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事答辯狀成功案例
答辯人現就被答辯人蘭州A物業有限公司提起民事訴訟一案答辯如下:
一、2003年10月8日被答辯人蘭州A物業有限公司、蘭州B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個體戶馬x祥三方經協商一致作為聯合投資的乙方共同與C公司就甘南州合作市D金礦的投資、勘探、開采、加工生產等事項達成協議。簽訂了《合作市D金礦合作聯營協議書》,并制作了《合作市D金礦股東章程》。該《協議書》和《股東章程》明確規定被答辯人、蘭州B數據有限公司、馬x祥三方作為一個合作的整體組成乙方。乙方的三方合作者作為一個整體才具有與甲方平等的民事主體,任何一方脫離乙方整體,沒有獨立主張權利的資格。答辯人在《協議書》中的地位僅作為乙方合作組成單位蘭州B數據有限公司的代表人參加金礦的勘探、開采等工作。既不具備乙方合作整體組成單位的法人地位,也不是任何合作方的法定代表人。因此答辯人不具備《協議書》、《公司章程》民事約定下的訴訟主體資格。不是適格的被告,不能作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對象,請求法院依法駁回被答辯人的訴訟請求。
二、《合作聯營協議書》、《合作市D金礦股東章程》明確約定:甲乙雙方按照擬定的投資比例方式進行投資,承擔風險責任和利益分配,由甲方代表尕x英,乙方股東代表程x榮、楊x元(被答辯人法定代表人逮x玲的丈夫)、馬x林四人組成董事機構,共同制定決策該礦山的重大事項。合作方委派專人或自行出任承擔礦山的生產管理職責。《協議書》第十條中明確約定:“任一合作方或合作人在合作有效期間,不得有損合作方共同利益的行為,未經合作方或代表人一致同意,任一合作者不得轉讓退出合作和其他人參股。”《股東章程》第三條、第四條明確規定:礦山總投資為100萬元人民幣。其中被答辯人出資30萬元,參股比例為30%。《協議書》生效后被答辯人先后投資6萬元,并提供一輛支付首期預付款項的奧林皮卡車(甘******)用于礦山的勘探、開采使用。在協議的履行和章程的執行過程中,答辯人作為投資參股方B數據有限公司委派的代表人,在合作市D進行探礦,做了大量的地質勘查、開采工作,開洞六個,累計進尺600米。現有聯營合作方C公司和甘南州國土資源局出具的證明材料、乙方與合作市礦產資源監督管理站簽訂的協議書、合作市安全監督管理局下發的整改指令書佐證。在此期間作為參股人的楊x元不履行《協議書》和《股東章程》,不按時依約出資,造成整體出資不到位,致使開礦業務停止。奧林皮卡車(甘******)也因被答辯人拖欠車款于2004年被奔馬公司扣走。現答辯人不僅不承擔因其違約給他方造成的經濟損失,反而提起訴訟要求受害方答辯人返還投資款14萬元,并承擔損失1萬元,這與理與法不能自圓其說。請求法院查明事實真相,依法予以駁回。
三、2004年4月20日被答辯人的代表人楊x元以幫助答辯人審驗車輛為名,將答辯人的私人車輛(甘xxxxxx)陸地巡洋艦開走,并將該車的行車證等手續一并拿走。其后又以到珠海出差為由不將車輛還給答辯人。此后,非法對該車改色過戶,私自占為己有。答辯人得知這些情況后,立刻向司法機關報案。但不曾想到被答辯人為掩蓋、逃避其犯罪事實,惡意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法院判令答辯人支付被其占為已有的(甘xxxxxx)車的大修費用59544元及管理費6000元。試問,被答辯人私自將他人財物占為己有,財產所有人還應為其支付汽車修理費和其他各項費用支出嗎?非法行為能得到法律保護嗎?這種濫用訴權的行為難道不應受到法律制裁嗎?
綜上所述,被答辯人起訴的被告(答辯人)不適格,訴訟請求沒有任何證據支持,起訴顯系濫用訴權,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駁回。
答辯人:
2006年3月22日
【民事答辯狀成功案例】相關文章:
人身損害案民事上訴答辯狀案例范文10-26
民事答辯狀范文,民事答辯狀10-05
民事答辯狀11-08
物業民事答辯狀10-06
單位民事答辯狀10-05
勞動民事答辯狀10-05
借款民事答辯狀10-05
民事答辯狀范文10-29
民事被告答辯狀10-08
民事答辯狀字體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