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概念論文
初中物理概念論文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基礎學科,通過學習物理知識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所謂物理概念即反映物理現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式。
在概念形成的階段,學生的感性認識逐漸上升為理性認識,進而掌握了事物的本質。
關鍵詞:初中物理 概念 教學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學科,通過學習物理知識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所謂物理概念即反映物理現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式。
人們通過實踐,從對象的許多屬性中,撇開非本質屬性,抽出本質屬性概括而成。
在概念形成階段,人的認識已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握了事物的本質。
在此對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做了一些粗淺的剖析。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是整個物理學知識的核心,它是學習物理學、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則、規律等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特別是初中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枯燥無味、難以掌握的一個關鍵。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法,抓好概念教學是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能效的重要手段。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內容
物理學是一門基本概念和規律性都很強,同時又能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學科。
它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物質,以及這些物質的變化規律。
初中物理內容盡管淺顯,但知識覆蓋面比較廣。
物理概念的教學實際上也就是從這二方面來進行的。
1.關于物質基本屬性的概念
初中物理給學生介紹了很多有關物質基本屬性的概念。
如質量、密度、熔點、沸點、比熱、電阻等。
通過這一類概念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這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以此來認識事物,區別事物。
2.關于物體間相互作用及變化規律的概念
速度、力、功、功率、機械能、電流、電壓等這一類概念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建立起一個相對的概念。
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而這種變化都是按一定的物理規律進行的。
如在能量的轉化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電能、熱能、機械能間都可以相互轉化,但在轉化過程中都遵循一個規律即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三、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方法應用
一般來說,初中學生已具備了比較完全的物理感知能力,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對周圍世界的物理現象、物理過程形成一個模糊的整體認識,也能對與物理現象相關聯的各種條件作膚淺的分析。
在此認識過程中他們表現出較強的心理積極性,這是一個積極的因素。
但是在對感性材料進行分析、概括、抽象的時候,他們心理上的主觀能動性往往不夠。
這是一個消極的心理因素。
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心理因素的積極方面,克服消極方面,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在教學中能夠注意到以下幾點,肯定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視從實踐中引入概念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引入概念,因為生活實踐留在記憶中的形象(表象)容易為學生理解。
尤其對于初中學生,從生產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豐富的物理現象是他們認識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
這些感性材料為他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物理環境。
教師利用好這些生活素材布置學生觀察或動手實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簡單機械的學習中,課前布置學生找找生活中杠桿、輪軸的實例以及它們的作用。
2.通過應用,對物理概念加深認識
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深入不下去。
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從正面、反面、側面全方位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使他們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
對于物理實驗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初中學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觀察,只停留在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征上。
這樣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
因此教師應把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到善于觀察物理事實方面,不僅要發現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征,而且要發現特征間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此外,教師的主導作用還應表現在對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初中學生在物理概念學習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現象的本質屬性并加以聯結概括,這時就需要教師在學習中不斷加以引導。
如在慣性教學中,學生往往能根據緊急剎車等現象列舉出某一具體物體在某一狀態下具有慣性的實例,這時教師就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出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由此進一步得出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的結論。
3.合理運用概念,分析概念間的相互聯系
運用物理概念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既是深化認識的過程,也是檢驗學生對概念認識是否正確的主要標志。
必須對概念規律的內在聯系加以挖掘。
有些同學對每節課的單個概念予以理解,卻不善于把這些概念有機地聯系起來。
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僅在于它是具體的物理現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與其他概念的聯系。
學生不能把相關概念綜合成一個相連相容的概念網絡,也就不能把它們應用于各種物理場合。
事實上,初中物理的許多概念前后都有聯系,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即可收到一石數鳥之效。
如復習“電功 電功率”這一章時,學生比較電功和電熱計算公式時,發現有時公式形式是相同的,這時就應引導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實質是什么?兩個物理量形式上達到統一蘊藏著一條什么規律?使學生聯想到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進一步分析,何時Q=W,何時Q≠W。
這樣,使學生的知識形成系統化。
4.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注意教法的多樣化
、艔腻e誤中強化概念的認識,⑵應用"類比法"幫助理解物理概念,⑶把相似概念的區別和聯系進行對比教學。
物理學中有許多概念名稱相似,如向下的壓力和重力、熱量和熱能、做功與功率等等對這些概念加以歸納,指出它們的區別與聯系,有利于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
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靈活多變。
在教學中選擇好恰當的教法,或者把多種教學方法合理地綜合應用必然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世界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人類社會在不斷進步。
當務之急,是要逐步實現教育本身的現代化,教育現代化實質上是一場意義深遠的教育革命,它首先要求教育思想的現代化,同時還要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條件的現代化。
初中階段的教學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希望今后培養出的人才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衡量?從智力結構來說,就是要求這樣的人能準確地把各種實際問題抽象為典范的物理模型。
在這個過程中,清晰的概念實為關鍵。
培養人才任重道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把握好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概念教學,當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概念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概念教學10-05
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策略的論文10-10
數學概念教學探索論文10-10
淺談化學概念教學的論文10-08
中專物理力學中幾個重點物理概念10-08
高中物理學習構建電氣工程概念的途徑論文10-08
認知風格的概念的特征分析論文10-11
企業文化的綠色概念論文10-09
臨床路徑的概念及使用論文11-15
物理學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