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行政法學網絡教學平臺的些許思考的論文
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被教育部列入高等院校法學本科專業十四門核心課程之一,被定性為法學專業具有基礎理論性質的專業性課程,在多數的高校法學院中,一般在第四或者第五學期開設這個課程。按照慣常說法,我國行政法學研究恢復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正處于深度發展時期。傳統的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體現出較為濃厚的行政管理的思想和色彩,理論性的概念和外國行政法介紹充斥其間,重理論性,輕實踐性,相對抽象的概念使得學生們對于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產生較為強烈的排斥感。就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教學方式而言,主要采取的是對學生的單向灌輸的講授方式,教師們在課堂上總是習慣于按照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基本制度的方式進行,單純的內容講授使得學生們對于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的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在教科書上,容易脫離實踐。并且枯燥的教學內容和單一的教學過程使得學生們的注意力下降,這是目前行政法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這種較為陳舊的教學方式使得筆者不斷反思,如何使得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的教學過程生動化、現代化。搭建網絡教學平臺或許是不錯的嘗試。網絡的發展為我們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契機,網絡平臺的搭建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可以采用大量的圖片、圖表,增加教學的信息量和現實感,網絡教學可以實現課堂教學的延伸及師生的互動。搭建教學平臺,教師們可以發布課程基本資料、布置作業、設置討論區域、開辟專題講座和論壇,與學生們互動引導學生們關注時事,討論社會現象等等,即使學生在宿舍或者在家中,也是可以獲得與課程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各種信息。借助網絡平臺,完善教學方法,拓展新型教學手段,真正實現交互式教學。
首先是推進了傳統的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教學的改善。憑借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積極地改善法學教學尷尬局面。通過網絡平臺設置的各個模塊,把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的理論、制度、國外的相關典型判例、最新的行政法和行政訴訟事件及其相關分析、時勢新聞事件及其評價等內容傳達到指定模塊之中,針對某個問題展開辯論,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選取相應的行政法及其規范性文件,形成解決行政法問題的法律思維方法。這樣的教學模式會不斷改變學生對行政法學的看法,從抽象的行政法學原理認識進入到行政法學實踐性認知,避免枯燥的照本宣科,強化學習積極性。
其次是通過搭建網絡教學平臺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和自主學習能力。法學教育是有利于人們法律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培養的教育,通過在網絡課堂上的討論時事新聞、社會熱點等話題,引導學生參與對時事的評論和分析,培養學生關注意識,積極參與并討論國家改革進程中的各種方針和措施,這是現代公民意識培養的重點。網絡平臺給老師們提供了一個課后引導和調動學生們參與社會熱點問題討論,培養學生關注國家大事,運用所學到的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的原理來考慮并解決現實問題,實現加強公民素質教育的目的。
再次是通過搭建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網絡教育平臺,鍛煉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行政法學不是抽象死板的教科書,諸多輔助工具的使用、鮮活的行政法學案例都能夠帶動學生將自己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良好地聯系起來。法學是一門很重視實踐成效的學科,學以致用是課堂講授的最終歸宿。引導學生們對行政法事例、社會現象、時事新聞進行評析和討論,培養學生們的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網絡課堂上,通過對于具體實踐或者社會現象的分析、討論,調動學生們參與的熱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表達,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應當注意,教師們所布置的討論對象最好避免過于激烈的社會矛盾,現階段行政法律制度還是滯后的,容易造成行政法規定與社會現實之間存在落差的感覺,故在網絡教學過程中要慎重選擇社會案例。教學網絡平臺是行政法學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口,網絡平臺的引入并不意味著將老師講授的職責予以免除,老師正確的引導在網絡平臺上發揮重要作用。老師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啟發學生從中找出行政法學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行政法治意識,明確我國憲政的狀態,模擬完善制度的落實。在網絡平臺上,應該始終堅持學生是主導,但是學生主導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從網絡課堂討論主題的選取、學生討論的方向和正確性掌握、討論結果的評價等等。教師都必須認真準備,全程介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行政法學網絡教學平臺的些許思考的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平臺在土木工程的應用論文10-13
物理學主干課程網絡平臺的研究論文10-09
小學數學教學幾點思考論文10-11
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思考論文10-09
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思考論文10-11
對口護理專業項目教學的思考論文10-12
計算機網絡原理教學之思考和實踐論文10-09
在線信息安全實驗教學平臺研究論文10-09
基于黨校計算機網絡教育平臺的研究論文10-09
網絡借貸平臺的廣告標語10-09