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高中物理教學簡析論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理念以經無法滿足當前教育的需要了,因此我國開始倡導一種新的課程理念教育.新課程理念的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學生掌握了所必須具備的知識之外,還可以發展其他方面比如人文精神、思維方式、創造力,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目的.
第1篇:高中物理教學中數學方法的應用
摘要:
作為一種學科、一種模型,數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優勢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日漸顯現,數學方法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物理問題解決能力,又能夠將物理概念、規律形象直觀的表達出來。
鑒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高中物理教學中涉及到的主要數學方法,然后對高中物理教學對物理問題的解決應用數學方法的有效途徑進行了深入探索。
關鍵詞:
數學方法;高中;物理教學;應用途徑
長期以來,物理學科始終是很多理科生的弱項與學習中的難點,尤其是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具有理論抽象、內容復雜,規律、定律、概念繁多的特點,采用一般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而應用數學思想、數學方法來解決物理問題,大量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對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物理問題解決能力具有重要影響。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涉及到的數學方法
就目前而言,很多數學方法都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得到了應用,這些方法主要有函數(三角函數、二次函數等)、方程(圓方程、橢圓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極值(均值不等式、函數求極值等)、幾何圖形法(拋物線、正弦、余弦曲線、向量、三角形的全等、相似等)、數學模型(數列、數形結合、數學歸納法等)[1]。
不同的數學方法適合應用在不同的物理教學內容當中,適合用于解決不同的物理問題,即高中物理教學對于數學方法的應用應遵循契合性、適用性、合理性原則,
這樣數學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方面的優勢才能得到有效發揮,物理教學有效性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從當前高中物理教學對數學方法的應用來看,主要分為兩大方面:第一,對于物理問題的解決運用的主要是數學模型。
在解決一些物理問題時,采用數學模型方法找出研究對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基于定性定量分析,從結構角度出發構建相應的數學模型,通過該模型對物理問題提供的條件進行梳理和分析,
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如幾何法、圖形法、代數法等。
第二,對于物理知識理論的學習運用的主要是數學邏輯思維和方法。
物理知識的學習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而本身邏輯性很強的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無疑可以強化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
幫助學生更深刻的來認識和剖析事物的本質與發展規律[2]。
二、高中物理教學應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學生物理與數學知識的結合能力
運用數學方法開展物理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形成這樣的思維能力———善于用數學思維、方法、理論來學習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視野和問題的解決思路靈活、開拓。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加強學生自身對物理與數學的有效結合能力是基礎和關鍵,只有學生本身形成這種意識,養成這種習慣,才會以主動方式去運用數學方法,才可能提高物理成績[3]。
高中物理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將物理教學內容中數、理聯系緊密的、典型的、較為綜合的問題篩選出來,加以合理的分類歸納,引導學生嘗試用數學方法來解決這些物理問題,
并主動尋求數學老師的指導與幫助,向數學教師詢問那些數學知識、方法可以運用到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物理問題的解決當中。
以這種方式在長期不斷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數、理結合的思想意識不斷增強,對于高中物理教學中涉及到的數學方法掌握不斷豐富、熟練。
例如,在學習物體的運動規律,聲波、光波的傳播規律時可以運用數學中的向量來解決物理運動方面的矢量運算問題,運用三角函數來表示質點的運動軌跡,運用極值法求解物理中的極值問題,
電磁感應、電場分布等可以運用幾何圖形來學習等。
(二)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思想來推導物理公式、規律
對于物理公式的記憶由于公式多,對公式的推導過程不甚理解,造成了學生記憶的困難。
物理公式作為科學家們長期不懈探索驗證的重要成果,是解決物理問題的核心,準確記憶各章節物理公式,全面掌握重要的物理公式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以學生為中心,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物理公式,教師應運用數學方法來開展物理教學,根據物理課堂教學具體內容,選擇適合的數學方法。
例如,在學習直線運動相關知識時,對于速度、加速度、位移之間的關系和公式的學習,可以運用數學知識中的極限定理、幾何圖形來表示物體作直線運動的軌跡與規律,用矢量運算來描述速度與位移的合成分解[4]。
在多種數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下,物體的直線運動規律、軌跡、與之相關的參數變量表示和求解變得更加直觀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和吸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物理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公式推導與記憶能力。
又如,在研究質量與加速度之間關系時,根據物體質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小的特點,可以先從簡單情況考慮,假設質量(或質量平方)與加速度成反比,即加速度與質量的倒數成正比,
以質量倒數作為橫坐標、加速度作為縱坐標繪制坐標系,看直線是否過原點即可判斷出質量與加速度是否存在反比關系。
三、總結
總之,物理與數學是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的,隨著數學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不斷廣泛成熟,相信越來越多的高中物理教師會加強對此的認識,加強對數學方法的運用,
從而推動我國教學改革更進一步執行,革新我國高中物理教學理念、方法與模式,培養出更多高端物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榮奎.高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能力的方法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李滌非.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5.
[3]何德力格日呼.淺析高中物理教學中數學方法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5,07:202.
[4]白正欽.高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能力的方法與實踐[J].中華少年,2016,15:74.
第2篇: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探析
摘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理念以經無法滿足當前教育的需要了,因此我國開始倡導一種新的課程理念教育.新課程理念的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學生掌握了所必須具備的知識之外,還可以發展其他方面比如人文精神、思維方式、創造力,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
新課程理念;物理教學;思考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提倡新課程理念,主要是由于傳統教育理念下培養的人才以及無法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了,只有提倡新課程教育理念,才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使他們更適合社會的需求.而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究竟應該如何開展,通過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看來,主要需要關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思維能力、創造力的培養以及對物理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和發展.
一、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為整個教學主體的,這就無法達到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目的.因此,應該在新課程理念下,以學生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使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
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和學生的學習方法.而對于物理的學習而言,物理主要是通過科學探究的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目的,學習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
了解掌握物理探究的方法等等.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關于《自由落體運動》這一章節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采取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
從而對自由落體運動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并且在進行實驗之前,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下對話來使學生對于自由落體的概念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比如:師:你能說說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由落體運動呢?生:打籃球時,
投籃的時候,籃球就是自由落體運動師:在投籃時,有沒有對籃球施加一個力呢?這樣的話就不算自由落體運動了.生:那隕石掉下是不是?師:這個涉及到天體物理的知識,我們暫不討論……此時教師將鉛筆從空中墜落,
并說:同學們看,這就是自由落體運動.通過這樣對話的形式,學生對于自由落體運動就有了一個最初的概念,就對于他們的實際實驗有著一定的幫助,也有利于他們這一章節的學習.
并且還應該注意的是教師應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可以更加投入到學習當中來,并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了解,以及時的改正他們學生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
二、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力的培養
傳統的教學理念僅僅是以傳授教科書中的物理知識為主,而新課程理念卻是在此基礎上也將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探索能力以及創造力的培養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即在高中物理教學中,
應該從僅僅獲取物理知識內容轉向為完全理解物理的過程,從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索知識轉變,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知識點的思考,教師也可以在教學當中多多聽取學生的意見,
感受學生的不同的想法,并對于一些有見地的想法可以和學生們一起探索,這樣不僅可以鼓勵學生的思考行為,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關于《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這一章節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提問,比如:汽車在發動到勻速行駛的過程中,
會出現一個速度變化的過程,如果汽車從靜止狀態到速度為60km/h的過程總共花費了10s,那么如何計算它的加速度呢?可以通過這種問答的方式使學生有一個主動思考的過程,
并且可以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給學生以適當的引導,這樣可以使他們對于加速度這個知識點有一個更深刻的概念和理解.在新課程理念教育下,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力有著重要意義且是不可少的環節之一.高中物理作為一種思維能力強的學科,
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對自己教學策略的反思,以達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造力的目的.
三、關注物理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發展
對高中物理中的知識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更深層次的物理,學生也可以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
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而對于物理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以及發展,
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提高物理水平.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關于《磁場》這一章節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學生有關磁場在實際當中的應用的方式,
觀察學生是否對于物理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發展有一定的關注.比如:師:誰能跟我說一下磁場在實際當中的應用有哪些呢?生:指南針.師:還有呢?學生沉默.師:看來你們對于物理技術的應用沒有加以關注啊,
實際上磁場的應用十分多,比如核磁共振、電磁爐、耳機等等.物理技術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是分不開的,實際上物理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通過這種方式,
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原來我們的生活與物理知識是分不開的,從而就可以不斷的了解生活當中應用的物理技術,隨之也就會對于物理技術的發展加以關注.從而通過對物理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和發展,
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總之,高中物理教學課程的優劣,教師教學方式的優劣,不僅對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有著意義,并且會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如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也有著重要影響.因此,
在新課程理念下對高中物理教學做出一定的改變對培養適合社會人才需求是有重大作用的.同時,對于物理課本的補充和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沈潔.談新課程理念下對物理有效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2.
[2]沈科峰.新課程背景下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5.
[3]顧豫.談新課程標準下對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J].教育革新.2015.
【高中物理教學簡析論文】相關文章:
簡析公民文化與社會和諧論文10-07
簡析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改革論文10-09
簡析我國金融監管的現狀論文10-08
簡析古代文學中的意與境論文09-24
簡析東陽木雕藝術特色論文(精選11篇)12-07
對知識經濟與工商管理簡析論文10-12
簡析教育信息傳播過程的數學描述的論文10-04
簡析中國傳統鄉村建筑的落寞論文10-09
本科生實踐教育現況簡析論文10-08
現代高層建筑設計簡析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