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普通民辦高校的法學教育研究論文
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需要更多的法學人才。本文認為,法學教育,應該不只是傳授法學知識,更應該在培養法律信仰,提高全社會的法律觀念,促進法治化進程中發揮基礎性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重理論、輕實踐”的法學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存在著眼高手低,實踐能力差等問題,實在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普通民辦高校普遍的開設了法學專業,但多數民辦高校法學專業師資力量較薄弱,教師的知識結構也存在問題,而且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必要的實踐課,使得民辦高校的法學教育質量不高。針對這些問題,本文認為,應豐富法學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其知識層次;改變固有的教學方式,提倡靈活多樣,增加實踐課,開展案例教學,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法學人才。
一、普通民辦高校法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普通民辦高校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軍。由于普通民辦高校的辦學經費緊張,教師的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與公辦高職院校有一定差距,部分青年骨干教師離職,給學校造成損失,影響教學質量。我國的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趨勢,于是各個普通民辦高校為了滿足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求,不論是否具備師資條件也都紛紛開設了法學專業。但是,近年來,法學專業的學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除就業觀念及用人制度存在問題外,法學專業學生的質量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而且在司法實踐中,很多剛畢業的學生,不會做開庭記錄,不會制作司法文書等等,這些問題的產生,除學生自身的原因外,主要是法學教學方面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一)普通民辦高校采用的是純粹的講授方式,缺乏必要的實踐教學
多數普通民辦高校法學專業的教學計劃中未安排實踐課程。法學專業是一門操縱性很強的學科,法學專業的學生大多數將來要從事法律實踐工作,單純的理論講授必然造成學生們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對學生日后的工作不利,也很難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這必然影響我國司法改革中公正與效率原則的實現。
(二)普通民辦高校教學方法刻板僵化,缺乏實踐案例的分析與前沿問題的探討
多數民辦高校的法學教師是返聘的一些老教師,教學中至今仍采用滿堂灌式的授課,既不提問,也不列舉案例進行分析。還有部分民辦高校的教師跨專業授課的現象較普遍,教師對教材的深度掌握不夠,必然造成學生吃夾生飯,更無法涉及專業的前沿問題。有些民辦高校的教學設備不齊全,未采用多媒體授課,涉及實際操作的問題就更不好解決。加之一些民辦高校不組織專業對口的畢業實習,而是安排假期由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不論實習情況如何,實習單位都出具評價較高的實習鑒定,使得重要的實習環節流于形式。
(三)普通民辦高校教師能力和意愿的欠缺,缺乏必要的實踐操作能力
筆者認為,法學是社會科學中的綜合學科,它要求法學專業的教師應具備一定的哲學、經濟學、史學及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知識。法學教育的作用在于要與一定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同步,并能夠解決現實中存在的違法問題,維持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法學專業的課程一般涉及哲學、經濟學、史學和人文科學的專業問題,尤其是私法領域涉及相當多的經濟學知識,教師缺乏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一方面對涉及相關學科的專業問題無法講清,影響學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影響教師自身的發展和提高。另外,法學教師缺乏必要的實際操作經驗,也是其講課不夠生動,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的又一原因。法學各專業的課程中,除少數基礎課外,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教師在講課中不能大量練習實際問題進行講解,學生對單純理論問題無法靈活掌握,遇到實際問題自然束手無策。現在的研究生在學習期間,大部分人忙于上課,無精力研究學問,這樣的研究生走上教學崗位,自然無法勝任法學教學工作。普通民辦高校由于社會偏見、政府扶持等原因,一直在艱難的謀求生存和發展。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普通民辦高校的教育質量也是持懷疑態度,這也是普通民辦高校能否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關鍵。
二、普通民辦高校法學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普通民辦高校法學教育存在著上述問題,使法學教育與高等教育的目標相距甚遠,究其原因在于學界對法學教育的特點認識不夠。法學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法律技術的教育和訓練。“法律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法律技術是一種法律活動中的實踐技能,也是法律工作者所必需具備的基本技能。法律實踐的過程基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知識的應用,二是技術的采納。后者主要是通過司法系統約定俗成的技術規則,尋求解決案件的方法或手段的必經流程。第二,法律技術存在于任何一個法律領域內,須與具體的司法實踐相結合。因為“技術”本身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人類實踐經驗的總結,法律技術的進步在某種程度上是法律技術的完善與人性化。
隨著司法實踐中執法人員的專業化,法律的運作逐漸與道德和政治性因素相疏離:法律則越來越多地表現為一種技術。然而這種變化趨勢的出現,必然要求法學教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方法上也要有相應的變化。在我國傳統的法學教育通常是一種知識的灌輸,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中糾紛的能力,只能在工作后的辦案中逐步的“歷練”。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種傳統的法學教育方式已難以適應社會對高素質法學人才的要求。因此,強烈呼吁普通民辦高校的法學教育必須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決不能只重理論而忽視實踐,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
三、關于改進普通民辦高校法學教育的思考
普通民辦高校法學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一定的普遍性,若不盡快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必然導致法學專業培養目標與法律職業的素質要求相距甚遠。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 普通民辦高校在教學中要培養法學信仰和實踐精神
法學教育首先是使法學專業的學生在精神層面上樹立起對法的信仰,培養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信念。筆者認為,普通民辦高校法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對學生法律理念的引導,使學生逐漸樹立起正確的法律觀,對法律要有敬畏之心,逐步養成對法的信仰。普通民辦高校對于學生實踐精神的培養,比之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更為重要,更為根本。實踐精神應該成為普通民辦高校法學教育的精髓,伴隨法學教育的始終。
(二) 普通民辦高校要因人施教——樹立培養應用型法學人才的教學目標
普通民辦高校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扎實理論功底和系統法學知識,嚴謹的法學思維和較強的法律實務能力,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具有立法、執法等工作基本技能,能在政府部門、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和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應用型法學人才。普通民辦高校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后,就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具有邏輯嚴密、功底扎實的法律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具有雄辯的口才和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具有準確適用法律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普通民辦高校要強化教師的知識結構,并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
任何學科的研究和發展都離不開臨近學科的支持,法學教育也是如此。目前,新任法學教師基本上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建議在讀碩士研究生期間,一方面增加社會科學及我國古代文化方面的課程,如哲學、經濟學、史學等,可通過選修課或專題講座的方式拓寬其知識領域,完善其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在他們走上講臺之前,能夠參加一定時間的司法實踐。通過司法實踐使他們能夠用所學案例教學法在中職《經濟法》課程中應用的具體“假論文”背后有什么真問題(共3篇)淺論學習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養淺談和諧文化理論形成的歷史脈絡探析經濟學信息范式理論的基本假設與辨析怎樣寫研究性論文撰寫方法(共3篇)運用政治理論指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關于區分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的意義試析受教育權理論發展綜述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更準確的理解法律條款,對案件做出公正的處理,使他們熟悉法律技術的實際操作技能,增強他們在教學中駕馭法學知識的能力。
(四)普通民辦高校要改進教學方式、完善教學方法
法學教育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它的教學訓練應有針對其特點的方式方法。教學方法的改進:首先,在教學中須緊扣司法實踐,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觀看開庭實況或通過多媒體教學進行,并由學生討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對每門課程只講核心內容,通過提問或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作答,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通過案例練習來訓練學生技能。只有通過反復的案例練習,學生才能練就簡潔、清晰的文字和有條理、有說服力又有節制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這種能力是法律職業所必須的重要技能。總之,教學方法的改進,可采用有針對性的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接近實踐,縮小了培養目標與法學人才需求之間的差距。
(五)普通民辦高校法學教育須堅持的三點理念
堅定的職業信仰是法學專業學生必備的職業倫理,讓公平與正義永駐心間的法學學生應時刻謹記肩負的社會責任,終生追求權利自由和維護社會秩序,以自己的行動踐行法律人的職業信仰;深厚的職業功底是法學專業學生必備的職業素質,接受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全面熟悉并掌握法律規定和國家政策,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的業務能力;與時俱進的職業理念,要求法學專業的學生緊隨時代的脈搏,準確把握法學學術動態和法律的更新變化,具備終身學習和與時俱進的職業理念。
四、結語
普通民辦高校法學教育的嚴重缺陷就是技能培育的缺席。多數民辦高校法學專業師資力量較薄弱,教師的知識結構也存在問題,而且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必要的實踐課,使得民辦高校的法學教育質量不高。“重理論、輕實踐”的法學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存在著眼高手低,實踐能力差等問題,實在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實際上,學生在知識方面和技能方面都有欠缺,法學教育,應該不只是傳授法學知識,更應該在培養法律信仰,提高全社會的法律觀念,促進法治化進程中發揮基礎性的作用。因此,普通民辦高校的法學教育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
【普通民辦高校的法學教育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民辦高校法學教學的改革設想論文10-11
漢語語法學研究的論文10-09
藝術教育研究論文10-09
小學體育教育研究的論文10-09
化學教育的創新研究論文10-11
教育敘事與學前教育研究論文10-09
學前教育的批評教育研究論文10-09
政治教育研究論文10-11
小學體育教育概述研究論文10-10
新課改下的小學教育研究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