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實驗探究性教學的實踐與啟示論文
摘 要:“科學探究”、“探究式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作為一個重要的理念被反復強調。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如何組織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本文從教學案例部分展示、探究實驗教學的步驟、探究實驗教學的啟示三個方面介紹了開展化學探究性實驗的經驗,并提出了相應的思考。
關鍵詞:化學實驗 探究性教學 實踐與體會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現問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通過教師的啟發,學生自主地探索、研究,求得問題解決,并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使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是一個積極的探究者,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探索、自我發現的過程,教師要激發學生自我探究的積極性,想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學會學習。
一、教學案例部分展示
案例:認識CO2與水反應的化學性質
方案(1):學生進行“向盛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試管中通入CO2”的實驗,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
方案(2):學生進行如下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1、將用紫色石蕊試液浸過的干燥小花,放入盛有CO2的集氣瓶中,觀察現象。
2、向紫色石蕊試液浸過的干燥小花噴水,觀察現象。
3、向紫色石蕊試液浸過的干燥小花噴水,然后放入盛有CO2的集氣瓶中,觀察現象。
方案(1)和方案(2)都是通過學生親自“做實驗”的方法來認知目標,這兩個方案的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營造一種和諧氣氛,留給了學生自己探究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雖然通過實驗,學生消除了思想障礙并敢于質疑“CO2與水使石蕊變色是否一定是兩種物質產生了新物質”等問題,但這兩個實驗在體現探究性的程度上是不同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后者改變了石蕊的狀態,需要探究此條件的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從而得出結論。因此方案(2)更有利于使學生大膽質疑,提出問題,產生持續穩定的興趣和興奮的情趣,更有利于通過創新思維指向探究的目標和方向。
二、探究實驗教學的步驟
1、上課前
教師設疑: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實現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及關鍵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學生討論質疑:合作交流,討論質疑。上課前把問題發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選擇需要用到的儀器和藥品,畫好裝置圖。
2、課堂上教學分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是完善和改進實驗方案。這一階段是小組之間質疑、答辯、優化每組設計方案的過程,是動腦的理性思考過程,思維容量很大,思考問題有深度,嚴密性增強,創新思維、發散思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訓練。
其次是分組進行實驗,教師解惑答疑。每組采用本組認為最合理的方案進行實驗,共同合作實驗、觀察、記錄、分析,教師巡回幫助有困難的組完成實驗。這一階段是動手實踐的過程,要手腦并用,學生間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地完成實驗的全過程。
最后是報告實驗結果,討論分析評價。這一階段是訓練學生表達、分析、評價的過程,要全面細致地考慮,思維容量很大。
三、探究實驗教學的啟示
通過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的學習實踐,我們得到了很多啟示:
(1)探究實驗的學習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實驗參與讓學生從知識的“奴隸”中解放出來,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哪怕是細微之處的成功,從而使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態度和個性都會得到全面發展,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逐漸加強。 (2)師生共同討論應該在開放、民主、和諧、愉悅的氣氛中進行,予以充分討論,各抒己見。討論的形式要靈活,常見的有“四人”分組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
(3)課題的選擇不能好高騖遠,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初始活動水平。要從學生個體發展的角度來看問題,研究的內容、水平要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有序展開、分階段提高。
(4)要重視科學方法的指導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科學實驗方法。通過“探究”式的化學實驗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求實、認識事物本質的求知精神,以及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優良作風,這是學生在未來社會發展中所必需的基本素質。如果忽視了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培養,也就失去了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意義。
(5)實施探究實驗的教學,要以新的評價方式來評價,以便更有效地激勵學生。實驗方案設計的成功與失敗、實驗完成的優與劣、結論的完整性與科學性不能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應在實施探究過程中對學生思維水平的變化、細節問題的處理、合作能力等進行考察。
(6)充分利用探究實驗中的失敗,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初中化學課本上冊第六單元課題3實驗6-4,要求將二氧化碳慢慢傾倒入燒杯中,其目的是證明CO2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等性質。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多因素,經常導致實驗失敗。在這一研討課中,我讓多個學生做了這個實驗,結果都失敗了。課后我組織學生討論原因并做了探究。學生經討論后認為失敗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①將集氣瓶上的玻璃片打開過多,使CO2一下子倒了出來,會將上面蠟燭先熄滅,下面的蠟燭后熄滅。②燒杯過大,用一般的集氣瓶會因CO2過少而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③若第一次實驗失敗,因蠟燭燃燒放熱,將空氣加熱了,CO2傾倒后立即上升而不能進入燒杯底部。
于是我們作了如下改進:
①因集氣瓶口大,容易一下子倒出來,改用瓶口較小而容量大的礦泉水瓶收集CO2,并用一個小燒杯。②因集氣瓶一旦因第一次傾倒失敗,將因被蠟燭加熱后導致后面多次實驗失敗,建議重做實驗時更換燒杯。
(7)創設實驗探究情境。所謂實驗探究情境,是指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創設探究氛圍的情境。因此只要能夠引發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調動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積極性,就可作為實驗探究情境。例如在進行溶解時吸熱和放熱現象的活動與探究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實驗探究情境:在一干燥的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在水滴上面放一只盛有適量水的小燒杯,然后向其中加適量的NH4NO3,過一會兒我拿起小燒杯時,發現玻璃片“粘”在了小燒杯底上。學生探究的興趣和熱情頓時高漲。這里運用的實驗探究情境,帶有一定的啟發性和驗證性。
總之,探究實驗教學,不僅使學生始終處于不斷探索的情境中,培養了學生大膽豐富的想象力,調動了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使學習過程真正成為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而且能使學生在精心設計的實驗探索過程中對化學問題提出新穎的見解、思路、方法和設想,解決新穎的化學問題,在科學抽象環節中能發展演繹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得出結論環節能發展概括能力和歸納推理能力,享受發現的樂趣,在拓展應用環節能達到知識的遷移和深化,有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形成和態度的培養。
【化學實驗探究性教學的實踐與啟示論文】相關文章:
化學教學中應如何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論文10-10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引導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論文10-09
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實施策略分析論文10-08
化學教學化學實驗論文10-01
化學實驗改革實踐論文10-01
高校化學實驗教學環節實踐論文10-09
化學實驗教學的論文10-01
實驗教學化學實驗論文10-01
實驗教學與化學實驗論文10-07
化學教學中的化學實驗作用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