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析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創新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各種思潮涌動,為了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而高職生作為大學生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不容忽視。要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獲得好的效果就必須開創新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論文關鍵詞: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創新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高職院校的學生年齡相對偏小,心理、生理都不夠成熟,整體素質又相對偏弱。在這種形勢下高職院校如何改變以往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出新的符合形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學生,這是個重要的課題。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特點
1.年齡結構復雜,教育層次不一
高職院校的學生年齡結構比較復雜,分為五年制和三年制兩部分,小到十五六歲,大到二十三四歲,并且大多是在初中或者高中階段成績不太理想或者考試失利的學生。年齡較小的五年制學生心智、生理都還不太成熟,并且多數是獨生子女,不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甚至會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敵對情緒;年齡較大的三年制學生本身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樂意接受外部灌輸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學生年齡結構的復雜性決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要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2.追求新鮮感,樂于接受新事物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主體是“90后”,他們大多喜歡尋求刺激、喜歡標新立異、追求新鮮感,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但是,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學生在網絡上可以接觸到巨大的信息量,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對于辨別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危害性,會影響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不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對高職院校來說,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很大沖擊。
3.社會責任感不是很強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一些重大災難面前以及關鍵時刻能展示出很強的責任意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一些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現在的學生比較重視物質方面的需求。有一部分人做學生干部是為了今后找一份好工作,入黨也是為了在求職過程中比別人多一個資本。有的同學在處理同學關系時比較自私,只考慮個人的喜好,只關心自己的既得利益。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不關心社會、不關心政治,缺乏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二、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1.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當今社會,經濟的急速發展、西方社會思潮的涌入、網絡信息泛濫等現象對高職生的價值觀形成了很大的沖擊。一些學生受到了拜金主義的影響,一切從金錢、利益出發,還有的學生崇洋媚外,愛國主義情感缺失。高職院校必須要及時向學生傳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課程的講授;其次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看愛黨、愛國題材的優秀影片、開主題班會等形式培養學生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再次,通過創業大賽、技能大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后,引導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榮辱觀,讓學生懂得“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 2.樹立學生高尚的道德觀
道德教育主要包括集體主義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范疇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內容。學校要通過班會、講座、辯論等形式教育學生,告訴他們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高職畢業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能擺正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此外,還要教給學生分辨善惡、美丑的能力,讓他們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范,講文明、講道德、不違紀、不犯法,讓學生自覺樹立高尚的道德觀,成為一個道德品質高尚的人。
3.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心理
現在有的家長對學生除了學習沒有其他的要求,對學生的物質需求幾乎是有求必應,有很多家長幾乎是包辦了學生的人生,還在念書的學生家長已經給他們的工作鋪好了路。這些情況導致很多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耐挫能力很差、人際關系處理的也不夠好,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不能很好地處理班級同學之間的關系以及宿舍舍友之間的關系,導致自己變得很孤立,從而產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這很不利于學生在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創新
1.鼓勵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
高職院校的學生熱情、張揚,希望在各種場合體現自己個人的魅力和價值。高職院校可以以學雷鋒月、植樹節、世界紅十字日這些標志性的重大節日為契機,讓學生了解這些節日由來的同時,組織學生在這些日子走向社會、走向社區,提供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可以組織學生去師資匱乏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兼課,到農村看望因父母打工而留下的留守兒童,或者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下到社區幫助居民維修電腦、宣傳法律知識等等。通過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真實的社會,了解社會上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通過幫助別人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也讓他們明白只有每個人都富社會責任感,社會才會發展得更好,從而提升自己的責任意識。
2.加強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
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后大多都將成為各個產業生產第一線的人員,是社會建設和發展中很重要的力量,他們的素質如何將會極大地影響到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灌輸,更重要的是結合高職生自身“職業性”的特點,加強對他們職業道德的培養。各個專業的老師在講授專業知識以及講解專業技能的同時,還應該重視職業道德的教育。學校可以在校內授課的同時組織學生去相關企業參觀、學習,讓企業的人員給學生講解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努力培養學生形成“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
3.緊抓網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
隨著網絡的盛行、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的學習、交友、娛樂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網絡密不可分。從網絡上,學生獲得了大量信息,也正是這些信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堅守住網絡這個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與時俱進,結合網絡進行教育。很多學生也喜歡在空間日志、博客、微博上寫下自己的心聲或展示自己的興趣愛好,根據這一情況,高職院校可以由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設專題的網站,開設學生感興趣的版塊,例如心理話題、情感話題、時政話題、社會現象等,讓學生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的同時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導向,并且使學生的思想變化能被及時把握。
【試析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創新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論文(精選6篇)09-26
對旅游管理實踐方式研究論文10-12
論高職院校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的改革論文10-13
數學教學創新教育的研究論文10-12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芻議教育論文10-13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徑論文10-13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方式教育論文10-13
試析孔子的辯證法思想10-26
試析道家倫理思想的特點10-26
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