分析與評估:根據危機風險的識別情況,對各種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各種危機將造成的潛在影響進行衡量,為危機預防提供依據。
第三,危機風險的預防和控制:了解危機發生的環節,避免危機的發生或減少引起危機發生的因素,采取預先的措施降低危機發生時可能造成的損失,對危機風險可進行回避、轉移、接受等方式處理。
第四,制定危機反應計劃和恢復計劃,根據衡量的潛在危機破壞性的大小,配備適當的人力、財力、物力,有利于指導組織在危機發生時采取有效的反應和恢復措施。
3、進行高效的危機事件管理:
當危機發生時,危機的基礎管理及日常危機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危機事件能否進行高效的管理,以盡快控制危機,減少危機造成的損失,并盡快從危機中恢復過來,使公司或個人保持持續的發展,甚至使組織或者個人獲得新的發展。
危機事件的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危機萌芽階段:即指危機的第一個征兆出現到危機爆發造成的可知的損失的這段時間。一般情況下,相關人員都會對此不夠重視,甚至視而不見。此時,若要盡早的發現危機的到來,必須提高危機意識,提高對危機的可能認識,并利用開發危機識別的輔助手段,然后采取阻止、延遲、危機爆發,降低損失的有效行動。
在水上、高空作業時,更要加強對危機信號的收集整理,并及時采取相關的行動,避免事故的發生。
第二,危機爆發后的反應管理:危機爆發后迅速成立危機反應小組,危機反應小組必須有統一的指揮中心,協調地全面展開危機反應工作。阻止或減少人、財、物的繼續損失、損害,阻止或延緩危機的蔓延,防止危機的連續反應,減少避免人員的傷亡。有重點、分主次地采取行動隔離危機,做好危機反應的信息溝通,危機反應經驗總結,著重做好對人的管理工作。
第三,危機發生的恢復管理:危機發生后,進行恢復管理工作,首先建立包括各組織各部門的主管、所需的技術人員和部分反應人員,了解危機的破壞性和嚴重程度,確定危機恢復的目的,危機恢復的資源,危機恢復的對策及其重要性排序,制定危機恢復的計劃策略,確保做好對人員的恢復,以維持公司的生存和連續性,使公司獲得新的發展。
總論
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風向標,中國高速公路的發展同世界還有一定的差距,建設和管理方面的體制都不是很完善。全面了解公司建設的特點,深入對公路建設中的危機的認識,應是現代公路建設企業組織管理者,技術人員必須儲備的知識之一。面對我國目前公路建設的巨大效益,經營管理者絕不能為了片面追求效益,而忽視了其背后巨大的危機。
“事未有不存于微而見于著”,引起危機的每個因素都是不能忽視的,“圣人之慮遠,故能謹其微而治之,眾人之識近,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用力寡而功高;救其著,則竭力而不能及也”。工程的某一環節出現危機,直接對此分項工程造成損失,進而將會影響危機整個工程,甚至危及到企業。因此進行公路工程的建設必須認真對待危機,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強對危機的管理。將危機管理落實到實際組織管理的工作中,絕不能是防火措施只是撥打119,急救措施只是撥打120.
【公路工程建設企業應加強危機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與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論文10-08
公路工程建設管理檔案工作論文10-08
我國火電企業危機管理研究論文10-12
企業危機管理的必要性論文10-11
旅游企業危機管理論文04-01
信譽危機對企業管理的影響論文10-08
企業市場營銷危機管理的改進論文10-11
公關理論的旅游企業危機管理研究論文10-03
企業危機管理中人力資源論文10-09
加強醫院檔案管理建設的方法探究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