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比喻教學法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使用價值分析論文
1.前言
比喻教學法通過對抽象知識進行具體化處理,不僅能夠使繁難的內容變得更加簡單,同時也能使深奧的問題變得更加淺顯,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時的濃厚興趣。比喻教學法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靈活應用比喻手法,通過有機聯系學生已知的知識以及新知識,并對兩者的相似性進行類比分析,從中詳細介紹新知識的基本內涵以及疑難點,在予以正面講解的基礎上,達到教學目標。
2.對平淡的知識生動化處理,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比喻教學法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使用,通過對平淡的知識進行生動化處理,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在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的基礎上,確保教學程序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
例如,教師在講解網絡設備相關知識時,涉及到的內容主要有路由器、集線器以及交換機等,由于知識內容}一分抽象,所以學生難以理解其基本功能。在此背景之下,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比喻教學法,并將其應用至教學活動中。筆者在教學環節,就設置了以下比喻對設備進行介紹。
將局域網視作大樓,所有人(即主機)都擁有其獨立房問(即網卡),房問中所有人均擁有一個對講機。當對講機處于工作狀態時,只需某人說話,在同一個頻段當中的所有人均能立刻聽見。這種行為為網絡廣播存在異曲同工之妙,將信息包發送給主機時,唯一會響應的是目標主機,而其他主機盡管也能收到信息包,但是卻不會理會。而同一個頻段內的全部對講機組合起來就形成廣播域,對講機即為集線器端口,其工作形式即為半雙工工作模式,一旦出現同時說話的人數超過兩個,就可能出現沖突,即為沖突域。
人們逐漸覺得對講機交流存在著漏洞,所以開始以內線電話為主要交流模式。在此環節,內線電話即交換機端口,且人們都有獨立的內線號碼(QP地址),通過號碼之問的良好互動,并將其加入至電話薄內(MAC的地址表),在后期需要聯系時,可以直接撥打其分機號碼。電話通信以點對點作為主要形式,當兩者電話通話時,第三者無法聽見電話內容,其工作形式即為全雙工工作模式。
如果人們想要與其他建筑物中的人進行交流和聯系,需要把電話線連接至其他建筑物,該操作程序類似于專線接人。同時,如果以分機撥打外線,在號碼前加0之后,總機才會對電話進行轉接,在此環節中,總機所發揮的作用即為路由器發揮的功效。
通過這樣的比喻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對各項專業知識進行直觀了解,同時還能加深其記憶,在吸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其興趣,而各項教學活動也能順勢開展。
3.對教學難點進行逐一講解,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計算機網絡”在知識點方面具有繁難性、抽象性特征,不僅給教師教學帶來挑戰,學生在學習環節也會感到十分吃力,往往難以實現教學目標四。鑒于此,教師同時收集學生熟悉和喜歡的事物,并用其比如各項教學內容,既能滿足學生認知需求,同時還能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OSI/RM)時,同樣可以采取比喻教學法。假使企業B屬于跨國企業,其總部設在上海,分公司則遍布全球。總部經理想要給國外分公司的經理發送一份公函,但是雙方都只懂得本國語言,當總部秘書執行通信任務時,總部經理需要對應用層基本功能進行利用,即OSI第7層。秘書以英文備忘錄等方式把信息打印出來,一式三份,再交予辦事人員,此環節秘書需要對表示層基本功能進行利用,即OSI第6層。辦事人員用三個信封對三分函件進行分別裝訂,并填寫收件地址和姓名等信息,登記完成后,再交予收發部門。此環節辦事人員需要對回話層基本功能進行利用,即OSI第5層。而在信件送達環節,每送遞一層,均會加印各種有效信息,再將其傳遞至下一層。
采取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對“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相關知識進行直觀了解,還有助于鼓勵學生發揮其主觀想象力,幫助學生形成創造思維,并學會以“比喻”的方式去學習新知識,將其應用至日常生活中,從而促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主動積累的綜合型人才四。
4.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教學活動本身具有重要性、繁瑣性、實踐性以及操作性等特征,是順應時代發展以及社會進步的重點項目。比喻教學法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使用已成為大勢所趨,而為了提升教學效率,除了需要教師對平淡的知識生動化處理和對教學難點進行逐一講解之外,還要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實現教學的整體目標。
【比喻教學法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使用價值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中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論文10-10
政治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運用論文10-12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作用論文10-13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提問教學法探析論文10-09
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PBL教學法的運用論文10-09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的政治教學中運用論文10-11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0-12
臨床醫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運用論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