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五四精神的傳承與踐行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青年時代是最富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時代,他們擁有滿腔熱血和激情,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承擔著建設祖國美好未來的重任,黨和國家對青少年寄予了厚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迫切需要青年人去貢獻聰明才智,同時也為青年人施展才華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廣大的青少年應抓住機遇,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奮發圖強,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用汗水去澆灌理想的花朵,讓夢想成真。很多青年人常常說:“生活好累。”這就對了,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年輕的時候就該累一點,說明你在奮斗,人死了以后有的是時間讓你舒服。更應該抓住這易逝的光陰,人生最美好的年紀,不過現在,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愛國與進步,是五四精神的基礎和源泉。愛國已融入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血液,不竭地流淌。每一個中華兒女,在任何時候、任何歷史條件、任何社會背景下,都不會忘記。而忘記進步,就意味著落后。民主與科學,五四精神的核心與動力。民主,是大到國家小到家庭的任何一個組織機構和諧發展的必備條件。沒有民主就沒有生機和活力。科學,則是發展的不竭動力。
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不要問社會為我們帶來了什么,而是要不斷地去開拓,要問自己給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而自己的價值又有多少是實現了的。青年人有理想、有激情,富于創造、勇于進取,是所有社會群體中最具力量的先鋒力量。什么年紀該做什么事,我們都要心里清楚。
具體說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切忌‘假、大、空’,多做實事,從身邊小事做起,如我們要關心國家大事,時刻關注我們祖國的發展;如支持民族工業,節約水電等資源;如提高自身素質,維護國家形象等。五四精神不是空洞虛無的,它的傳承就蘊藏在生活點滴小事中,我們做到了做好了就是傳承了。
五四精神的踐行者——張潤秋
提起張潤秋,凡是在北京南站乘過車的旅客,尤其是接受過其細致周到服務的人,都不會忘記她。張潤秋一直被乘客譽為“外地旅客的導游、殘疾旅客的親人、老年旅客的女兒、年輕旅客的朋友、兒童旅客的老師、外籍旅客的翻譯”。今年32歲的張潤秋,已經在鐵路部門工作了12個春秋。憑借著認真細致的服務、不斷學習的精神、忘我的工作作風,她被評為北京鐵路局十大領軍人物、全國勞動模范。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潤秋服務臺”也已經成為北京南站的服務品牌。
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張潤秋——這位普普通通的南站工作人員又被當今許多青年人標榜為學習的榜樣和精神楷模。那么,她是怎樣做到的呢? 張潤秋的工作法可以用 “無中生有”來概括:“沒事找事,沒話找話。”只要看見老弱病殘孕和抱小孩兒的旅客,她就會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送重點旅客上車的途中,她總會找到合適的話題和旅客聊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會被她的快樂情緒感染,開開心心地踏上旅途。因此, 張潤秋在日常工作中總結出了“潤秋工作法”,其要點就是:勤微笑、勤問候、勤觀察,眼到、語到、手到,針對不同乘客提供優質服務,待旅客如親人的細小的關愛,也深受廣大旅客的喜愛和廣泛好評,人們都稱她為北京火車站熱心腸的好姑娘。
通過上述事情,我們很容易看到五四精神在當今社會的具體體現,這就是張潤秋的成功和閃光的地方。
從五四運動開始,五四精神一直在指導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為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而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傳承五四精神,不僅僅是過去青年的志向,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更有著重要的意義。所謂五四精神,其核心在于“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當代青年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繼承五四的優良傳統,在自身的領域里,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現實社會中,往往有著不少青年在各種利誘下走上不歸的道路。多年前的馬加爵,到現在的藥家鑫。他們都因為缺乏著對社會的責任感,缺乏了一個當代青年應有的素質而走向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讓人痛心。
五四之際,我們應該深刻地領會五四精神的含義,時刻謹記歷史賦予我們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國家的發展需要我們的力量,我們需要好好地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發揮所長,大力弘揚五四精神,用我們的敏銳和熱血青春推動歷史進步,為振興中華而不懈奮斗。
【淺談五四精神的傳承與踐行】相關文章:
傳承五四精神心得體會10-21
傳承五四精神,添彩天山校園的主題活動方案10-10
傳承長征精神作文01-31
五四精神的作文04-23
傳承民族精神作文05-31
弘揚五四精神作文10-06
關于五四精神征文07-03
弘揚五四精神標語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