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的政治教師人文教育的對策及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漸變化當中,素質教育的觀念深入人心,教育中越來越強調以人為主,以學生為中心。而人文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也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高中的政治教師作為學生人文教育的主力軍,在高中生的人文教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就對高中的政治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有了一定要求,也對教師開展人文教育課程的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通過闡述人文教育的概念,觀察高中的政治教師在開展人文教育的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為高中教師更好地進行人文教育提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高中的政治教師;人文教育;現狀;建議
1.人文教育的概念
“人文”一詞在很久就被提出來了,在我國古代這樣解釋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人之道也”。在古代對于人文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強調以人為本,以人本身的價值作為中心,構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文化體系。在國外,“人文”起源于古希臘和古羅馬,最初強調的是“有知識、有文化”,到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提出,使得“人文”含義更加深刻,強調了人的價值和人的創造,強調人性。“人文教育”的概念就是通過向受教育者傳授人文知識,使其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較大提升,同時使自身的思想、道德和素養得到升華。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使學生發現自我,尋找自我價值。它的教育思路是以人文精神為指導,以人文知識傳授為手段,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提高。人文教育的內容包括對科學、知識、創新、真理的追求,也包括對理想、道德、人格的培養,既強調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也注重對學生道德素質的教育。
2.高中的政治教師開展人文教育的現狀分析
2.1高中的政治教師的人文素養有待提高。高中的政治教師作為人文教育的先行者,在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時候,自身的人文素質必須過關,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人文教育順利開展。但是現實情況卻是有部分的政治教師的人文知識缺乏,人文素養不夠,很多政治教師在平常只針對自己的學科進行研究教學,僅僅掌握了本門課程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沒有很好地掌握人文教育相關的知識,也很少對其他知識如歷史、地理等進行掌握。政治教師人文素養的缺乏,直接的后果就是高中人文教育開展的不順利。然而,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包含著深刻的人文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是一筆很大的精神財富。但是由于傳統文化的缺失,使得教師在進行人文教育時,空洞而沒有深度和內涵。最后,政治教師的藝術修養不夠。對學生藝術的培養也是人文教育的一環,但是我國傳統教育中認為只有藝術生才可以學習藝術,這就導致普通學生在藝術素質方面的缺乏,缺乏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和創作能力。高中的政治教師藝術素養的缺乏,使其不能在人文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
2.2高中的政治教師人文意識的淡薄。高中的政治教師在自身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將人文教育加入到日常的政治教學工作當中的意識。政治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比較陳舊,只是為了教授政治知識而進行教學,缺乏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學生人文精神形成的指導。這樣就導致學生的情感、思想、道德得不到指引,學生的創造力得不到發揮,相應的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就得不到提高。
2.3高中的政治教師教學方法與人文教育不相匹配。現在高中的政治的教學模式還是較為傳統,只重視政治成績的提高,采取教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方法,簡單的以教材為主,以考試為評價手段,這樣的方法比較落后,會壓制學生的天性和個性,不符合人文教育的理念,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在高考的壓力下,政治教師為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會輕易的去嘗試其他的教學方法,只能采取最保險的方法進行教學,不斷的記憶、不斷的考試,使得教學模式機械化。
3.對高中的政治教師開展人文教育的建議
3.1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高中的政治教師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加強對人文知識的學習,包括對文學、歷史、哲學等與人文相關領域的學習,在學習的同時注意總結學習經驗,形成自己的人文觀念。政治教師要多接觸與人文相關的書籍,挑選其中的精品進行閱讀研究,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識,形成一定的人文素養。然后,政治教師還要注意從傳統文化中獲取人文知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觸和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從傳統文化中得到經驗。最后,政治教師要有一定的藝術素養,對音樂、繪畫、雕塑、舞蹈等藝術形式都要略懂,通過藝術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3.2高中的政治教師要增強自己的人文意識。政治教師要將自己現有的教學思想進行轉變,摒棄以前那種為教學而教學,樹立起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而教學。在這種教學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突出人文教育的地位,以自身的人文素質去感召學生,讓學生培養自己的人文素質。在教學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多給予學生以人文關懷,傾聽學生的心聲,感受學生的情感,建立起師生間良好溝通的橋梁。
3.3改變教學模式。高中的政治教師要積極地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改變現在以成績為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動者,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形成自我意識。同時教師在授課時,要將人文教育與政治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的過程中也受到人文知識的熏陶,無形中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提高。總結人文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需要高中的政治教師付出的努力很多,同時也需要學校、學生、家長的支持,只有大家都了解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了,人文教育的開展才會順利。
參考文獻:
[1]王雪梅.高中的政治教師開展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J].教育界,2014,(10):28-28.
[2]袁卓.滲透人文關懷,促進高三思想政治教學[J].新課程下旬,2013,(10):101-101.
[3]羅小華.淺議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加強人文素質教育[J].華章,2013,(17):287-287.
【高中的政治教師人文教育的對策及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方式教育論文10-13
分析中小學教育研究的阻障與對策10-26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論文(精選6篇)09-26
人文醫學論文06-17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論文11-15
數學教學創新教育的研究論文10-12
對高中政治的有效性探究論文10-13
音樂文化教育及新時期人文環境打造論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