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的思考論文
【摘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教學模式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計算機環境下,教學模式面臨的創新與改革,因此,教育行業一定要根據信息化時代的特點,建立科學的教學模式,為實現高效課堂奠定基礎。本文主要針對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進行思考,希望給予我國教育行業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環境教學模式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8-0034-02
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為我國教育行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并且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形式,教學不再受到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在任何時間以及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開展教學。因此,在信息時代下,以往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而隨著互聯網以及計算機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建立高效以及科學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時代對教學的新要求。
在信息時代下,網絡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其主要通過數據庫、多媒體以及網絡等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傳授知識,進而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既定目標。同時,計算機網絡也實現對傳統教學體系和模式的突破,并且為傳統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因此,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一定要針對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的區別進行科學應用,為現代教育提供發展動力,促進我國教育行業的有序以及持續發展。
一、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構建教學模式
在信息時代下,教師要根據計算機網絡的特點,并且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需求,通過有效以及積極的引導,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要體現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并且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組織,向學生傳授相關教學內容,在現代教育和課堂基礎充分結合的情況下,實現知識結構的創新與轉變,對教學結構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促進教學的協調以及穩步發展。
1.網絡教學的主要模式
學校主要以培養人才和提高教學質量為工作重心,同時,學校還是提高學生知識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關鍵陣地,想要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一定要以課堂教學為立足點,實現教學中心的轉變,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還要對知識進行創新與加工,實現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完美融合,進而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吸收知識的能力。
在計算機網絡背景下,其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互聯網技術、教學課件、學生以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對相應文檔以及教學課件的組織,教師將其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共享,學生通過登錄平臺,完成對教學資源的下載。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靈活選擇學習內容、地點以及時間,并且結合教學目標,對學習活動進行靈活的安排。通過互聯網共享教學資源,學生可以對教學資料和信息進行瀏覽和下載,并且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進而實現高效課堂。
2.網絡教學課堂設計
第一,自主學習模式,在計算機網絡背景下,學校以及教師要充分重視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建立完善的自學模式,在該模式下,學生通過閱讀以及查閱信息,結合自身對學習信息的需求,通過軟件開展自學。在自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通過各種聊天軟件、電子郵件以及微信等形式,加強師生的互動交流,教師還可以創設教學論壇,通過教學論壇學生可以提出自學中遇見的問題,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靈活的開展自學活動,并且通過教學資源以及師生互動,建立多層次、多元化以及多渠道的教學體系,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第二,“一對X”模式,這種模式主要包括“一對多”以及“一對一”教學模式,是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手段和方式,其實現了教學的實時交互,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開展針對指導,是一種現代化的高效模式。其中“一對多”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向多位學生進行授課,實現學生以及師生之間交流的教學模式。而“一對一”是教師針對個別學生而開展教學,通過共用畫筆以及寫字板等信息工具,實現師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
第三,多對多教學模式,在計算機網絡背景下,多對多是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為學生創設虛擬的課堂環境,通過同步對話形式開展教學,建立學生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合作模式,在加強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以及合作意識。當前,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3.對教師的新要求
隨著我國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蓬勃發展,獲取信息方式更加便捷、簡單,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樣化,在此背景下,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也出現一定程度的轉變,教師不再是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學生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和渠道獲取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職責和角色也出現相應轉變,教師的職責不僅是簡單的傳播知識,而是通過信息技術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指導。
計算機網絡為學生創設了科學的教學情境以及教學模式,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需求以及學習特點,開展自主學習,并且實現學習最優化,這種個性化學習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實現的。通過對教學資源的共享和瀏覽,學生可以充分掌握學習目標,并且以此為基礎,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尋找相關資源,而這種有效的學習方式,需要建立在教學資源之上,因此,教師要通過相關指導和培訓,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并且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性以及積極性,養成良好而正確的學習習慣,在豐富而有效情境下,激發學生開展學習活動。
二、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的優勢
在計算機網絡背景下,教學課程不同,其采用的教學模式也不相同,根據教學實踐表明,計算機網絡教學可以突破傳統模式的局限,實現學生個性化以及自主化學習,并且緩解傳統模式與信息時代的矛盾和沖突,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體現其先進性,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自學能力,改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的研討和協作,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和激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通過計算機網絡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充分吸收以及消化知識,并且培養學生的擴展性思維以及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實現全面性以及綜合性發展。
三、結語
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社會正在邁向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在此背景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也要做出相應的轉變,進而符合當前的教學形式。利用計算機網絡開展教學,符合社會、學校以及學生的需要,是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幫助學生構建有效的學習體系,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孟華.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優勢及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7,01:32-35.
[2]顧世民.計算機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模式與課堂教學模式的綜合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7,03:67-72.
[3]何吾明.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的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27:6722-6723.
[4]董東謀.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生態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河南農業,2016,03:16-17.
[5]汪凱.網絡環境下中學計算機教學思路轉變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01:149-151.
[6]姚偉江,姜小鷹.網絡環境下《護理管理學》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08,01:13-14.
[7]姜可.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模式的探討[J].信息系統工程,2015,09:144.
【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工程評估模式的思考論文10-09
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模式探索論文10-10
新常態下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模式的論文10-09
ERP環境下高校會計實驗教學的思考論文10-12
對藥學研究生創新培養模式的思考論文10-11
網絡營銷趨勢下電子商務教學模式分析論文10-11
環境工程研究生課程教學思考論文10-09
計算機網絡原理教學之思考和實踐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